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高校地位與社會認同感,對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文章通過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困境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提升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夠找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路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困境;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高校的發展。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水平是體現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高等教育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創新人才的培養是當前高校需要關注的首要問題。所以,高校教學需要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出適合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民辦高校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在就業單位需求方面與公辦高校學生相比,競爭力不足。除此之外,高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不夠重視,導致學生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因此,對于高校來說,改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困境
1.高校教師的創新素質能力不高
由于當今應試教育體制嚴重,教師缺乏創新思維,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引導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即便學生理論知識非常豐富,由于沒有充分了解市場,也沒結合實際,導致學生在自主創業時受阻。當前,高校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沒有安排專業性強的就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訓練,一些創業實踐培訓也只是流于形式。高校教師自身的創新素質得不到提升,沒有進行崗位再學習,嚴重影響著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2.高校學生缺乏創新理念以及創新思維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在創新思維方面存在缺陷,創新理念不夠成熟,思考問題不夠全面,嚴重缺乏創新突破的能力。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束縛與禁錮,學生缺乏探索精神以及主動學習精神。大多數高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些學生不喜歡動腦,考慮事情太片面。學生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卻忽略了創新意識的培養。在當前就業形勢及競爭壓力下,部分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但是由于缺乏創新意識,考慮事情片面,大多數學生創業往往以失敗告終。
3.高校缺乏創業環境
目前,我國關于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不健全,沒有很好的實踐平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加上高校在創業實踐方面經費投入力度不足,缺乏與創業實踐相關的場地、設施等。大多數學生的創業資金來源于家庭,在資金方面得不到學校與政府的大力支持,物質基礎薄弱,使得創業受阻。加上學校沒有建立健全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缺乏創新創業氛圍,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
二、培養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方法
1.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梢约訌娕c企業合作,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從而提高創業能力。通過校企聯合辦學,邀請企業的技術骨干給學生講解專業知識,了解行業前景,加強對創新創業的認識,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與企業聯合舉辦各類專業競賽,邀請學生到企業參觀,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通過校企合作,為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進行個性化的案例教學,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能力的培養
當前,高校在教授學生創新創業相關知識時,大多數授課老師沒有實際創業經驗,課程枯燥無味,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嚴重與實際脫軌。個性化案例教學,可以通過鮮明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更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創業實踐環境,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探索未知領域,為創業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不同的個性化案例的對比,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覺思考判斷的能力,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將來創新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是促使學生進行創新和探索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最迅速有效的策略之一。具體的實施措施是:一方面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帶入現實生活中來,讓學生在現實世里感受教學中的知識。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重點的講解,樹立起學生的理想觀,從而讓他們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
3.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高校應該加強學生的創新理念與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養成敢于挑戰的精神。建立合作學習模式,在互相討論中增強思維能力。教學課程內容應該與實際結合,體現專業知識的前沿性。課程設置應該更加科學化,要有創新型課程,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針對地采用探究式教學、實踐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引導式教學等教學方法,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思維。
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教育工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一些比較開放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此外,還可以通過培養榮譽感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創新熱情和積極性。通過舉辦校內比賽,讓學生積極地構思生活應用題來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
綜上所述,高校應該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高校生存以及發展的根本,同時也是學生適應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面對當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困境,如教師的創新素質能力不高、學生缺乏創新理念以及思維、高校缺乏創業環境等。高校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學的禁錮,利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建立健全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創設良好的創業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為他們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呼艷芳.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水平的對策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10(1):76-77.
[2]周春蕾.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中國商論,2018(19):181-182.
[3]陳芳.安徽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51):154-155.
[4]許澤陽,劉淑艷.加強校企合作 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以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J].亞太教育,2015(31).
作者簡介:何春玲(1991—),女,壯族,碩士,專任教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