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娜
【摘要】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培養已成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為了孩子們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們應該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話題進行研究,在教學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們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全能型人才做出重要的貢獻。文章從美術教育及創新能力的內涵出發,就創新能力培養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教學意義和如何改善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希望對小學美術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教學依據。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創新能力;培養分析
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提出,使得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小學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的萌芽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和能力培養很重要,教育者們務必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美術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內涵
1.美術教育的概念
美術常被人們稱為一種藝術,也稱為空間藝術、視覺藝術,抑或是造型藝術,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將物質材料賦予一定的藝術語言,在一定范圍內塑造出來的作品,作品中包含著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升華。美術學科作為基礎教育學科,主要是為了在滿足人們社會生活的前提下,為在延續美術知識及有關素養的同時,更好地滿足人們經濟及精神文化的各種不同需求。故美術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和培養學生的視覺藝術效果,促進他們的藝術表達和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
2.創新能力的基本內涵
創新能力是一種品質,它是人們在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順利完成一件事情時從中重新創造新事物活動的一種表現。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該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作為重點話題進行深入探究,小學美術教學課程的開展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學生創新能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重視及重點培養的教育意義
1.教育的趨勢,素質教育所必需
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實行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在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前提下,很好地實現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及人文素養。小學美術教育是當前九年義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有效達到素質教育目標強有力的措施,通過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采用形式不一,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有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藝術人才的培養必須要有相應的素質及素養,創新能力、想象力、觀察力與藝術天賦是藝人必需的品質。所以,在小學階段開設的美術課程中,教師們不但要按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還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下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發揮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完成良好的藝術作品。
三、小學美術教育中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路徑和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思考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滿自信,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仔細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問題及想法,不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不是有一定的意義,作為老師應該不帶任何偏見認真地對待,給出他們合理的解釋,運用合理的方法指出他們的錯誤及缺點,并及時地給出良好的建議。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掌握回答問題的方式方法,進一步促進他們的認知、分析及解決觸手可及的問題的綜合能力。
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教材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學習的方向與內容,教師應在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內,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給出合適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接受與理解知識。所以,在擁有了合適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們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不能強硬地讓學生接受新鮮的美術知識,首先應該從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考慮,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如在剪紙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在不受任何暗示的情況下,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自行創造不同的作品。當遇到學生無從下手的情況時,教師要切記不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反之,都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美好的花的作品的制作過程,通過動畫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及興趣,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3.深入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人人皆知,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教育創新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完成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深入學生內部,仔細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增強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真正的置身于學生所在的課堂中,而不是單純地為了授課而授課,在給學生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另外,教師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創新探究性的教學模式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吸取成功的教學經驗,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比如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等,多采用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大腦去思考問題,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剖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提升了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為了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借鑒成功的教學案例,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民族的進步和國家的興旺離不開創新和發展。小學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的萌芽時期也是最重要的時期,教育者們務必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重視小學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遵循學生性格特點的前提下,運用高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拓大腦,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而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邵秋虹.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學心得,2016.
[2] 鄭賢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藝術科技,2013(01):234.
[3] 苗修琪.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研視點,2017(12):21.
[4] 趙希.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6(22):168.
[5] 張宏明.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J].教學研究,2016(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