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潔
【摘 要】當今社會,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審計的技術方法、思維方式、以及審計重點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要進行內部審計領域的創新,積極尋找新的審計方式,提升審計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為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提高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效能,加快信息技術建設變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一、信息技術在事業單位審計領域應用的現狀
(一)機構對信息技術在內部審計領域的運用不夠重視。目前,辦公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相對完善,計算機技術在審計和審計中的應用尚不完善,相關人員對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相對薄弱。部分內部審計人員缺乏運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人員更是停留在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模式上,暫未認識到運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采用傳統內部審計方法和內部審計方法思維,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發展的新要求。現如今,各行各業都進入了信息時代,包括財務管理和內部審計。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理解信息技術,內部審計信息的發展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數據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原有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單機版網絡版,數據庫也得到了擴展。業務核算系統中,如數據憑證、住宿發票、乘車發票等都已經實現了電子化。然而,由于內部審計不能適應信息技術的新形式,應用效果無法顯現。從內部審計軟件的角度來看,其研究和開發大多處于起步階段。所示功能非常簡單,數據分析和管理模型也顯示出許多缺點。
(三)內部審計軟件的應用的工作范圍相對較小。審計軟件的應用目前還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特別是在機構內部審計中,計算和查詢業務需要相關的財務軟件的幫助。計算機輔助內部審計軟件局限于一些相對常見和簡單的功能。事實上,它并沒有真正起到審計軟件的作用,所以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四)人才相對匱乏。內部審計的出現時間不長,社會的總體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但專業化程度高的員工數量非常有限。許多內部審計人員主要是兼職的,無法滿足信息技術下工作的要求,更難以獨立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開展審計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在培訓后才開始從事相關內部審計工作。大部分培訓內容都是以計算機基礎知識為基礎的。由于培訓時間短,培訓內容單一,很多員工對信息化審計工作沒有深刻的了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新形式的內部審計軟件層出不窮,但各種軟件的使用卻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只談培訓而不談應用,在后續工作中,培訓的知識和內容會很快被淘汰。這種情況將阻礙行業內部審計的發展和預期目標的實現,并不能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預期作用和功能。
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運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一)外部技術環境變化需要內部審計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隨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界的發展和應用,內部審計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事業單位必須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內部審計。傳統的業務的大部分載體都是采用紙質版的書面形式,而如今,信息化載體已經逐漸取代了之前的載體,也帶來了信息化的資料數據存儲庫,報表系統的數據庫等數據庫的傳遞、共享和存儲,會計信息的電子化為工作人員的工作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也使整個工作更加靈活、便捷、高效。因此,運用信息技術是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必然選擇。
(二)加強信息技術建設,提高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領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傳統意義上的內部審計主要是通過對原始憑證進行審計、獲取信息、調查訪問等方式實現審計目標。受相關條件的限制,特別是技術手段的缺乏,審計制度不夠靈活,缺乏必要的數據。通過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可以規范內部審計工作流程,做到各環節全程留痕,從而有效控制和防范審計風險。審核員只需掌握簡單的查詢和檢索操作技巧,避免重復以前手工操作的會計和查詢過程。從這方面說,信息技術節約了審計工作的時間成本,減少了工作量,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強化內部控制需要信息技術支撐。從行業內部看,行業本身也面臨著改革和發展的機遇。在當前形勢下,要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促進計算機審計技術的應用,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資源。目前,為了提高組織的價值,促進其有效運行,內部審計被重新定義為通過系統規范的方法對組織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評價。這種定位的變化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更加注意財務信息的監督和優化。通過對單位內部高風險監測點的分析,對高風險領域、內部控制監督缺位業務進行數據分析,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
三、加快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內部審計人員建設。注重隊伍建設,指導內部審計人員積極參與會計理論、會計業務等學術探討和研究,提高審計人員協調創新能力。加強隊伍建設,可以保證和促進審計信息的完備,減少重大錯報風險,也有助于內部審計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好審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組織內審人員參加了業務知識更新培訓,深化財務、審計知識、網絡、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定期開展審計經驗交流活動,不斷提拓寬審計人員視野,提高財務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除了配備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外,還可以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講座,幫助從業人員解決信息技術下的內部審計工作問題。積極組織審計人員參加內審、內部控制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競賽,打造出一批專業知識豐富、工作業務能力強的審計團隊。
(二)加強信息技術整體控制環境,完善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整體控制環境決定了信息技術一般控制和信息技術應用控制的基調。積極推進計算機審計軟件的應用,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據分析模型,選擇部分高風險點領域進行數據分析,建立有利于數據傳輸的快速通道以及便于數據共享的電子平臺,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制定規范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優化信息技術整體控制環境。依靠其他業務信息,從其他相關系統中抽取相關的必要財務數據,采取相關措施規范審計數據的傳輸和輸入。
(三)擴大內部審計監督范圍。為了保證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在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運用審計軟件對審計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記錄和整理,形成先關內部審計工作日志。內部審計工作日志不僅實現了記錄功能,而且對過程進行了監控和糾正。完善內部審計財務數據庫建設,將內部審計的所有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審計過程中,無論是最終的數據還是修改前的數據都可以從財務數據庫中提取出來,從而有助于擴大內部審計的范圍。內部審計人員通過信息技術審計,不僅可以完成內部數據的審計,還可以檢查會計電算化系統,不僅可以識別內部控制系統的重大風險點,還可以擴大內部審計的檢查范圍。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要尋找創新的工作方式,運用全新的軟件技術,以現代技術支撐各項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可有效的整合財務數據,協助內部審計人員高效開展與審計相關的各項工作,強化審計證據的完備性,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信息化技術手段在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分析》.
[2]《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