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麗
經濟全球化加快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為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我國政府大力支持大眾創新,促進高新行業的發展,以此來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步伐。為了更好的促進高新行業的發展,國家對高新企業進行諸多政府補助,因此高新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新企業也是越來越多。從長遠來說,如果政府補助能夠得到有效應用,那么其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一定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強企業的“造血功能”,進而促進整個宏觀經濟的良性發展。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政府補助對公司業績一定是有利的影響。由于政府補助可以對企業的利潤產生影響并且在高新行業的政府補助力度很大,使得企業紛紛想方設法的使自己的項目達到政府補助規定的標準,從而利用政府補助粉飾利潤和財務報表。
通過對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政府補助進行研究來發現其如何影響中通客車的業績。結果顯示在2018 年中,中通客車的業績與政府補助的變化趨勢是同向的,即政府補助增加,中通客車業績也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中通客車已經對政府補助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對于自身的發展不能夠很好的把控。因此,企業應當注意自身發展方向,做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正確決策。
政府補助指的是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政府補助又劃分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其中用于構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除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均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有: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稅收返還,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產。
在新準則下,政府作為所有者投入的資本也需要歸入政府補助的范圍,與此同時新準則中不再強調從政府直接取得資產,只要是來源于政府的經濟資源均納入核算的范圍。修訂之前,政府補助都是通過“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損益,修訂后則需要根據交易實質通過不同的項目來計入當期損益。
中通客車在2018 年共收到政府補助265,227萬元,其中包括聊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撥付的2000 萬元政府補貼、聊城市財政局支付的公司應收23.04 億元、聊城市財政局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款第一批清算資金3.29 億元等。

表1 2013-2017 年中通客車政府補助、營業外收入及占比
近五年來中通客車獲得的政府補助呈現波動趨勢,在2014 年出現大幅下跌,較上年同比下降85.1%,在2014 年公司研發項目補貼為零,這直接導致了政府補助的斷崖式下降。2014 年以后政府補助金額不斷增加,在2017 年中通客車加強科研投入,新增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額在2017 年達到4641 萬元。
由上表知,除2014 年外中通客車營業外收入的主要來源均為政府補助,公司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占據了中通客車2014 年營業外收入的大部分。在2016 年底國家減少對新能源客車的補貼力度,這導致客車行業業績整體滑坡、銷售銳減。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中通客車凈利潤為6157 萬,政府補助在其凈利潤中的比重達到75.4%,在大環境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政府補助成為了公司保利的關鍵點。

表2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7 年年度業績快報
中通客車從2013-2016 年業績一直呈兩位數增長態勢,從表2 可以看出,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3 年的32.17 億元,快速增至2016 年的92.57 億元;同期歸屬凈利由1.05 億元增加到5.86 億元,四年時間增長了458%。但是在2017 年這一態勢戛然而止,營業收入直接從2016 年的92.57 億元下降到78.52 億元,下降幅度為15.18%,凈利潤下降幅度更大,從5.86 億直接降至1.91 億元,下降幅度為67.41%,甚至只比四年前即2013 年稍高一點,直接結束了中通客車連續多年增長的態勢。
1、政府補助對中通客車業績的影響

