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魯
摘 要: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對綠色農機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綠色農機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本研究中結合當前階段我國綠色農機發展實際情況,具體分析綠色農機發展的趨勢問題,希望能夠對未來綠色農機技術提升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綠色農機;能源消耗;廢物利用;低碳
綠色農業不斷發展,促使我國農業生態化可持續性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2017年開始,“縮范圍、控定額、促敞開”的工作原則被持續推進,促使我國農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調整。為更好更快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綠色發展目標,各地區都在全力以赴,不斷深化綠色農機發展問題。
一、綠色農機發展政策優勢
依據《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內容,我國不再設置有關在農機總動力方面的相關指標,通過綜合考量應當更加注重用好存量為前提,不斷調整結構,為此,需積極促進綠色農機發展,不斷提升綠色農機使用效率。
綠色農機的使用應當堅持適度、高效原則。除了關注總量增長,也應當加強對質量的把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愿意上轉變國民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社會發展水平。財政部以及農業部因此提出《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建議增量資金的側重應當是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友好型方向,以此才能夠更好促進農業結構實現大的調整,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積極轉變,實現綠色生態作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導向。
地區農機發展規劃之中所倡導的“一空兩減三基本”原則中,鼓勵使用節肥、節水類型設備,還需進一步推進農機深松整地等農機的利用。為此,應當不斷探索構建農機報廢機制,進一步加強針對農機設備的回收與報廢辦法,提高監管力度,積極探索對農機報廢條件下的經濟補償策略,分析如何才能夠更好綠色農機獲得良好適應性。大力發展綠色農機化服務,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節地節水、資源化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需要。
二、綠色農機推廣的制約性因素
1.老舊設備碳排放
我國屬于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耕地面積少,環境污染嚴重。面對資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的壓力,充分發揮綠色農機將對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大量老舊設備的使用,造成能源消耗,且會對環境產生破壞性影響。農機具在使用中如果存在不當,也會造成機械磨損嚴重,直接影響農機作業安全性。
2.農機更新報廢機制不健全
我國針對老舊設備等的報廢機制并不健全。設備陳舊或者能源消耗較為嚴重的問題十分普遍,而更換農機資金消耗巨大,成本回收周期相對更長,因此,農戶往往會選擇繼續使用老舊設備。如今有關農機設備更新報廢機制存在欠缺,補貼政策并不明確,造成綠色農機更新問題較為突出。
三、綠色農機發展的趨勢
1.優化植保機械化技術
植保機技術推廣中,需不斷探索具有高地隙自走式能力的技術。開發航空施藥,進一步發展利用無人植保機技術,改善農業防治水平,真正意義上達到減量控害以及精準施藥的目的。積極引導更多形式的植保設備與技術。不斷推廣機械植保機的研發,提高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劑等的使用力度。同時,也需要結合噴灌滴灌等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保護性耕作技術
在開展綠色農機研究過程中還應當提高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通過對農機使用補貼,調整農業生產的技術路線。一方面,實現技術集成,重點針對秸稈還田以及小麥機條播等相關技術的應用,提高農機農藝彼此的融合;另一方面,還應當依據季節使用機械設備。形成完整的技術路線并進行推廣。最后,推廣秸稈離田機械化操作,優化秸稈利用效率。
3.推廣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
借助于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開發家禽家畜糞便處理工藝,針對生物質基料等進行充分回收利用,從而提高農業資源的廢物利用。通過此方式可以達到對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真正提高農村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
4.低碳農機技術發展
建設示范園區,通過召開農機推廣大會以及相關推廣宣傳方式,鼓勵和引導從事農業生產者可以利用技術成熟與具有良好適應性的農機。利用國家對農機購置相關鼓勵性政策與補貼,引導農民購置具有高效率且能耗低的機械,采取復式作業方式,達到提高農機作業效率的最終效果。
5.加強農機技術培訓
充分結合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操作,鼓勵培養具有新時代特征的職業性農民。通過技術培訓,造就具有高素質特征的全新職業性農民,實現農機技術人員的職業化為方向,建立專業性、系統性的培訓,真正建立起新型農機人才隊伍。針對農機技術人才進行培訓,不斷優化操作水平,降低操作失誤率,不斷實現節能降耗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認為綠色農機對我國農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且認為未來綠色農機發展應當主要側重技術方面:提高植保機械化技術水平,加強保護性耕作技術以及農業廢棄物無害化技術處理,另外還會加強對低碳農機技術推廣,同時還會針對農民方面開展技術培訓。目的是為了能令綠色農機得到有效推廣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英.加強農機推廣體系建設 促進綠色農業健康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8,38(22):92.
[2]段晉會.耕耘在綠色的田野上——稷山縣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紀實[J].當代農機,2018(09):49-51.
[3]馬云.埇橋區農機化供給側改革注入“綠色+”元素[J].農機質量與監督,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