姚 荷,譚亦成,譚興和,*,李清明,王 鋒,張春艷,王欄樹,成才良,秦長光
(1.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3.湖南佳宴食品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4.龍山縣昶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16000)
竹筍肉質鮮嫩、美味爽口,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多糖、多種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1],且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改善腸道環境、調節血糖平衡等功效[2-3]。我國竹資源豐富,全國現有竹林面積約672萬 公頃,竹筍產量高達682.5萬 t。但竹筍采收季節短、集中且耐藏性差[4-6],每年有大量竹筍資源遭到浪費。其中,廣大山區淡竹筍產量巨大,但鮮見其保藏加工研究報道。干燥是竹筍加工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可使采后竹筍得到有效地保藏[7-8]。傳統的干燥方法多采用熱風干燥,但熱風干燥的時間長、耗能多、產品褐變嚴重、品質差[9-10]。與熱風干燥相比,微波干燥不僅可滅酶殺菌、減少營養損失,防止竹筍褐變,還能使物料內、外同時升溫形成整體同步加熱,大大縮短干燥時間[11],但是微波干燥速度過快,不便控制干燥終點,加熱時間稍長便會使產品燒焦[12-13]。短時間的微波處理,再結合熱風干燥,可以保證產品品質,縮短干燥時間,降低生產成本[14-15]。本研究以淡竹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 Munro var.henonis (Mitf.) Stapf et Rendle)為原料,采用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對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工藝條件進行優化,探討不同水平的微波干燥功率、微波干燥時間和熱風干燥溫度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以期得到干燥時間短、干燥品質好的筍干產品。
淡竹筍采自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檸檬酸(食品級) 山東優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01A-3ET電熱鼓風干燥箱 上海實驗儀器廠有限公司;G70F20CN1L-DG(S0)微波爐 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WSC-Y型自動測色色差計北京光學儀器廠;AL204電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TA-XT plus質構儀 北京東方安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MA45-000230V1自動水分測定儀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
1.3.1 工藝流程
選擇粗細一致、厚度均勻的淡竹筍,去皮,切成長4 cm、寬1 cm的小段,放入含0.1%檸檬酸溶液中浸泡20 min護色,筍液比為1∶3(g/mL)。取出瀝干后,將100 g物料平鋪于微波爐中干燥一定時間,取出立刻進行熱風干燥,每30 min測筍干含水量,直至物料含水量不大于8 %(當含水量接近10%時,改為每10 min測1 次)。
1.3.2 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單因素試驗
在預實驗基礎上,選擇效果較好的微波干燥功率、時間和熱風干燥溫度參數,進行單因素試驗。
1.3.2.1 微波干燥功率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固定微波干燥時間90 s、熱風干燥溫度60 ℃,分別考察微波干燥功率3.5、4.2、4.9、5.6、6.3、7.0 W/g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1.3.2.2 微波干燥時間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固定微波干燥功率6.3 W/g、熱風干燥溫度60 ℃,分別考察微波干燥時間0、30、60、90、120、150 s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1.3.2.3 熱風干燥溫度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固定微波干燥功率6.3 W/g、微波干燥時間90 s,分別考察熱風干燥溫度55、60、65、70、75、85 ℃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1.3.3 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響應面優化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的結果,以微波干燥功率、時間和熱風干燥溫度為自變量,以干燥時間、復水比、感官評分、色澤、硬度等為響應值,進行3因素3水平響應面分析試驗,優化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工藝條件,試驗因素及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used 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1.3.4 指標測定
1.3.4.1 感官評分
感官評分是評價竹筍干燥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分別由10 位有經驗的感官評價員根據表2的標準對筍干及復水后竹筍進行打分[14,16]。

