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明
摘要:通過對全國20所應用型大學及高職高專類院校園藝技術專業的調研和對園藝業現狀的調查分析,指出了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其發展策略。調研結果顯示: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的發展壯大,內涵建設是根本,就業渠道建設是關鍵,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園藝;現狀;對策
園藝起源于石器時代,是指果樹、蔬菜、花卉及觀賞樹木的栽培與繁育技術[1]。在古代,把果樹、蔬菜和花卉種植于有限小范圍的園地之內,區別于大田農業生產,并由此而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20世紀以后,園藝生產向集約化、工廠化發展。溫室培養、果樹繁殖和栽培技術、名貴花卉品種的培育成為園藝工作的主要內容[2]。
現代園藝已成為應用各種科學技術成果以促進生產的一門綜合學科[3],園藝產品在人類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完善食物營養、美化凈化生活環境的必需品。國家政策指導專業學科的發展,同時園藝學科的發展與園藝行業的發展又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20世紀后期,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園藝業以大力發展果品生產為主。各地興建的園藝場主要是指果園。以湖南懷化地區為例,黔陽園藝場、小龍門園藝場、板栗鄉園藝場、靖州園藝場、桐木園藝場等,都是以柑桔類果樹栽培為主。當時的園藝專業以果樹栽培技術為主要專業方向。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菜籃子工程的提出,蔬菜生產基地的出現標志著蔬菜集約化生產水平的提高,園藝專業也作了相應調整,蔬菜生產技術在園藝學科中得到了重視。宜居環境與城市生態環境理念促進了觀賞園藝的發展,園林苗圃、花卉生產基地走上了歷史舞臺。果樹專業、蔬菜專業、觀賞園藝專業是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園藝學科的三駕馬車。
1 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面臨的困境
1.1 招生就業不理想
園藝技術專業作為大農業類專業的一個分支專業,不受考生親睞。由于社會認知的原因,考生及考生家長看不到從事園藝技術專業的前途,認為從事園藝業工作環境不理想,工作任務重,收入低;同時由于農村相對落后,考生及考生家長對農業類專業帶有偏見。來自農村的考生受“跳出農門”傳統思想的影響,更愿意報考畢業后能在城市工作的專業,來自城市的考生更不愿意報考畢業后到農村工作的涉農類專業。傳統觀念中,園藝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崗位因為受專業限制,主要在一些大型園藝場、蔬菜生產基地、花卉苗圃公司工作。而園藝相關類企業所需要的人數有限,使得就業專業對口率較低。從所調查的20所高職院校園藝技術專業在校生生源情況分析,有95%的學生來自農村。并且有90%以上的院校每年招生完不成計劃。從近3年20所應用型大學與高職高專院校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生畢業就業崗位看,專業對口率在80%以下。
1.2 方向定位不準確
應用型大學培養高技術技能的應用型人才[4]。相對于研究型本科院校,更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相對于高職高專,更注重基礎理論與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在工作崗位上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與開拓能力。從專業定位看,園藝技術專業應以園藝技術在都市新生活中的應用技術開發為目標。
1.3 知識結構不合理
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老套是目前應用型大學沿用傳統教育的通病[6]。課程設置基本上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踐教學依然依附于理論教學。教學內容依然是“在理論基礎上談理論,為傳授課本知識而教學,沒有結合行業需要而更新”的現象。
2 園藝業現狀
園藝產業向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邁進。
2.1 園藝生產標準化
在“不與糧爭地”這個限制條件下,我國現代園藝產業發展走到了一個新節點:轉變生產方式,提升產業素質,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是重要的途徑和突破口[7]。
農業部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實施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8],溫家寶總理要求,大規模開展標準園創建活動,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大規模開展園藝產品生產標準化創建,保障“菜籃子”安全。轉變種植業生產方式,大規模開展園藝產品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成為當時種植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0年,農業部在全國優勢(重點)發展區域組織創建1600個園藝作物標準園,其中標準果園650個、標準茶園150個、蔬菜標準園800個[8]。并下發了水果、蔬菜、茶葉標準園創建工作方案;組織專家制定了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規范,逐步實現園藝作物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生產是當前以及今后園藝業的發展主要方向。
2.2 園藝生產規模化
現代園藝生產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理念。一個優良的品種,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就能形成一個產業,支撐起大批園藝企業的發展。園藝業的規?;a給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20世紀90年代末,安江農校的金秋梨在西南五省的大力推廣,一個金秋梨果園達數百畝上千畝;江蘇宜興華盛杜鵑花試驗場,僅依靠杜鵑花的盆花生產技術,年產杜鵑花十萬多盆,實現年銷售收入數百萬;廣州旺林園藝花卉苗木生產基地達200余hm2,溫室面積50萬m2……近年來,各大中城市紛紛建設大型觀光農業園、生態農業園等都是上千畝的生產規模。
2.3 園藝生產工廠化