表3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產銷數據
由表3 可以看出,中通客車在2018 年產量和銷量大幅度下滑,其中產量下降41.23%,銷量下降38.62%。其中,除了物流車之外,在大、中、小型客車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大型客車。
據了解,因為新能源補貼調整,中通客車出現業績大幅度滑坡。在2016 年底的時候,國家修改政策將所有新能源客車的國家補貼都有降低但是降低的程度并不相同。純電動客車中,8 米以上的國家補貼下降了20 萬,車長大于6 米的都屬于大型客車,因此中通客車的大型客車在2018 年產銷量下降幅度比中、小型客車的產銷比率下降幅度都大。
在此基礎上,2017 年這一年6 米以上客車銷量1.67 萬輛,同比下降了14.12%,而對于6 米以上的新能源客車銷量降幅更大,達到了20.44%,由此可見政府補助對中通客車業績的影響是十分大的,結束了連續多年增長的態勢。
2、政府補助對中通客車利潤的影響
新能源補貼對于中通客車來說,影響業績的同時利潤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在對2017 年的財務業績影響基礎上,政府補助對中通客車的影響還在繼續,公司2018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27%,金額為24010 萬元,但是相反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0.36%,只有3056.2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1.38%,金額則直接變成了負數,為-53.60 萬元。
2018 年1-8 月,中通客車各類客車以及物流車銷售量同比下降了28.45%,統共為7404 輛,除中型客車累計銷量增加外,其他種類的客車和物流車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要受國家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持續下降的影響,2018 年上半年中通客車的利潤的大幅度下跌。很明顯的,在公司2018 年半年報中的應收賬款中,公司新能源補貼應收金額為43220 萬元,占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前五名匯總金額的97.26%,政府補貼當期發生額為2727.37 萬元,上期發生額為4536.66 萬元,同比下降了39.88%。并且,聊城中通輕型客車有限公司和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這兩個中通客車的子公司在2018 年上半年都出現了一些虧損。
3、政府補助對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從資產負債率角度來看,中通客車一直處于行業較高水平。中通客車的資產負債率在2017 年達到了五年來的最高,為77.6%。從公司近五年的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到,公司的應收賬款,從2013 年的6.5億增加到65.8 億,達到了十年前的十倍。
新能源補貼占據了2017 年應收賬款的72.8%,其中,新能源補貼為47900 萬元,應收賬款為65800萬元,由此也導致了中通客車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負,2017 年現金流凈額竟達到了-9470 萬元。
1、轉變政府補助上市公司的動機。政府補助上市公司,能鼓勵高新技術、環保等企業的發展,促進經濟良性發展,但是也存在政府為改善自身業績等動機。當地政府往往通過補助上市公司來促進當地經濟,防止企業破產,在被補助企業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將為當地帶來穩定的稅收收入,確保一定的就業率,這使得一些政府官員能夠在政府業績考核中謀取利益。政府只從自身業績出發來進行補助,使得政府補助無法進入真正有需要的企業,政府此種補助方式存在著資源分配不均、補助不公平、補助效果差等問題,一些企業可能因為與政府的合作關系通過不公平競爭方式獲取政府補助,國有企業往往比民營企業更占優勢,一些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因無法獲得政府補助而面臨發展困境。因此需要轉變以業績為導向的政府補助,使政府補助進入到真正需要的企業,達到促進企業良好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等作用。
2、提高政府補助使用效率。對于發展潛力好、盈利能力強而缺乏資金的企業,政府補助將是企業后續發展強有力的跳板,政府資金注入這些優質企業能保證政府補助的高效率。對于發展潛力差,盈利能力差的企業,政府補助往往是企業最后的救命稻草,企業借助政府補助來使企業利潤扭虧為盈,看似政府補助挽救了這些企業的存續,實則為后期企業及當地經濟發展埋下隱患,向這些劣質企業注入政府資金會導致政府補助的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在選擇補助對象時,要使補助資金流向發展前景良好、盈利能力好、科技含量高、能夠真正促進經濟發展的企業,提高政府補助的使用效率。
3、發揮政府補助對創新的激勵作用。中通客車作為近年來熱門的新能源行業獲取了大量政府補助,企業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在2017 年政府補助減少后企業業績受到影響,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其用于研發投入的資金受到影響,這將直接阻礙其后續創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補助應加強在科技創新投入大的行業的投入,同時對于獲取政府補助后創新能力沒有顯著增長且業績效果差的企業進行剔除,真正實現政府補助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
4、加強對政府補助的監督。首先加強對政府補助的審計監督,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政府補助信息公開透明化,通過對政府補助的審計監督,能夠有效避免政府的短期行為,讓政府補助發揮長久有效的作用,促進經濟市場的良性發展。除此之外,加強政府對企業利用政府補助的監督,要使得政府補助使用效果得到保證,就要對企業進行后續評審,防止企業過度依賴政府補助生存,不增強自身能力的行為。政府在補助資金流向確定時就要對企業后續利用補助發展的指標作出一定的要求,并以此指標對補助資金的利用效果進行評價,淘汰資金利用效率低的企業,逐步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政府補助體系。最后,企業自身加強監督,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與政府補助相關的遞延收益在中通客車年度財務報告中并沒有進行詳細披露說明,因此需要對于政府補助的內容、金額進行真實記錄,確保政府補助確認計量的合理性。
5、加強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想在市場上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僅僅依靠政府補助是遠遠不夠的。中通客車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科技創新實力是企業后續發展的關鍵點,近年來企業在研發支出上的投入有小幅增長,相較同行業投入金額仍然較少,企業仍需加強研發投。在產品整個的生產周期中,企業需要從源頭加強創新,以培養核心競爭力。2017 年政府補助縮減直接導致企業經營業績下滑,因此企業需要擺脫依賴政府補助發展的困境,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