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樂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發展環境面臨嚴峻挑戰。內控審計是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抓手與重要手段,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企業內控審計存在的不足,找到提升企業內控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最終實現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企業管理;內控審計;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是憑借測試、評價、審核、查看、研判等相關技術手段,對被審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監督評價,從而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效率與質量的一種現代化審計方式。簡言之,企業內控審計是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再控制,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強化企業內控審計工作,是每個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現階段企業內控審計工作的現狀及不足
(一)內控審計職能作用尚未完全發揮
部分企業在開展內控審計過程中,單純強調企業經營各項收支及資金管理的程序是否得到執行,從而忽視了企業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是否真實、是否合規合法。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采購、銷售、生產等重要業務環節,片面側重程序執行情況,忽視風險和效益的分析評價。同時,部分企業內控審計工作還停留在“查錯糾弊”、“堵塞漏洞”的事后審計階段,事前防范和事中監督較少,監督職能作用尚未完全發揮,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內控審計結果運用不到位
就目前情況而言,部分企業出具的內控審計結果重點不明確,仍然停留在面上的程序執行上,談問題蜻蜓點水、隔靴搔癢,不能直指問題實質。內控審計報告缺乏對企業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評價,并沒有明確就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此外,企業內控審計結果未納入考核體系,審計結果運用不到位,提出的相關改進措施也都不到有效地貫徹落實。
(三)內控審計方式方法單一落后
目前,企業內控審計通常采取經驗判斷抽樣審計,未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統計抽樣法,也較少采用分析性復核方法,因素分析和原因分析運用明顯不足,這就導致無法根據樣本結果評價總體。在運用輔助審計工具方面,缺乏利用大數據、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審計的思維理念,從事審計的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匱乏,影響了審計科學性、有效性。
二、企業內控審計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內控審計業務的復雜多變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企業經營活動極速增多,由此導致內控審計業務復雜多變。企業內控審計范圍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擴大而擴大,包括對企業財務的審計和對企業可持續經營能力的評判等等。這一系列的客觀因素無形中增加了內控審計的工作量,加大了通過財務檢查開展審計的難度。
(二)內控審計組織體系建設滯后
當前,多數企業尚未完全形成完善的內控審計組織體系,這阻礙了內控審計高效開展。內控審計工作人員數量及專業勝任能力存在不足,難以進行合理分工,難以完成計劃和方案確定的工作任務。部分企業尚未建立起切合實際、有效的業績考核與激勵機制,未根據審計人員層級和職業發展需要確定合理的后續教育內容。
(三)內控審計人員能力素質偏低
企業內控審計人員的審計觀念沒有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常規審計階段,創新思維意識不強,不能及時地根據內部審計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需要實施新的內控審計發展戰略。制定的內控審計工作計劃缺乏戰略思維,甚至審計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實施也缺乏高效可行的措施、辦法,具體工作中缺乏行動力、執行力。
(四)內控審計技術支持相對匱乏
就多數企業而言,缺乏科學、先進的內控審計技術已是不爭的事實。企業為節省經營管理成本,不愿意在日常管理上投入更多的成本來引進先進技術,所以多數企業的內控審計仍然采用傳統落后的常規手段,很少運用到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人與設備相互管理、相互控制的場景也無法實現。
三、提升企業內控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及策略
(一)轉變審計觀念,有效提升內控審計效率
轉變觀念,圍繞企業戰略目標開展審計工作,是提升內控審計效率的關鍵。一方面,要轉變審計觀念。緊跟企業發展方向與步伐,拓展審計服務領域,積極轉變審計服務職能,并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相關建議,為改進和完善企業治理,促進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日常監督。將監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線索,進行分析研判,針對內控管理不科學、內控制度不完善、內控執行不嚴等問題及時監督整改,實現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完善。
(二)改進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內控審計質量
內控審計質量的提升必須要靠改進管理模式來實現。為此,要大力實行內控審計質量現場監督指導,對審計項目質量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審計活動遵循內部審計準則,及時發現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及時改進,促進內部審計目標的實現。在審計項目微觀管理中,要通過調度會、分析會、督導檢查和項目質量考核評估等手段,確保實現審計方案確定的審計目標。在審計宏觀管理中,要通過日常調度檢查、設置審計指標及制定任務、工作考核等手段,確保實現審計計劃確定的任務目標。
(三)開展業務培訓,有效提升審計隊伍素質
高質量的審計隊伍是實現企業內控審計高質量的前提與基礎。所以,企業要高度重視審計人員的能力素質,建立健全符合企業內控審計發展實際的長效培訓制度,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業務培訓,促進審計人員扎實掌握審計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計算機基礎等業務知識,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同時,企業內控審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學習和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內控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及其最新政策變化,為開展企業內控審計提供正確方向指引。
(四)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提升內控審計技術
實現內控審計高質量發展,加大投入力度、應用科技手段同樣不可或缺。企業要大力引進先進的審計工作設備、工具和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網絡信息技術,設計和建立信息數據庫,利用信息技術對相關審計數據進行分析。此外,要進一步改進審計方法,靈活運用統計抽樣法、分析性復核方法,積極開發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工具,提高內控審計的科學性、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杜莉杰.淺議內部審計在企業內控管理中的作用[J].商品與質量,2016(49):70-71.
[2]李重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6(11):64-66.
[3]蘇肖花.如何通過內部控制審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4):51-52.
[4]肖秀麗.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0):140.
[5]張彥.淺談如何強化企業內控制度審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8):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