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莎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各方面實力的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上,深化教育改革已經勢在必行。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緩步推進,教學成果已經逐漸顯現了出來,各個教學單位與主體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作為我國培養基礎技能型專業人才的基地,高職院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正在高速的向著培養高素質高標準人才的目標邁進。在高職院校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更多的將重心偏向對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指導。其中,在高職會計這個專業,院校就針對會計工作的實踐能力進行具體的教學培養,借此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本文中,筆者從工作過程的角度出發,簡要的談一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設計。
【關鍵詞】會計工作;高職教學;課程設計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浪潮中涌現了一批新時代具有新思想的新型企業,這些企業在市場的競爭體系中逐漸體現出了他們的影響力。但是隨著企業的大量出現與發展,市場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高素質高水平的會計人才成為了企業們爭奪的優質資源。因此,在這個時代的趨勢下,會計專業的培養內容又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在進行會計專業課程的設計時,應結合時代特點,力爭完善教學內容,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目標
高職院校作為以培養應用專業性人才為目標的院校,其教授目標以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學習工作技術,掌握就業資源為主。因此,在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的課程目標應該緊抓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操作技術,力爭在學校的培養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應明確一點,隨著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形勢發展,社會中對具有著過硬業務水平的會計人才有著很高的需求。因此,感知院校的課程開設的初衷應該是以就業為最終目的的工作學習,而不是與其他偏重于學術院校的知識傳授。其次,為了做到能在學生修完院校的課程后進入工作能夠充分勝任自己的工作,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技能培訓為重,將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會反復運用到的技能進行重點強化。例如,會計單據核算等能力都是企業考察的重點項目,如果學生不能在這一塊具有相當的水平并脫穎而出,就不能在就業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教師應將學生的技能水平作為一個重點關注的目標,著重訓練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確保學生在走出校門后能夠勝任該領域的大部分工作。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提醒學生及時考取相關證書,因為在現今社會,證書依然是企業決定招錄對象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學生是否擁有技能相關證書在一定的程度上標識了其專業水平是否過硬[1]。
二、課程教學方法
(一)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想要真正的掌握會計行業的專業知識,成為一個有著工作能力的專業會計,光靠書本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鍛煉出學生的實際工作水平。然而在高職院校中,雖然教學目標以專業能力為主,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地偏學術化,缺乏最接近行業前沿的最新工作技術。因此,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一定要帶著學生走出校門,進行實地的學習與嘗試,經學校中學到的技能融會貫通。近年來,教育部門就組織相關高職院校與對口企業合建校企結合專業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結合了兩者的優勢所在,形成了以高職院校為技術支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對口企業為實踐場所,具體運用學到的技能的雙主體共建模式。在實訓基地中,學生可以在企業員工的指導下具體執行相關操作,吸收在工作中遇到的不足與經驗,以求在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節奏。與此同時,企業也為自己未來的經營發展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后備人才,可謂是一個雙贏的局面[2]。
(二)堅定職業規劃
學生在校期間就應該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進行一個具體的定位,參照這個具體的定位發展自己的有關能力。學生在已進入高職院校的時候肯定會經歷一段迷茫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對于學校的課程什么都想學,什么都想做,卻往往沒有一件事做精做細。這是絕對不可取的一件事,教師此時就應該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引導者的優勢,引導學生對自己日后的工作方向有一個具體的定位,根據這個具體的定位進行該方面的學習,這樣更加有針對性,也能學得更好。在會計專業這個領域,未來的工作出路大致會有以下幾種,即銀行工作人員,收銀員,出納員以及資金款項核算專員。在這些工作中,基本上都以在中小型企業中工作為主,但是具體的職務之間依然有劃分,也有一定的優劣之分。這是學生應該如何進行取舍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因為學生對此方面還沒有很好的判斷能力,只能根據自己最基本的喜好進行判斷。學生在確定了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后,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未來工作方向進行分層次教學,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這樣學生在未來的就業過程中就更加有自信與競爭力[3]。
(三)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無論是在目前的高職院校中,還是在綜合型大學中,都普遍存在著一個十分嚴重的現象,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師團隊自畢業起就留校工作,其職業生涯中全部都是在院校中度過的,已經與外界的工作環境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脫節。這些從其他院校金融等專業畢業出來的學生,從學校畢業出來后就進入另一所學校教授相關知識。盡管其身份已經從學生完成了向教師的轉化,也確實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但是其對相關工作崗位的技能認知程度不足,缺乏工作經驗。如果讓這樣的缺乏工作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的工作實踐,肯定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因此,高職院校在對教師團隊的整合過程中應該轉變思路,名校畢業生絕對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勝任教學崗位的思維定勢,對于學生工作技術的指導,絕對不是掌握了專業知識就能夠解決的,還需要大量的工作經驗作為積淀。因此,高職院校在招募教師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招收一些在相關工作領域有著多年工作經驗,在崗位上耕耘了大半輩子的老員工,這些人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具備著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操作技能,如果對其進行專業課的教學,一定能夠把握重點,突出工作中的核心問題進行反復揣摩,將自己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教學效果。在教師隊伍的長遠考慮上,可以讓這一部分的優秀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幫帶,帶著年輕的教師學習如何教授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加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意義的知識[4]。
三、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是一件需要反復揣摩、不斷革新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專業的特點,教授內容以實際應用的技能為主,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輔助教學。在高職院校層面,應大力推進對優秀教師隊伍的引進,重點強化對教師實際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的審核。確保教師能夠真正傳授具有實用價值的知識,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們不斷創新,一定能夠完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丹.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24):119-119.
[2]田寧.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會計課程開發——以《出納實務》為例[J].經貿實踐,2017(16):302-303.
[3]梁萍.淺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會計實踐課程教學評價[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9).
[4]楊琛,武屹,董金鳳.淺議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