表2 筍干感官評分標準Table 2 Criteria for sensory score of dried bamboo shoots
1.3.4.2 總干燥時間
記錄水分含量不大于8%所用干燥時間。總干燥時間為微波干燥時間與熱風干燥時間之和。
1.3.4.3 復水比
參考郭玲玲等[17]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取5 片筍干稱質量,記為m干,在300 mL的蒸餾水中常溫浸泡1 h后取出,用干凈的紙巾將復水后的竹筍表面擦干,稱質量記為m復。復水比值大反映產品復水性能好。平行測定3 次,取平均值。復水比為m復與m干的比值。
1.3.4.4 色差ΔE*
使用WSC-Y型色差儀測定筍干和復水后竹筍的明度指數L*,彩度指數a*和b*。使用以上值計算色差ΔE*[18]。ΔE*=[(ΔL*)2+(Δa*)2+(Δb*)2]1/2。ΔE*值越小,筍干和復水后竹筍與鮮筍的色差越小[19]。每組樣品測3 次后取平均值。
1.3.4.5 硬度
采用TA-XT plus型質構儀測定筍干和復水后竹筍的硬度[20]。測定條件如下:探頭P/36R,測前速率2 mm/s,測試速率1 mm/s,測后速率1 mm/s,壓縮程度80%,停頓時間5 s,測試距離30.0 mm,觸發值5 g。選取形狀、大小接近的筍干測定硬度,重復6 次。硬度是曲線中最高峰值,單位為g,值越大表示所測樣品硬度越大[21]。
使用SPSS 18、Origin 8.5和Design Expert 8.0.6軟件進行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
2.1.1 微波干燥功率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圖1 微波干燥功率對總干燥時間(A)、復水比(B)、色差ΔE*(C)和硬度(D)的影響Fig. 1 Effects of microwave power on total drying time (A),rehydration rate (B), ΔE* (C), and hardness (D)
由圖1A可知,隨著微波干燥功率的增大,總干燥時間越來越短。根據微波干燥物料原理,物料中的水分子吸收微波能量,使其以極快的速度改變方向,分子間發生碰撞和摩擦,產生大量熱量,使物料內部水分迅速蒸發[22]。微波功率越大,水分子吸收能量越多,分子在單位時間內方向改變次數越多,竹筍干燥速度越快。由圖1B~D可知,不同微波干燥功率對產品感官評分、復水比、色澤和硬度有顯著性影響(P<0.05)。當微波干燥功率為5.6~6.3 W/g,筍干復水比較高,筍干及復水制品的色差和硬度較小,其中當功率是6.3 W/g時,產品感官評分達到最高78.6±1.85(P<0.05)。這是由于微波干燥功率低時、干燥時間長、產品中VC損失大、褐變嚴重,且失水過程中,產品中蒸發掉的水分空間還在,因而具有多孔結構,吸水性和快速復水性較好;微波干燥功率過高時,細胞壁組織被破壞,果膠物質流失[23],且物料急劇失水,使纖維結構明顯并導致焦糊現象發生,產品易碎,因此,筍干及復水制品硬度下降,產品復水性也更差[24]。故確定微波干燥功率6.3 W/g為優化試驗的0水平。
2.1.2 微波干燥時間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圖2 微波干燥時間對總干燥時間(A)、復水比(B)、色差ΔE*(C)和硬度(D)的影響Fig. 2 Effects of microwave drying time on total drying time (A),rehydration rate (B), ΔE* (C), and hardness (D)
由圖2A可知,隨著微波干燥時間的延長,總干燥時間不斷減少,當達到120 s后,總干燥時間基本不變。由圖2B~D可知,不同微波干燥時間對產品感官評分、復水比、色差和硬度有顯著性影響(P<0.05)。當微波干燥時間為60~90 s時,產品復水性較好,筍干及復水制品色差和硬度較低,產品感官評分在干燥時間為90 s時達到最大值80.3±2.15(P<0.05)。說明微波短時干燥期間,物料吸收能量,溫度上升很快,微波的快速熱釋放促使物料中水蒸氣強制排出,竹筍含水量迅速下降[25],但干燥時間過長時,會由于升溫過快使蒸發的水得不到即時散失,物料表面與內部水分不平衡,發生了焦糊現象,形成的糊狀物覆蓋了表面[26],不僅影響水分散發,同時也使產品色差增大,此時微波干燥時間的延長對干燥速率影響不大。雖然增加微波干燥時間可加快干燥速率、減少干燥時間、降低干燥能耗,但同時很難保證良好的干燥品質。綜上可知,確定微波干燥時間90 s為優化試驗的0水平。
2.1.3 熱風干燥溫度對竹筍干燥品質的影響
由圖3可知,當熱風干燥溫度不斷升高時,總干燥時間隨之減少。不同熱風干燥溫度對產品感官評分、復水比、筍干色差、筍干及復水制品的硬度有顯著性影響(P<0.05),對復水制品的色差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在熱風干燥溫度為55~65 ℃時,產品復水比較高,筍干和復水制品的色差較小,在55~60 ℃時,筍干和復水制品的硬度較低,在熱風干燥溫度為60 ℃時,感官評分達到最高為80.5±2.67。高溫和長時間干燥會使物料VC和葉綠素流失,并增加了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褐變反應機會,導致產品褐變嚴重,顏色不均勻[27]。高溫致使物料水分及果膠等物質大量散失,干燥層崩解,物料塌陷收縮,硬度因此增大,復水比相應減小。而熱風干燥溫度過低不僅延長了總干燥時間,還加劇了美拉德反應,使色差變大。綜合考慮,確定熱風干燥溫度60 ℃為優化試驗的0水平。

圖3 熱風干燥溫度對總干燥時間(A)、復水比(B)、色差ΔE*(C)和硬度(D)的影響Fig. 3 Effects of hot air drying temperature on total drying time(A),rehydration rate(B), ΔE* (C), and hardness (D)
結合單因素試驗結果,根據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原理,選取微波干燥功率、時間和熱風干燥溫度為試驗因素,進行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工藝條件優化試驗,如表3所示。

