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芳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163-02
摘 要 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變為人才和科技的競爭。提及人才,就不得不提到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政工工作的管理:人資主要是引進、優化、管理企業人力資源;政工工作主要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通過工作落實,使職工思想能與企業發展步伐一致,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在當下的企業發展,兩者協作還存在一定問題。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實踐,以簡析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為著眼,探究兩者的有效結合方式,以發揮對企業管理工作的最大效力。
關鍵詞 企業 政工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當今企業的發展規劃中,人力資源管理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企業的人才是軟實力,但在發展中卻起到硬支撐作用,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即從根本上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是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與此同時,其更離不開政工工作的指引和配合。
一、企業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較為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如何實現對人才的優化配置,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此同時,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關系密切,政工工作對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兩者是互相完善、互相補充的關系。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提出科學考核管理機制,權衡職工工作中的優劣表現,實現對企業人才的有序管理,進而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政工工作開展相對柔性,通過對職工思想動態的感性引導,使職工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正確認知,使其在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企業發展目標取得一致,起到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從工作開展來看,人力資源工作是在政工工作的引導下推進的。通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人力進行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以達到促進企業管理的目的。當職工產生思想動蕩,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偏離行為規范時,需要政工工作的介入,對其施以感化和引導。一旦面對的是一些思想覺悟、行為能力較差的職工時,政工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即可用剛性的人力資源制度對該職工進行約束、管理。由此可見,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兩者相互獨立而又緊密結合,是相互融合的有機體。只有在企業管理中,將兩者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發揮兩者的作用和自身價值。
二、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的工作現狀
(一)對政工工作有所忽視
經濟的迅速發展之下,一些企業注重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因思想認識不足,很多企業的政工崗位形同虛設,多是一人多職,以黨員兼職的方式開展政工工作。亦或將對職工的思想管理,多歸于人力負責,以硬性制度來規范員工行為。從而,就會導致一旦員工的思想產生波動,只有在造成影響時才會被察覺,且員工的消極情緒難以得到有效出口,對企業的發展形成負面影響。企業發展與職工思想素質水平具有密切關系:員工思想覺悟高,企業具有向心力;反之,會對企業的發展形成阻力。因此,企業只有重視政工工作的開展,并對政工人員的工作開展大力扶持,才能筑牢政治思想工作這條生命線。能夠有效察覺職工的思想問題,并給予其充分的引導、安撫、激勵,才能發揮職工在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識,使其具有飽滿的工作熱情;才能在緊緊依靠、充分相信、緊密團結廣大職工中,凝聚起做強做大企業的強大合力。
(二)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各行其政”
當下的眾多企業中,人力資源與政工工作都是分屬不同的機構,在實際工作中也是各管一塊,其進行溝通、協調的難度較大。在企業內部,對政工工作及人力資源都設定明晰的崗位職責及部門職責,都有自己所需要推進的日常工作和權限設置,外加各部門運功綜合素質能力和工作側重不同,使相互配合起來步調不一。且很多企業依然存在人力資源是“開源節流”的關鍵,是重點,政工難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實際貢獻不大的錯誤認知。
(三)政工工作思想落后、方式保守
市場經濟發展的千變萬化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助力企業創新、升級的重要法寶。但是因其受重視程度不足,亦或者企業政工工作觀念升級不及時,使政工工作開展方式較為保守、理念趨于落后。
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對政工工作開展高度關注,政工干部在工作開展中,一方面,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保持對黨的先進政策、方針、制度、路線的學習,深入解讀十九大、兩會內容,形成對企業發展的有益引導;另一方面,推進自身工作創新開展,可通過對新媒體的運用,使廣大職工對黨政方針有全面的認識。并能夠深入職工群眾,及時察覺職工中存在的思想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發揮政工工作應有的作用。