現代園藝綜合應用多學科的技術成果,應用新材料、新方法與新技術,借鑒工業生產模式,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形成了播種育苗、小苗培養、成品生產、包裝運輸、銷售等環環相扣的生產流水線,各生產環節有了嚴謹的生產技術規范,其生產環境與生產過程已實現工廠化。尤其在園藝植物組織培養、園藝工廠化育苗、設施園藝生產、花卉工廠化生產、蔬菜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方面的技術己相當成熟。
3 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發展戰略
在辦學理念上,要摒棄只重視“精英教育”的思維方式,牢固樹立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相適應的“大眾化觀念”,樹立為經濟社會服務,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的觀念。
3.1 就業渠道建設
對接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促進就業是關鍵。就業與招生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就業形式好能促進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生源好,生源質量高,才能保證好的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施,才能保證培養出高規格高標準的社會需要的人才。緊密聯系社會,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應用型大學園藝技術專業呈良性發展壯大的關鍵性問題。
3.1.1 與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訂單式人才培養是保證學生畢業就業專業對口的最有效的途徑。訂單式人才培養應量體裁衣,按照崗位需求,制定培養計劃,確定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課程與教材開發是保證“訂單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建設好訂單式人才培養途徑,關鍵在于找好合作企業,根據園藝企業技術崗位對專業、工藝、技能的需求,安排課程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方法。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單位的工作崗位群的要求,分析職業崗位,針對培養對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綜合能力等,與用人單位共同開發課程與教材。
3.1.2 加強就業指導,實施創業教育。創業是實現應用型大學畢業生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徑。學生創業能否成功所受的制約因素有很多,從學生自身知識結構與個人能力角度看,應用型大學應加強創業培訓,培養創業理念,樹立創業信心,增強競爭力。
3.2 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建設健全的社會服務體系能使園藝專業更好地服務社會,了解行業需求,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充實更新完善教學項目與教學內容,同時在與社會接觸過程中,贏得更好的口碑,得到社會的認可,促進招生工作的進行。建立健全的社會服務體系,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3.2.1 信息化平臺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產品需求信息,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的應用信息,建立網絡信息服務平臺是把企業、商戶與學校聯系在一起的紐帶。
3.2.2 技術咨詢窗口建設。為生產農戶提供技術服務,指導生產,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與企業合作,研發新方法、新技術、新材料并應用于企業生產實踐中,探索生產工藝,規范生產流程,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
3.2.3 科技扶貧途徑建設。園藝技術專業作為大農學的一個分支,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農村、農民是園藝技術專業的服務主體。帶技術下鄉,做好科技扶貧工作,是專業服務社會的有效途徑,能更好地體現專業在當地的社會地位,可以更好地吸引農村學子對本專業的興趣,間接地服務于招生工作。
3.3 專業內涵建設
專業的生存與發展最根本性的問題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與課程體系的開發。學有所成,學為所用,符合社會需求,符合崗位標準的人才培養才具有競爭力。
3.3.1 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應用型大學的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與科研能力,更應具有服務社會的奉獻理念、有研發生產過程中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能力,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打造一批“上講臺能講、下基地能做,進實驗室能想”的“三師型”教師,是專業發展的保證。
3.3.2 課程體系開發。做好社會調研,了解社會需求,發揮校外行業和企業專家在專業開發和建設中的作用,開發出系列面向生產實踐的應用型課程。
參考文獻:
[1]李瑞云,張華.我國園藝業發展現狀、趨勢及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02):67-70.
[2]孫明陽.世園會展園地域文化景觀研究[D].長安大學,2011.
[3]孫新菊.園藝技術在聾生高等職業教育中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5,(16):17+28.
[4]俞啟定,和震,查吉德,等.深入理解規劃綱要促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7):5-17.
[5]鄧明凈,張義奇,盧偉紅,等.從園藝專業就業情況談園藝專業建設[J].時代教育,2013,(05):33+35.
[6]范瑩瑩,劉崢.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視閾[J].經濟研究導刊,2011,(08):255-257.
[7]林俊婷.“互聯網+”背景下的甘肅園藝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與政策研究[J].甘肅農業,2016,(15):14-17.
[8]劉建芳,祁春節.關于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兩型”園藝產業生產體系的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03):37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