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興
[提要] 本文從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存在的問題談起,就如何完善、強化和提高審計質量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10日
一、固定資產清理審計的內容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清理主要是對企業因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原因轉出的固定資產進行核算??梢灾苯臃从吵鲆粋€企業的真實經濟狀況,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和依據。固定資產清理的審計工作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清理過程中出現的違背職業道德甚至違法犯罪的行為而開展的。為進一步規范固定資產管理,確保被審計單位資產的安全,組織專人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安排審計單位進行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進行審計工作之前,要依照固定資產清理的審計目標做好審計準備工作。首先,要看看固定資產清理是不是存在、完整并正確,反映的內容。其次,確定清理工作是否有上級部門的授權。再檢查財務報表對固定資產清理的記錄正確與否。最后確定會計報表對清理的披露是否恰當。
審計目標確定后,要嚴格依照固定資產清理審計的實質性程序開展審計工作,并將審計重點放在:(1)審查企業對于待處置的固定資產,在進行清理時是否按照原價減累計折舊后的差額,借記了固定資產清理賬戶;(2)審查企業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記錄是否正確,借方有沒有詳細準確地記錄清理過程所產生的費用。要把固定資產的可收回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以及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計入了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貸方;(3)審查企業是否將固定資產清理后凈收益轉入了營業外收入賬戶,將清理后凈損失計入了營業外支出賬戶;(4)審查企業清理過程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二、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存在的問題
因注冊會計師的觀念意識與社會發展不同步,相關審計機構存在經費不足等因素,使得審計機關的監督無法有效的實施。企業在固定資產清理的審計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有審計機構經費不足、注冊會計師的意識觀念發展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等因素。
(一)未盡到應有的職業謹慎。職業謹慎即注冊會計師運用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根據相關條例開展審計。注冊會計師要盡到應有的職業謹慎,必須滿足以下幾點:首先,要有豐富的專業素養,具備專業技能;其次,因地制宜,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可能存在的特別風險加以分析和關注;最后,在審計的計劃和實施階段,對于異常情況也要特別的關注,采取措施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事先預防。我國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卻時常忽略對職業謹慎的關注。
(二)未執行針對性測試程序。為達到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真實狀況的目的,應該在被審計單位的系統內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系統,執行固定資產清理審計針對性的測試程序。然而,部分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欠缺,不能嚴格遵循審計質量的控制制度,審計程序的運用和實施不合理、不到位。
(三)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1、審計人員職業道德不高。職業道德是指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執行任務過程中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以及相關規則。而在審計工作中,審計職業道德則是其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它體現了審計人員的公德,同時也是規范審計活動,規范審計活動間成員關系的社會準則。實際審計活動中,有關審計工作者對審計職業道德重視性程度低、含義不明確,在金錢、權利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不能做到高標準要求自己。
在固定資產清理審計過程中,由于涉及諸多環節,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活動過程中,可能被美色魅惑、被金錢誘惑、被權勢折服,這些都體現在固定資產清理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職業道德不高,很容易放棄對職業準則的堅守,做出出具錯誤審計報告等損害企業、投資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利益的行為。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很難再在工作中做到客觀公正,出具的審計工作報告質量不可謂不堪憂。
2、審計人員業務素養不高。審計人員業務素養指的是審計人員應有的專業技術和理論素養在審計活動中的體現。由于實施一個好的審計工作所以決定審計質量好壞與否的核心點則在于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當前,國內不少審計人員的不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缺乏經驗支撐,導致在實際審計工作中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現實工作對高效、高質量的要求。如今的審計工作是復雜的、高難度、高強度的,而且財務造假的方式也越來越高明,這要求必須有高素質的審計人員來保障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完善固定資產清理審計
固定資產清理審計中,仍存在一些妨礙企業發展的問題。根據上述談及的審計問題,進一步地分析責任的承擔方是在于管理機關,還是制度的制定方,完善相關審計制度,確保有效地維護、利用被審計單位的固定資產?,F提出下面幾點建議,以期完善固定資產清理制度、保障被審計單位健康發展。
