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 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與進步,帶動了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崛起,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傳統產業銀行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鑒于此,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視客戶體驗,提升服務水平、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合作共贏、利用大數據,培育互聯網基因、加快轉變經營方式等解決對策,供以借鑒。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傳統商業銀行 影響
引 言
科學技術的日益完善,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逐漸加深,在金融行業之中,互聯網和金融巧妙結合衍生出了互聯網金融這一產物。針對這一新興產物來說,以其特殊的運作形式對我國傳統銀行等相關機構的經營形式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顯然,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展開論述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 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1.1加速商業銀行不斷變革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挑戰。基于這種背景下,人們逐漸將目光放在了不受空間約束的金融服務模式的上面。互聯網金融屬于一種開放式的網絡平臺,其憑借著自身收集并處理交易數據信息的可靠性、網絡支付的便捷性等諸多優點引起了金融領域的變革,它打破了原來的交易形式,創新了原來的金融服務模式,繼而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依據相關數據現實,消費者將資金存入支付寶中的金額遠遠大于商業銀行現有的短期客戶存款。除此之外,當前比較盛行的余額寶更是對普通銀行的短期定期存款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這種狀況下,商業銀行只有對傳統經營模式進行適當的革新,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才能使得僵化的業務流程不斷完善。
1.2搶占商業銀行傳統業務
互聯網金融腳步的日益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因為第三方支付和信貸服務等相關模式的大量涌出,及其余額寶、活期寶等理財產品的應運而生,商業銀行在以往信貸業務及其中間業務方面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基于互聯網支付模式的背景下,會對商業銀行的存款額度帶來較大的影響,致使其儲蓄存款分流。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消費者利用第三方平臺辦理相關業務會因它的延緩支付作用短暫滯留,這樣就會致使商業銀行儲蓄存款被分流。不僅如此,它們所提供的理財產品更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是因為預期收益比較高,這樣就會導致在銀行的定期存款逐漸減少,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
1.3影響商業銀行金融中介地位
站在融資的立場來看,資金供求雙方所面臨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不能打破空間和時間的約束,快速找到最為適宜的交易對手,所以在以往的金融模式當中,商業銀行往往扮演著中介的角色,從中得到相應的經濟效益。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完善,資金供求雙方借助于相關平臺就能完成交易,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約束,繼而對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互聯網技術依靠自身獨有的優勢打破了商業銀行獨占資金的局面,并在此基礎上互聯網金融在各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日益完善,長此以往下去就會致使商業銀行在相關業務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尤其是隨著余額寶、活期寶等相關理財產品的應運而生,在無形當中致使金融業務面臨脫產危機,同時也致使商業銀行逐漸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和優勢。通常情況下,傳統商業銀行往往依賴于資金供求雙方在進行債權債務補償期間,因為空間上的約束來扮演中介的角色,然而互聯網技術的日益完善,打破了這種約束,所以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角色弱化的情況。
2 傳統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有效對策
2.1重視客戶體驗,提升服務水平
通常情況下,傳統商業銀行服務的重點往往側重于國有企業、資產信譽高的大公司、大客戶,以往所制定出來的金融營銷戰略部署、優惠政策等通常都是針對以上群體來說的。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年輕消費群體如涌而至,如80后、90后乃至00后已然成為互聯網金融重要的消費群體,這個時候商業銀行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思路與方針,對這一客戶群體引起必要的重視,并在此基礎上深度剖析這一群體的消費取向以及價值觀念,繼而主動開發與之相匹配的金融產品以及服務,適當減少客戶消費與投資的難度系數,簡化交易手續。不僅如此,傳統商業銀行除了要服務好原有客戶以外,還應當將目光放在中小企業客戶的挖掘上面,在我國法律允許的基礎上為其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盡可能降低門檻、優化交易步驟,積極探索穩定和擴寬客戶范圍的途徑。
2.2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互利共贏
站在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立場來講,其在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客戶信息,同時對所有客戶進行深層次的剖析與挖掘,獲得與之相匹配的信用評價,將客戶可能的財務風險以及違約風險降到最低。而就傳統商業銀行而言,其與當前比較流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比有著更加豐富的客戶資源以及更健全的風險防控機制。但是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已經打破了以往的經營模式,同時也刷新了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認識。這個時候傳統商業銀行只有緊跟時代的腳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應當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網絡金融平臺的研發當中,主動開發自己的網絡金融產品;從另一方面來講,一定要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主動借鑒其新思維、新技術,努力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繼而實現互利共贏的效果。
2.3利用大數據,培育互聯網基因
基于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因為商業銀行客戶資源趨于多樣化,所以其在客戶信息來源方面具備突出的優點,怎樣科學合理的使用數據信息資源,是當前商業銀行值得深思的課題。站在商業銀行的立場來講,其應當充分參考電商新思維,在具備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主動培育互聯網基因。就數據信息處理而言,商業銀行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巧妙融合相關數據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對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以實現精準營銷、高質量服務的效果,繼而為其順利轉型提供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持。除此之外,商業銀行不但要對各部門是否實現信息共享引起必要的重視,而且還要加大多維數據研究的力度,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研究客戶的收入、滿意度等相關要素來強化自身的綜合實力。
2.4加快轉變經營方式
如果想要從容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那么傳統商業銀行一定要進行戰略變革。第一,傳統商業銀行在面對支付、理財等相關平臺時,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影響所致使的銀行支付結算、代理保險基金等手續費降低的問題,及其銀行活期存款與理財資金被分流等問題時,這個時候需要從整個銀行的業務狀況上進行防范,所以商業銀行一定要將原來的柜臺營銷模式加以轉變,主動構建新型的支付平臺,通過優化與完善銀行IT系統來增強客戶的滿意度,以此來博得年輕群體的眼球。不僅如此,商業銀行也應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點來提高運作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客戶選購理財產品的難度系數,以此來強化自身的綜合實力。第二,商業銀行除了要將自身的經營形式、管理理念等方面考慮在內以外,還應當從銀行營業網點規劃業務、業務操作形式等方面加以轉變,將業務范圍加以拓寬、主動開展新的客戶。第三,商業銀行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對小規模的企業融資渠道加以完善與優化,充分利用業務電子網絡化、服務方式人性化等一系列措施改革業務流程,妥善處理這類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的是為了降低因存貸利差縮小、儲蓄紅利消失而對商業銀行業務收入帶來的不利影響。
結 語
綜上所述,傳統商業銀行在和互聯網金融股企業的激烈競爭中盡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一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基于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行業不斷創新和發展所形成的鲇魚效應影響到了傳統商業銀行業,迫使銀行邁入到了革新的道路,而傳統商業銀行也緊跟時代的腳步,推動傳統金融業務的多樣化、網絡化。由此可見,這一革新不但大大增強了商業管理的有效性,而且還能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學達.試論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9(06):188-190.
[2] 郭強,孔令芳,劉筱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啟示[J].經濟師,2019(02):110-112.
[3] 張孝君.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8,28(06):105-107.
[4] 張秋,朱翠華.傳統商業銀行的互聯網化轉型研究[J].財會月刊,2018(21):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