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楚
摘? 要:運動員科學訓練的核心是訓練方法、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是否適合,但是如何確定最佳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是非常困難的。訓練中如果把握不好,會超出運動員的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出現過度訓練。運動員過度訓練后,會出現肌肉力量下降和負荷耐受能力的下降,無法維持原有的運動能力,恢復時間變長情況嚴重的運動員,可能會出現運動能力的長期下降,不能回到原有的運動水平。
關鍵詞:中長跑? 過度訓練? 運動負荷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44-02
中長跑訓練中,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為此,每一位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在不斷進行探索。運動員科學訓練的核心是訓練方法、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是否適合。只有采取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訓練才能充分刺激運動員的肌體,挖掘運動員的潛能,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但是,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訓練如果把握不好,又會超出運動員的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出現過度訓練的后果。因此,如何避免過度訓練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必須面對的課題。
1? 中長跑運動員過度訓練概述
中長跑運動員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訓練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通過訓練提高運動成績,也可能因為把握不好影響運動成績。同樣的訓練量,對于一些運動員可能是適合的,但對于另外一些運動員可能就是訓練不足或者過度訓練,因此,如何確定最佳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是非常困難的。不論是運動員生理上的不適應,還是心理上的不適應,都會導致運動員在一定時期內運動能力的顯著下降,情況嚴重的運動員,可能會出現運動能力的長期下降,不能回到原有的運動水平。
1.1 過度訓練概念
雖然過度訓練一直是研究者探討的熱點問題,但目前對過度訓練沒有形成統一的專門術語,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定義。
(1)有學者認為,過度訓練是在訓練過程中運動負荷逐漸增加的刺激過程,這種運動負荷逐漸增加的過度訓練,是運動員成績提高的必然途徑。而運動負荷的增加,必然會產生慢性疲勞。從這一定義來看,體育訓練的關鍵在于既要利用過度訓練來提高運動成績,又要避免產生慢性疲勞。
(2)另外一些學者認為,過度訓練是由于訓練壓力和非訓練壓力的積累導致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短期下降,同時伴有相關的生理和心理癥狀,運動能力需要幾天或數周后才能恢復。這一定義與第一種定義完全相反,他們否認過度訓練是訓練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環(huán)節(jié)。
(3)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過度訓練是應激與恢復之間的一種不平衡,即運動員肌體承受應激較多而恢復較少。除訓練因素外,其他非訓練因素,如心理因素等,都可能導致過度訓練。當短期過度訓練持續(xù)時間過長,而恢復時間太短或者恢復不徹底,將演變成長期過度訓練,甚至可能出現過度訓練綜合征。
1.2 過度訓練分類
從臨床醫(yī)學的角度來看,過度訓練分為交感神經型的過度訓練和副交感神經型的過度訓練,這兩種類型的過度訓練都會導致運動員運動能力下降,但也有明顯差別。交感神經型過度訓練運動員表現為興奮、煩躁、多夢、易醒,體重降低,安靜心率增加,恢復時間延長。副交感神經型過度訓練運動員表現為壓抑、冷漠、睡眠良好,體重穩(wěn)定,安靜心率下降,恢復能力良好。
2? 中長跑運動員過度訓練表現
過度訓練是運動負荷與肌體機能不相適應,導致疲勞連續(xù)積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亂或病理狀態(tài),過度訓練對運動員肌體的影響涉及到肌肉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多種系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生理機能方面
2.1.1 運動能力下降
運動員出現過度訓練癥狀后,首先是運動能力的下降。運動員出現肌肉力量下降和負荷耐受能力的下降,無法維持原有的運動能力,恢復時間變長。
2.1.2 協調能力下降
運動員動作幅度或動作效率出現下降,訓練中已被糾正的技術動作錯誤再次出現,運動員辨別和改正技術錯誤的能力下降。
2.1.3 心臟機能變化
運動員靜息心率和站立心律的差值增加,心電圖T波異常,安靜時、運動中和恢復時的心率改變,輕微用力狀態(tài)下的心臟不適,血壓改變。
2.1.4 運動員狀態(tài)變化
運動員疼痛感增加,出現頭痛惡心癥狀,腸胃功能紊亂,感覺口渴,失眠并伴有夜間盜汗,神經性厭食癥或者暴飲暴食,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
2.2 心理機能方面
運動員訓練時出現三心二意狀態(tài),無法集中注意力,情緒不穩(wěn)定,冷漠或自暴自棄,害怕競爭,對環(huán)境刺激和情緒刺激敏感,信息處理能力下降。
2.3 免疫學方面
運動員容易患病、感冒和過敏,淋巴結腫脹,小傷口愈合緩慢,淋巴細胞總數降低,容易出現細菌感染。
3? 中長跑運動員過度訓練產生原因
中長跑運動員訓練與恢復之間的不平衡可能導致過度訓練,這是訓練增加和恢復不足的結果。訓練積極性高的中長跑運動員在運動能力的平臺期或出現下降時可能會增加運動負荷,特別容易引起過度訓練。
3.1 運動負荷過大
運動負荷由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構成。負荷量大小反映了對肌體刺激的量的大小,負荷強度則反映了對肌體刺激的強弱程度,負荷強度對運動員肌體產生的影響更大。如果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同時增加,就容易使運動員疲勞積累,產生過度訓練。
3.2 比賽過多
頻繁的比賽對于中長跑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為了提高比賽成績,運動員訓練手段更加專項化,訓練方法更加接近專項的運動形式,這種專項訓練必然要提高訓練強度,如果同時增加運動負荷量,會導致運動員產生局部的過度負荷,造成運動創(chuàng)傷,或者導致運動員肌體過度疲勞,出現過度訓練的情況。
3.3 恢復不足
經過大強度的訓練或比賽,教練員應及時降低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和采取各種有效的恢復措施,消除運動員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勞,實現過度消耗的能量物質的再生,促進運動員身體的超量恢復。在中長跑訓練中,很多教練對恢復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注重訓練,不注重恢復,造成運動員連續(xù)的疲勞積累,導致過度訓練發(fā)生。
4? 中長跑運動員過度訓練預防
導致運動員過度訓練的因素很多,有時候是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預防過度訓練必須從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和促進恢復兩方面入手。訓練中應安排合理的、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并把充分恢復作為訓練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采用生理、生化和心理學指標對中長跑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恢復狀況進行有效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過度訓練的早期征兆,保護運動員的身心健康,預防過度訓練的發(fā)生。
5? 結語
中長跑訓練中,雖然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力圖遵循科學的訓練方法,避免過度訓練的發(fā)生,但因過度訓練本身的復雜性,目前還很很難形成一套簡單成熟的方法有效避免過度訓練,目前的機能監(jiān)控水平也無法應用于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對過度訓練發(fā)生機制也有待于更進一步研究,過度訓練發(fā)生后的恢復時間,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認識。這些,都需要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金之,張震,徐盛嘉,等.運動監(jiān)控在過度訓練綜合征中的研究現狀[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6):62-64.
[2] 張偉杰.淺析高考體育生過度訓練的原因與對策[J].田徑,2018(10):18-19.
[3] 楊美紅.過度訓練對女子散打運動員的生理影響——以武漢體育學院女子散打隊為例[J].中華武術,2016,5(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