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瓊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我國的經濟和社會也借助這個趨勢得到了高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個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在自身的快速發展中管理企業的理念和方式都在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各個企業也正在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但是,目前部分公司內部會計部門的信息失真,公司作假現象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些明星公司突然倒閉的現象,雖然造成倒閉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核心原因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內部會計控制的不健全。本文從企業內部會計系統控制存在的問題出發,講述了會計控制框架建立的原則,以及目前大多數公司的會計控制框架的應用組成。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問題;原則;應用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從本質上來看就是整個內部控制框架的基石,它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以及貫徹、企業經營和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產生直接影響。目前的大多數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會計控制框架是整個內部控制的核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這樣,沒有一個良好的會計控制系統企業是很難順暢運轉的。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問題不是在于建立與否,而是控制環境當中的某些因素缺陷導致內部會計控制框架出現了問題。
(一)企業內部的控制意識不強
就目前的企業情況看來,有很大一部分的企業管理人員不重視建立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忽視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企業內部擁有巨額財產卻沒有意識到建立一個明確的內部控制制度,這就是企業完全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所在;還有的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認知就停留在紙質文件和制度上;還有的企業在中心上偏向于事后的內部控制和補救。
(二)公司內部的管理結構上存在缺失
我國目前企業發展的治理階段仍是處于初級階段,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股權集中在少數人手里,這就導致資本市場對經營者自身的管束能力十分有限。其次,董事會和經理成員的重疊程度非常高,難以發揮自身的監督和管理作用。
除此之外,人力資源部門的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執行人員的執行力度。但是,目前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都存在著任人唯親的現象,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獎懲機制,對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存在著漠視的現象。這就導致內部控制執行力度的缺失。
(三)企業內部企業文化的缺失
目前有的企業內部并不注重公司文化氛圍的培養,公司的文化氛圍從本質上來說就反映著公司內部的工作環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代表著員工對公司制度的認同。企業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公司自身的制度,有的公司制度完善,但是執行不到位,員工也沒有對其形成文化上的認同,這也是公司內部控制缺失的原因。
(四)風險管理的缺失
這一點主要就是存在于一些中小型公司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目標制定的時候,不從自身實際出發,過高制定目標。第二個就是對風險的預判能力不足,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不到,造成風險管理的失控。最后就是風險應對方案的制定,方案呆板且敷衍,根本不具有變化性。
(五)控制活動的監管缺失
這種控制實質上就是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流,在部門上體現的就是對各個部門的財政支付和收益進行收集和計算。在實行過程中往往出現了欺上瞞下,暗自回扣的情況。與此同時公司內部沒有制定或者沒有穩定執行管理制度,就造成了控制活動的失控。
二、企業內部構建會計控制框架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成本效益原則
架構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公司內部的工作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充分考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之比,對成本效益原則的判斷需要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
(二)制衡性原則
應當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要求企業完成某項工作必須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還要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職責的機構或人員具有良好的獨立性。
(三)適用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對某些不實用的制度及時進行修改。
(四)重點性原則
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并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從業務事項的性質和涉及金額兩方面來考慮及如何實行重點控制。
(五)全面性原則
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實現全過程、全員性控制,不存在內部控制空白點。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框架的構建措施
(一)改善企業內部的控制環境
鑒于上文所說的有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漏洞,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企業內部的控制意識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要全體員工的參與,所以企業需要在企業文化中加強對控制意識的培養,使得每個員工的頭腦中都有著內部控制這個意識,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遵守和管理。同時在管理中也要做到全力執行管理制度,從制度的層面上將內部控制意識進行培養。將文化的制度和潛移默化的思想培養結合到一起,以此來加強內部的控制意識。
2.改良公司的治理組織的構成
首先,就要改良公司董事會的組成結構,一方面,需要逐步減少占股比重,弱化股權的集中程度。其次,強化董事會的功能,這個功能上的強化主要還在于個人的能力和品德上。所以,就需要選拔品德良好、經營能力強大、極具創新能力的董事。同時,董事會應該對自己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讓制度以書面形式存在,定期進行修改和評價。
其次,人力資源部門也應該避免任人唯親的現象,同時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選拔人才的標準也需要進行細致的制定,對工作人員更需要進行定期考核,及時剔除不合格的員工,始終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二)做到風險管理的全面性
企業在任何時候都面臨著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各種風險的威脅,對于風險的各項評估和管理是企業提升內部控制效率以及效果的關鍵因素。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就是目標的制定,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從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要保證已經制定完成的目標和企業自身的風險偏好在一個方向上。在風險影響出現時,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因為風險也就意味著背后有著新一輪的商機。其次,在識別出企業面臨的風險之后,就需要對風險做出評估,把握其中蘊含的機遇,同時還要做出正確的反應,制定出多種應對風險的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做到風險管理的有效和彈性管理。
(三)良好控制活動的開展
控制活動是框架構成要素之一,這是管理層面的指示能夠得到完全實現的保證。內部控制活動的基本流程就是:在明確得到上級規定和闡述實現的目標之后,依已經制定好的計劃和程序開展工作,將實際得到的結果與目標結構進行比較,向上級管理部門提交分析結果,采取措施修改原來的計劃或者程序。會計是直接與公司的資金進行接觸,對于所有的資產支出和收入都需要與每個部門進行核對,查找出和原定計劃發生差異的原因,同時向上級進行匯報。這就對會計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會計所在的財務部門應該重視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也需要制定出一個完善并且嚴格執行的制度,保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以及控制活動的完美開展。
四、總結
目前我國部分公司內部的會計信息失真,本質上就是內部控制框架的缺失。建立并且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框架已經成為企業加強自身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從目前部分公司內部會計控制框架存在的問題出發,講述了架構內部會計控制框架的原則。并在文章后面詳細的提出了架構會計控制框架的措施,旨在希望可以對今后企業內部架構會計控制框架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肖芳芳.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河北大學,2016.
[2]謝璐瑤.軍工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優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3]安存紅,張雙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構建——基于《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8號——信息系統》[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 (21):5-6.
[4]王衛星.高等院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