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于笑艷

【摘要】目的 分析疼痛控制護理對于改善膝關節骨折術后負性情緒以及鍛煉依從性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膝關節骨折患者共50例分為控制組和基礎組,基礎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控制組采用疼痛控制護理方式,對比兩組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 護理后,控制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基礎組,且鍛煉依從率明顯高于基礎組,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疼痛控制護理對于改善膝關節骨折術后負性情緒以及鍛煉依從性的應用效果較好。
【關鍵詞】疼痛控制護理;膝關節骨折;鍛煉依從性;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4..02
本文旨在分析疼痛控制護理對于改善膝關節骨折術后負性情緒以及鍛煉依從性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膝關節骨折患者共50例分為控制組和基礎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7.58±9.43)歲。
1.2 方法
基礎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主要包含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心理護理等基礎護理。
控制組采用疼痛控制護理方式,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內容:(1)體位護理:幫助患者調整到舒適的體位,減輕其不適感。(2)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根據患者的喜好,鼓勵患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1]。(3)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語氣溫柔,進行護理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給予患者足夠的營養支持,告知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其充分地精神支持。(4)肢體鍛煉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松弛鍛煉,使患者的身心得以放松。(5)疼痛護理:首先選拔院內經驗相對豐富的護理人員成立護理小組,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分析引發患者疼痛的因素,進而制定出有效的護理方案。如果是因石膏、固定架位置不當引發的疼痛,應立即告知醫生,對其進行調整[2]。如果是因傷口引發的疼痛,護理人員可以采取物理的降溫的方式,并輔助適當的肢體按摩,緩解其疼痛癥狀。(6)環境護理:做好病房內的清潔以及消毒工作,調整病房內溫度以及濕度到適宜的范圍,為患者提供安靜、溫馨的病房患者。
1.3 觀察指標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情緒狀況越差。統計患者的鍛煉依從性情況,并計算出鍛煉依從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EXCEL電子表格工具對對照試驗中得到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匯總,數據處理工具選擇最新版的SPSS 19.0
統計工具,n表示計數值,%代表百分比數值,使用(x±s)作為統計中的計量數值,使用t或x2進行檢驗,當得到的P值<0.05時,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且護理后控制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基礎組,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數據匯總詳情見表1。
護理后,控制組中共有14例患者的鍛煉依從性為優,9例為良,2例為差,鍛煉依從率為92%,基礎組中共有11例患者的鍛煉依從性為優,6例為良,8例為差,鍛煉依從率為68%,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與人體的其他關節相比,膝關節更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導致膝關節骨折的發生。骨折發生后,患者需要承受較為強烈的疼痛感,使其對術后康復鍛煉產生較大恐懼,影響其早日康復。疼痛控制護理的主要優勢在于可以通過有效的手段,給予患者針對性較強的身體護理以及心理護理,進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3]。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護理后控制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基礎組,且控制組患者的鍛煉依從率為92%,顯著高于基礎組的68%,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疼痛控制護理應用于膝關節骨折術后護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其鍛煉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張軍梅.疼痛護理干預對膝關節骨折患者心理狀態及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7(5):1472-1473.
[2] 趙 穎.疼痛控制護理對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作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5):7003-7003.
[3] 李 濤.疼痛控制護理在促進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5):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