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
近年來,少數民族學生對國語的學習進入了一個高潮時期。但是,有人提出,少數民族學生在運用國語寫作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能力相對欠缺,這些基本上是由于教學過程中對寫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的。因此,在當下的少數民族國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做到“先說后寫,循綱作文”。本文分析了當前對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國語寫作能力的策略,以達到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水平的目標。
最近幾年,在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語教學方面,越來越重視對語言技能和綜合交際能力的培養,這雖然對于提高國語教學質量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眾所周知,國語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正是由于過分重視聽和讀的能力,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使得國語教學質量得不到全面的提升,也不利于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水平。因此,這就要求在當下對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下面將提出一些科學有效的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國語寫作能力的策略。
1.1 對于寫作課堂上語言的輸入重視程度不夠,寫作缺乏其他訓練作為支撐。
寫作是輸出語言的重要途徑,要想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必須重視精讀、閱讀、聽力等課程的語言輸入,為寫作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但是當前的國語寫作教學往往將聽、說、讀、寫分割開來,忽略了四者之間的聯系,把寫作僅僅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專項訓練,這種教學方式是重視語言的輸出而忽略語言的輸入的表現,對于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1.2 側重于講解理論知識,缺乏寫作訓練。
寫作作為一種技能,不但要回答“是什么”這個問題,而且要回答“如何做”這個問題。在當下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還是依賴于傳統的教學觀念,過分重視對于題材和寫作知識的教學,在語言方面,對于詞匯也是單獨的講解,并沒有將它們放在文章中去分析講解。據相關數據顯示,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國語寫作能力,絕不能僅僅依靠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因為這樣的寫作教學枯燥無味,完全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學生望而生畏。
國語寫作教學是一項獨立的課程,對受教育者的國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這些受教育者通過一段時間對國語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國語基礎,從而為國語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2.1 對于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國語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說”和“寫”方面表現出不一樣的水平,有的學生寫的很好,但卻說不出來;有的學生說的很好,但卻寫不出來,或者說在口頭上能“出口成章”,在書面上卻“文不達意”;學生受自身寫作能力的局限,難以將“寫”順利的進行。
2.2 有利于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經驗,我們發現,在當前國語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少數民族學生對于國語的使用并不是很熟練,在運用國語寫作時還要利用自己的母語將思維進行轉換,因此母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書面表達。在國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更科學的運用國語思維,理解本民族母語與國語之間的區別,逐步習慣國語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
2.3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水平的提升有推動作用
少數民族學生先從字、詞等基礎知識開始積累,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利用對一些范文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知識量,從而使自己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不斷地練習寫作有利于發現自己在書寫和運用語法方面的缺陷,通過科學合理的練習和訓練,推動少數民族學生國語水平的提高。
3.1 鼓勵學生經常朗讀和背誦課文
通常來說,學生可以把課文作為寫作參考的范文。學生通過對課文多次的朗讀和背誦,自然能夠掌握一些常用的語句和用法,同時能夠深入學習作文的格式,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3.2 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并做讀書筆記
學生要想擁有堅實的詞匯和知識基礎,僅僅憑課文的閱讀是做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鼓勵學生選擇一些有用的課外書籍去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將那些有意義的以及對自己有啟發的詞句記錄下來,讀完整本書后整理歸納自己的想法然后寫讀書筆記,從而使學生國語的詞匯量得到豐富。
3.3 引導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并且思考周圍的事物
作文就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不同的事,但是,很多學生發現不了。所以說,并不是沒有素材可用,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幫助學生去發現素材。學生也要對眼睛看到的對象進行思考分析,從而將自己的真實感覺記錄下來。
3.4 對學生國語各方面的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訓練
在國語教學和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一不可,相互聯系。所以說,對于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必須嚴格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展開科學有效的綜合性訓練。
3.5 在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循序漸進,采用多種方法
學生寫作達到高水平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需要日積月累,逐步提高,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訓練。
3.6 在寫作技巧上,學生的提綱要主次分明
學生在開始作文之前,要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寫一個大概步驟,然后按照步驟一步一步進行。同時在寫作時要詳略得當,開篇十分重要,一定要能吸引讀者的眼球,要突出重點,結尾要詞約意豐。
總而言之,教師在國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國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而且要清楚,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項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國語寫作練習時,要不斷地激勵學生,批改作文時要給學生留有余地,不要一桿子全部打死,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寫作抱有希望。這樣做才能夠引起學生運用國語寫作的興趣,從而進一步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國語教師觀念的轉變對于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面對新教材時要展現出嶄新的面貌。現在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在聽、說以及詞匯等方面基本上沒有問題,國語教師主要是要提高他們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國語教師要注重對課文的朗讀和講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不但要結合實際而且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這些學生在國語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上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從而解決了少數民族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作者單位:阿克蘇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