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軍 韋桂芳
摘 要:百香果又被稱為“雞蛋果”,是人們非常喜愛吃的一種水果,它的口味十分獨特,味道酸酸甜甜,富含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對美白、養顏有一定的功效。百香果生產于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除可直接食用外,還可以榨取果汁,制作飲品,同樣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百香果的種植項目也在不斷增多,當然,百香果的種植技術也在隨之發展,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了優化和改良。雖然百香果的種植技術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從我國的百香果種植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本文從百香果的種植技術入手分析了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希望能對百香果的種植有所幫助。
關鍵詞: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應用;實踐研究;技術要點
百香果樹四季常青,適宜熱帶和亞熱帶氣候,葉片的性狀獨特,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其果實為橢圓形漿果,果汁呈現淺黃色,果香濃郁,在一些南方的市面上,幾乎隨處可見百香果花茶、果露、果醬、蜜餞等產品,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由于其植株具有喜好陽光的特點,且一次種植,可連續收益長達十年左右。隨著百香果種植技術的發展,我國南方地區不斷擴大百香果的引種范圍,甚至北方一些地區也開始了實踐溫室栽培的種植技術,其種植技術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百香果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1.百香果的種植環境要求。百香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于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間且分布均勻的條件下百香果生長最好,商品性發展種植地區的年降雨不宜少于1000毫米。作為熱帶水果,百香果喜歡充足陽光,以促進枝蔓生長和營養積累。長日照條件有利于百香果的開花,在年日照時數2300-2800小時的地區,百香果營養生長好,養分積累多,枝蔓生長快,早結,豐產。
2.百香果的選地栽種。百香果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幾乎適宜氣候的土壤都可以栽種,但百香果要求所栽種的土地必須土壤肥沃,土層能達到種植要求,且排灌便利,最重要的還應保證日照充足。如果選在低洼地,還應做好排灌溝,為了方便后期的藤蔓搭架,建議集中發展連片果園,廂面寬度要超過2.2m,同時要在田間修筑高0.2m,寬0.3m的小梗,提前規劃好排灌系統和田間道路,百香果的顏色主要有紫色、黃色和雜交顏色,在自然授粉的狀態下,最高座果率為25-30%,因此,一般都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完成坐果。這種方式生長率快,而且在產量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在實踐當中,種植人員要深入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長環境等各種要素,選擇最為適合百香果生長的品種進行種植,這樣才能夠保障種植效果最優,從而實現種植效益。
3.果園的管理與維護。新定植的百香果,前期以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生長。定植后10-15天根系開始生長,可以施作0.5%稀尿素或稀人糞尿,以后每隔20天施一次,每次株施腐熟人糞尿5公斤或復合肥0.l公斤。 每年每株施農家肥20—30公斤,尿素0.6一0.7公斤,磷肥0.6—0.9公斤,鉀肥1.2—1.3公斤。農家肥及磷肥漚制腐熟后于立春前后溝施,尿素及鉀肥在開花結果期間每月施一次,株施混合肥0.3一0.4公斤。冬季清園后要進行全國翻土,翻土結合埋入清園的雜草和殘枝落葉。然后每畝撒施石灰25一30公斤。
整形引導主蔓上架。小苗恢復生長后,每5天抹1次芽,促使主蔓速生、粗壯,此時應插設支柱引導主蔓上架。主蔓上架后,要經常牽導側蔓成螺旋狀地在鐵絲架上纏繞生長,側蔓滿架后,斷頂綁扎。側蔓走向為一邊一枝,利于早日抽發結果枝滿架。上一年采果后萌發的枝梢,幾乎在中部以上各節均抽生結果蔓。上一年要盡可能多留結果母枝,但為了防止棚面過于茂密,采果后要盡早修剪。按2個主枝留蔓,靠近主干的枝條先結滿果實,成熟收果后,立即修剪至2—3節,從主枝基部再萌發的芽又可以形成新的結果枝。冬季最后一批果實收獲后,所有的結果枝從基部修剪。
百香果主要病害幼苗期猝倒病、花葉病、疫病、莖基腐病。防治方法:(1)要選擇凈土育苗,保持田間濕潤度,特別防止土壞過濕,遠離香蕉、各種瓜類和茄果類蔬菜,及時清除燒毀病洗、病葉。(2)藥物防治:選用0.5%波爾多液或40%乙磷鋁或58%一方瑞毒霉、抗枯靈1000倍液等。
4.百香果的種植管理要點。當對百香果進行種植管理時,要求管理及種植人員要嚴格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與安排。在百香果種植的過程當中,種植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種植項目進行合理的規劃及管理。首先,種植人員要對種植區域實施嚴格的篩選,保證種植區土地平整,不受污染,盡量選擇種植效果較好,坡度合理的地段進行種植,還要充分的考慮到排灌設施的布置,為種植項目的實施及升級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其次,在定值的過程當中,種植人員要對植株的種植環境進行系統管理,對比分析苗穴大小,并進行均勻填土,加入適量的農家肥及復合肥作為基肥.確保果苗生長質量。一般定值最佳時間在清明節前后,因為此時期,百香果會在溫度的升高和陽光刺激之下,長出新的根系和苗芽,此時定值利于百香果的快速生長。此外,在定值的時候,種植人員一定要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在保持百香果根系周圍土球不受影響而松散的前提下,將果苗整株挖出,避免根系受傷導致果苗死亡。果苗根系周圍的土球應當與穴土充分結合,且不易過深,直至泥土能夠完全覆蓋根本2至3cm即可。定值完成之后,要用腳輕踩泥土進行壓實,堆起30cm左右的土壟,避免其受到水淹影響,并用稻草對種苗根本位置進行包裹,再結合土壤的實際干濕情況,進行澆水處理,確保種苗根部能夠及時獲取充足的水分,提高種苗存活率。
二、百香果的采收與加工
春季種植的百香果,當年7月即可開花,9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后,每年4月開始開花,1年可開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獲4個多月。一般在落果前10天即果色變紫(紫種)或變黃(黃種)、變紅(紅種)且稍有香味時采收,但亦可在地下拾新鮮落果。百香果的種植業與加工業方興未艾,可加工成果脯、蜜餞等,極具發展潛力。百香果是當年種植當年結果,當年畝產800-1000公斤,正常年畝產2000公斤以上,年畝收入萬元以上,可連續收益十年左右,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亞熱帶水果。
三、結語
百香果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食用口感極佳,還具有十分可觀的市場經濟價值。百香果在我國種植市場上一直是深受歡迎的,要想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實現種植規模化和產業化,就要加強推廣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因此果農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候條件及土壤情況,制定合理的種植方案,選擇利于百香果生長的地理環境進行栽種,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準,增強技術操作能力,完善種植管理體系,落實病蟲害防治措施,從而確保百香果的高質、高產,實現項目種植收益。
參考文獻:
[1]楊瓊莊.百香果的高產栽培技術及應用實踐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8):138-138.
[2]吳秋行,陳媛.關于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技服務,2017(2).
[3]謝維漢.百香果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南方農業,2017(11).
[4]林德思.桂中地區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J].科技風, 2015(10):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