表3 響應面試驗設計方案及結果Table 3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利用Design Expert 8.0.6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二次多項式回歸分析,得到各因素對產品感官評分、總干燥時間、復水比、色差及硬度響應值之間的三元二次回歸方程(1)~(7),方程回歸系數及顯著性分析如表4所示。

如表4所示,試驗各指標的模型極顯著(P<0.01),說明各響應值與三因素的二次回歸方程存在極顯著的線性相關性。各響應值的失擬項不顯著(P>0.05),說明該模型與實際情況的擬合程度較好,試驗誤差小。方程的多重相關系數R2分別為0.985 6、0.992 0、0.922 2、0.971 1、0.964 4、0.926 1、0.953 9,說明試驗建立的模型能分別解釋98.56%、99.20%、92.22%、97.11%、96.44%、92.61%、95.39%響應值的變化,且模型的信噪比分別為21.561、36.956、8.393、18.174、13.615、9.335、12.543,變異系數分別為1.93%、2.97%、2.96%、5.75%、5.58%、8.30%、3.63%,所以該模型能很好地表述竹筍在微波-熱風干燥后其品質隨干燥條件的變化規律。因此,可以用該模型來分析和預測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的工藝條件。

表4 回歸系數及顯著性分析Table 4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由各因素對響應值影響程度分析可知,影響產品感官評分和總干燥時間的因素主次順序為微波干燥時間(B)>熱風干燥溫度(C)>微波干燥功率(A);影響產品復水比和復水制品硬度的因素主次順序為微波干燥功率(A)>熱風干燥溫度(C)>微波干燥時間(B);影響干制品色差的因素主次順序為微波干燥功率(A)>微波干燥時間(B)>熱風干燥溫度(C);影響復水制品色差的因素主次順序為微波干燥時間(B)>微波干燥功率(A)>熱風干燥溫度(C);影響干制品硬度的因素主次順序為熱風干燥溫度(C)>微波干燥功率(A)>微波干燥時間(B)。其中,微波干燥功率對產品感官評分、總干燥時間、干制品和復水制品色差、復水制品硬度影響極為顯著,對產品復水比和干制品硬度影響顯著;微波干燥時間對產品感官評分、總干燥時間、干制品和復水制品色差影響極為顯著,對干制品硬度影響顯著,對產品復水比和干制品硬度影響不顯著;熱風干燥溫度對產品感官評分、總干燥時間影響極為顯著,對產品復水比、干制品色差、干制品和復水制品硬度影響顯著,對復水制品色差影響不顯著。
為更直觀地反映各因素對微波-熱風干燥的竹筍品質的影響,根據回歸分析結果做出影響顯著的各因素交互作用響應面圖,見圖4。

圖4 各因素交互作用對竹筍干燥品質影響的響應面圖Fig. 4 Response surface graphs showing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factors on hardness of dried product
從圖4a可以看出,當固定熱風干燥溫度為60 ℃時,觀察微波干燥功率和時間交互作用對干制品硬度的影響,干制品硬度隨微波干燥功率增加而緩慢地先增大后變小,隨微波干燥時間的延長先減小后增大,響應面呈現一個明顯凹面,因此微波干燥功率和時間交互作用對干制品硬度有影響。從圖4b可以看出,固定熱風干燥溫度為60 ℃,觀察微波干燥功率和時間交互作用對復水制品硬度的影響,復水制品硬度隨微波干燥時間的延長先減小后增大,當微波干燥功率從5.6 W/g增加到7.0 W/g時,復水制品硬度隨之不斷增大,因此微波干燥功率和時間交互作用對復水制品硬度有影響。

表5 各指標理論值和驗證實驗結果Table 5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of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根據響應面優化分析所得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最佳工藝條件為:微波干燥功率6.5 W/g、微波干燥時間60 s、熱風干燥溫度65 ℃。為進一步驗證模型的可靠性,在此最佳條件下進行驗證實驗,考慮到實際可操作性,將最佳工藝條件修改為:微波干燥功率6.3 W/g、微波干燥時間60 s、熱風干燥溫度65 ℃,得到驗證實驗結果見表5。驗證實驗結果與模型理論值較接近,說明采用該工藝條件可靠。
本實驗研究了微波干燥功率、時間和熱風干燥溫度對竹筍微波-熱風干燥產品感官評分、總干燥時間、復水比、色差和硬度的影響,采用響應面試驗設計優化得到了各因素與響應值關系的回歸模型,得到微波-熱風聯用制取筍干最佳工藝條件為:微波干燥功率6.3 W/g、微波干燥時間60 s、熱風干燥溫度65 ℃。在此條件下得到的筍干感官評分85.6、總干燥時間200 min、復水比6.17,干制品色澤ΔE* 19.99、復水制品色差ΔE* 13.92、干制品硬度19 511.23 g、復水制品硬度20 010.71 g。實驗證明此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生產預測和控制。使用此工藝得到的產品品質好、干燥時間少,即可避免竹筍季節性浪費,又可節省生產成本,對今后竹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