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要】我國目前的幼兒園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是女教師,而部分女教師由于性格上的原因,特別容易帶來“抱怨”“消極”“妒忌”“攀比”等負能量。作者認真思考了女教師隊伍團隊性管理的本質,關注這個問題,為構建更為和諧、更具發展性的幼兒園女教師團隊而努力。
【關鍵詞】幼兒教師;團隊管理;凝聚力
我園是一所地處城郊接合部的鄉鎮中心幼兒園,與鄉鎮公辦中小學相比,一直存在著更多的管理難題:在編教師少,非在編教師待遇低,教師流動性大,還有一些在合同期滿之后存在職位動搖的危機等。這些都制約了幼兒園的發展。幼兒園在留住優秀教師的過程中,提高教師待遇是一個方面,但作為教師這個高素質行業來講,一支凝聚力強的團隊、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一個好的園風園貌應當是更重要的“留人留心”之舉。那么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增強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凝聚力呢?這個龐大的隊伍中到底有多少我們還沒有挖掘清楚的問題呢?下面筆者就來談談我們的所思所做。
一、建立多元管理視點,挖掘教師內心所需
幼兒園的工作瑣碎而繁雜,幼兒園管理者有太多的事務需要去處理,但是無論大小雜事何其多,都不能成為放松團隊管理的借口。在工作時間的任何間隙里,觀察教師,與其溝通,是園長崗位的首要職責。有些園長經常對團隊管理的細節忽略不計,認為教師看到自己忙碌的身影后會自覺地效仿,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其實不然,教師沒有義務必須了解園長在干些什么,也不清楚你做這些事情的出發點是什么,更不會全都自愿地體諒你那看似“悠閑”的工作——電話機旁的侃侃而談、辦公桌前的奮筆疾書……所以你在犧牲了一切時間做外聯、和外界做溝通之后,等你再回過頭來,很多教師的距離已經和你隔了遙遠的一整個世紀,到那時,這個集體軀殼中剩下的就只是一些零散的力量,大勢已去。所以,處理好團隊關系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個工作的前提是要清楚地了解團隊中每個成員的特點。“機會永遠只留給準備好的人”,管理亦是如此。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摸清楚每位教師性格的特點,基本掌握每個成員內心的所需,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溝通之后,我們對這個教師團隊的認識漸漸清晰明了起來,每個教師都是凡人,有其優點和缺點,作者管理者,要更加關注的是她的優點,忽略甚至不計她的缺點。例如,在我們幼兒園中,每個教師的特長都不一樣,有的教師專業技能出色,把幼兒活動組織得有聲有色;有的教師態度謙和,家長滿意度高;有的教師穩重,遇事沉著冷靜,班級常規管理有條不紊;有的教師教科研能力強;等等。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所以我們不必要求所有的教師都走管理者所設想的路子。在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路上,如何引領不同特長的教師實現專業成長,是我們重點學習、研究的方向。
二、構建立體式學習模式,提升團隊成員綜合水平
我園在編教師少、代課教師多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師進行不同層次的培養,這樣才能促進我們團隊整體水平的提高。團隊中個人的能力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當然這個能力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專業技能,還包括教師為人處世的態度與技巧、與他人的合作狀態、心態調整力度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師在有效引領下會逐漸達到團隊提出的要求,那如何創造有效管理,提高教師群體素質呢?學習是關鍵,這里的“學習”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教師學歷進修、網絡培訓、外出觀摩等傳統學習方式,而是指以教師發展網絡為基準,為每個教師量身定做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方式必然是互動的,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立體化方式,讓每個教師既能體會到自己的優點被園領導關注的自豪感,又能享受到自己不足而得到自然提升的成功感。
三、“引領、放權、合作”——多途徑活動開展,激發團隊無限潛能
當團隊中每個成員的發展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團隊協作、凝聚力打造也緊隨其間。從上至下、有張有弛的管理方式可以讓每個團隊成員既感受到團隊的力量,也能體會到自己對團隊成長的重要性。接下來就從三方面具體談談我們的做法。
(一)園長跟進,細節追蹤,把握大局
現在流行于管理領域的熱門話語是“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對此,很多對于管理本質思考不多的管理者就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民主管理可以簡單理解成放手管理,培養人才就是要給人才機會和空間嘛!其實把什么機會給什么人,怎么在合適的時機給這個機會,如何通過機會觀察人才成長的變化,如何使團隊發展按預定的方向前進,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園長在幼兒園團隊發展、凝聚力提升的過程中的作用是最大的,她既是領航者,也是掌舵者;既是前鋒,也是后衛。團隊力量的創造者是園長,團隊工作的審核者是園長,團隊活動的反思者也是園長。所有的管理舉措源頭都出于此處,所以在團隊發展中的園長職責是無比厚重的。
(二)合理放權,提高自主,大膽創新
我們幼兒園的教師隊伍雖然不算龐大,但是兩個園區加在一起也是一個大團體了,如果每次活動都是集體進行,可能會存在一些時間和時機上的局限性。所以我們思考著從兩條主線著手——“家長活動”和“幼兒活動”,建立了由中層干部領導的團隊負責制,更直接地挖掘了團隊中的中堅力量,給予她們更多鍛煉的機會,也讓這樣的團隊活動更加“接地氣”,讓老師們能更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設立這些小組活動的前提是園長懂得放手、放權。如果園長是個事無巨細、大事小事都親力親為的“老媽子”的話,容易挫傷中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反正什么事最終都要你決定的,那還要我們這些所謂的小組負責人干嘛呢?”所以,我們把這兩條主線活動的策劃、管理等系列的“權力”都交給中層干部,由她們去具體落實,園長在必需的情況下進行指導,如果有些小問題不足以影響活動的整體質量,就不加以干涉,把活動的主持大局真正交給小組。
團隊是什么?是很多人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共同體。團隊還是什么?是讓每個人為之奮斗的精神力量。“一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團隊的必要組成,團隊中每個向著集體的心是團隊發展壯大的鋼架。我們的團隊需要正確的管理和有效的疏導,我們的團隊需要無數個信心和耐心去共同壘筑,今天我們的團隊正在“搔首弄姿”,明日我們這條巨龍必定能“一躍上青天,一騰奔萬里”!
【參考文獻】
[1]汪丞,郭躍進,伍香平.新形勢下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14(02):27-32.
[2]張紅梅.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新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1):123-124.
[3]宋武,徐宇,張璐琳.適于幼兒園新教師專業成長的園本教研方式[J].學前教育研究,2014(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