(一)對固定資產清理審計盡到應有的職業謹慎。固定資產在各行業企業、單位中重要性日益凸顯,所占企業比重處于上升狀態。開展固定資產清理,反映企業真實財務狀況十分必要,要注意加強固定資產清理審計。提高對審計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發掘和培養包括法律、財經等方面多層次多領域綜合型審計精英。確保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可以達到滿足工作要求的標準,保障審計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審計質量達標。審計人員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避免不法侵害。同時,相關會計準則的制定要從會計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并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地結合具體審計工作。
1、審計計劃階段。審計計劃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保障審計工作的有效進行,是審計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制定審計計劃時,一定要選擇熟悉被審計單位業務的審計人員,也可以選擇該領域專家協助工作。要嚴格按照了解業務活動、確定審計對策、制定審計計劃的流程辦事。
2、審計實施階段。在本階段,首先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同時要做好信息記錄,進行內控分析。測試時,要進行雙重測試,以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針對工作底稿的問題,要綜合考慮已經掌握的審計資料,將其進行編排和審查。
3、審計報告階段。審計人員要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承擔職責范圍內的審計責任。工作中若發現需要修改的事項,要盡職盡責地督促被審計單位修改。在審計報告階段,必須依照現有的審計準則,結合審計期間內獲得的審計證據,綜合判斷,出具審計意見。
固定資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是對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反應。在審計工作的各個階段,注冊會計師都要對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工作保持高度的職業謹慎。審計工作開展的首要步驟是對被審計單位和其經營環境進行深入了解,掌握該企業固定資產具有的風險性質、使用狀況等,同時還要注意企業的在建項目。結合具體實際,分析企業固定資產狀況。注冊會計師應對固定資產實施的相關內控作出評估,根據完善的程度,確定進一步審計的實施時間與范圍。
(二)執行針對性測試程序
1、創新審計技術與積極探索審計方法?,F代審計技術與審計方法的科學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因經濟蓬勃發展,審計活動工作量也逐步增多。同時,一系列審計準則的出臺,要求審計質量也必須達標。費用高、質量卻不高的傳統審計方法已無法滿足社會現實,創新與時俱進的現代審計技術迫在眉睫。
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因此,在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工作中要注意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為保證固定資產清理記錄完整、反映的內容正確以及在會計報表上有著恰當的披露,對清理過程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報告及報批手續予以綜合審計;第二,審計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以及清理過程中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時,要綜合考慮實際現狀;第三,確保時間審計范圍與計劃相一致;第四,審查財務審批手續是否準確且完整;第五,實行審計回訪制度。
科技發展速度加快,會計也逐漸趨于信息化。審計工作的開展和技能發展也需要同步提高。要加快審計信息化發展,將科學高效的人工智能引入到審計工作中。開發現代固定資產審計軟件,促進現代審計工作發展。
2、加強審計理念創新、工作創新。一是樹立起符合科學發展觀,創新審計理念。淘汰陳舊的審計理念,建立與時俱進的現代化審計理念。二是創新審計工作思路。把握好審計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更好地為經濟建設監督、服務。三是創新審計內容。要求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基礎上,完善審計工作各個環節的內容,加強審計監督,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
3、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審計工作的發展使得審計在不同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大,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也在不斷增加,這就給進行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加之審計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水平要求極高的行業,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對審計工作的影響程度極大。針對固定資產清理審計中存在的問題,應該重視并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在當下,固定資產在企業里的比重正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清理審計工作的開展必須得到重視??茖W合理而又嚴明的清理制度仍有待完善,固定資產清理活動中仍然有許多現實問題存在,審計活動的開展必然面臨諸多挑戰。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單位只有認清固定資產清理審計現狀,在此基礎上完善制度并進行有效協調,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焦學芹,張占博.高校固定資產審計初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6).
[2]劉昊默.醫院固定資產清理核對工作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7(1).
[3]李兆龍.淺談固定資產審計[J].科技與企業,2015(7).
[4]李文.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問題思考[J].財會通訊,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