(四)政工與人力資源的配合問題
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運營受到多方因素影響,職工產生思想問題也是較為普遍的。除了需相應管理制度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更需要政工工作深入的落實。
但在企業管理中,有些工作是重疊管理,政工與人資各有自己的一套辦法,相互之間形成矛盾;有的工作處于管理的灰色地帶,雙反都不認為該工作是自己管轄范圍內的。例如:對一定時期內員工思想動態的分析報告,政工認為其涉及到相應的新員工情況了解和制度的制定,應屬于人力資源培訓層面,人力資源則認為主要涉及對員工思想動態方面的考核,應屬于政工工作范疇。這就要求政工部門與人力資源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梳理企業管理制度,一同推進企業管理工作。
三、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協同發展
(一)將政工工作深入滲透至人力資源管理中
在企業運營中,職工的工作能力、水平是可以直接反應在工作效率、工作完成情況中的,但是對于職工的思想問題,卻無法用人力資源手段進行干預。這就需要發揮政工工作的價值,以政工工作為“尺度”,衡量職工在工作中的表現。當職工因思想波動影響實際工作時,如出現金錢主義、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其思想出現明顯波動,對現實工作形成影響時,就需要發揮政工工作的作用,幫助職工克服個人利益主義。此外,為確保企業的有序經營,職工能夠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中恪盡職守,人力資源會進行階段性的利益調整政策。這時候政工工作不僅要貫徹在人力資源制度執行過程中,而是始終貫穿與制度誕生、執行、保障的全過程,以確保相關制度能夠在實施中取得預期效果。
(二)政工工作要補充人力資源工作的不足
在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中,只有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保證政工工作的有序推進,促進職工對企業新變化有理性的認知,具有創新、改革的積極性,消除個人顧忌,才能確保人力資源制定相關制度的有效落實。亦或者,當面對企業因經營中市場大環境、內部變化、個人因素等產生困難時,導致人力資源不得不采取相應一定政策、措施以保障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裁員、撤崗、部門合并時,其很多問題并非剛性制度可以徹底解決的,就需要對員工從思想到行動的感化與引導,進以實現企業的調整。從而,政工工作應滲透到人資管理當中去,針對重點問題給出解決方案。通過政工工作應對特殊問題的處理經驗,形成具有參照意義的寶貴借鑒,可將其普遍應用于企業內部管理中。
(三)部門工作步調一致
談及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工作目標統一,在企業內部管控中,兩部門就要做到步伐一致、緊密協作。尤其不能存在“誰比誰權利更大”,“權利大、你來管,別找我”的思想。在企業工作推進中,要注重聯動效應。只有政工工作和人力資源工作部門通力合作、有效整合,才能保證企業工作的順利展開。例如:可由政工工作先介入,講述清政策實施的必要性,再由人力資源進行制度的頒布,最大程度地減少日后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及矛盾。
(四)加強企業文化的實踐性
為了打造企業的生命力,需強化企業的文化實踐,以柔性約束與剛性管理結合,落實對職工的思想引導和行為規范,在企業文化的感召下、企業精神的引領下,職工能夠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中,既能獨立自主積極認真的開展工作,又能團結協作、無間配合,對企業長久發展形成助推。畢竟,企業文化是價值觀、信念、行為準則等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表現出來的方方面面[4] 。在企業經營中,文化更像是一種理念信念,是職工的自我行為約束。與之對應的,是人力資源剛性制度對職工行為準則的約束。但光有完善、健全的制度,卻無人執行也是毫無意義。這就需要政工發揮思想工作的作用,加強對企業核心文化的普及,使職工形成企業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自覺遵守職工行為準則。以核心文化取代剛性管理,使企業更具執行力、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
(五)人力資源管理中融合政工工作要秉持“以人為本”
在企業管理工作推進中,要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無論是制定政策還是在政策推進過程中,需要輔以政工工作,充分了解職工實際需求、生活問題,從而盡可能的滿足職工的切實所需。并應以此為依據的開展人力資源制度和措施、政策制定。在企業推進工作前,應當以職工需求為先,讓職工在企業中感受到人文關懷,愿意同企業攜手并進、一路同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工作均密切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問題,兩者雖工作內容與開展形式不同,但卻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關系。在企業管理層面,政工工作對人力資源工作具有引導作用,人力資源將反作用于政工工作。鑒于人力資源管理與政工工作相互的關聯性、密切性,在企業管理中應加強兩個部門的聯合協作,使其一同梳理工作重點,對核心問題進行著重商議、探討,以便找出最佳解決方案。只有將兩者有機融合、形成合力,才能在完善企業管理機制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更好的為職工服務,在促進企業穩健發展中,為企業發展賦能。
參考文獻:
[1] 王輝.新形勢下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3):13.
[2] 董少聰,李韻.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18):9.
[3] 馬喜國.企業政工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探討[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6):54.
[4] 梁鴻.電力企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7(7):61.
[5] 楊根蓮.人力資源管理中對政工工作的有效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