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及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深入人心,很多新型的教學方法隨之出現,經過多年來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證明,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筆者還發現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大大促進開放式教學方法的推廣,提高開放式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鑒于此,筆者就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通過本文簡談之。
【關鍵詞】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開放式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指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自主性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主動探索的機會 ,從而達到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 可以說開放式教學方法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關注人發展的教學理念。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開放式教學方法主要是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自我發展和提升的空間,實現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思維能力。
2.開放式課堂教學將初中語文中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了緊密結合,既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3.開放式課堂教學注重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針對一個討論議題,學生們各抒己見,耐心傾聽,既能從更深的層次中理解議題,還能在傾聽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4.開放式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會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因材施教,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開放式教學課堂對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開放式的課堂還需要開放式的教學媒體來輔助,才能充分發揮出其他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獨特作用。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正符合了開放式課堂教學的需要,并表現出了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設教育環境,開展開放式中學語文教學,旨在創設開放的信息資源、開放的信息環境,讓中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得到鍛煉,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并且把語文素養的提高訓練向課外、家庭延伸,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的需要。
那么我們要如何將多媒體融入初中語文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融合,來促進開放式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在備課環節,運用多媒體,開放式備課
傳統的備課環節通常都是由教師一個人完成的,教師將教學目標、基本的教學思路及具體的教學環節都一一羅列在教案之中,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對知識點理解與認知的差異性,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提前將教學內容的教案進行公布,使學生們可以提前知道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和基本思路,然后進行有針對性預習,并將預習的結果有效地反饋給教師,教師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整理,將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點從原來的教案中刪除,將大部分學生都不太明白的知識點加大講解力度,對教案中舉的實例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調整。這種根據學生反饋適當調整教案的做法不僅合理安排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因此豐富的網絡資源是進行開放式課堂的前提,師生通過在網絡資源的環境中進行課前交流,不僅使教師能清楚地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還將課堂教案的設計主動權下放給了學生,激發了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二、多形式開放的課堂教學
經過了前一步的課前師生網絡交流,教師已將課堂教學教案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師根據調整后的教案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可以借助其他多種的師生互動方式。如調整后的教案中如果有一兩個學生們都不太明白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針對這些知識點,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雖然這些知識點都是學生不太明白的,但是肯定也會有自己的認識,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的同時也能吸收到其他學生思想的精華,從而完善自己對這一知識點的認識,達到深化理解知識點的目的,所謂“理不辯不明”就是這個道理了。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起到指導的作用,適當的引導與點撥會使學生茅塞頓開。而對于學生們一直爭論不休,無法得出定論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先賣個關子,留給學生在課下繼續搜集資料進行分析。
另外,對于課堂中的重點、難點部分,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或微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講解。由于這些知識點非常有針對性,所以學生都集中全部的注意力進行學習,實現了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三、開放式的課外教學任務
課堂教學結束后,并不代表開放式的課堂結束了,開放式的課堂是有延展性的,教師可以將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下繼續搜集資料,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將課堂上的小組討論繼續下去,直至問題充分解決。另外在布置學生作業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因材施教,在微信或校園網上為不同 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從而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達到鞏固、深化的目的。
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中開展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對數字化資源和數字化學習方式進行了有機整合,既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范圍,也實現了開放式與互動化的課堂教學。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還發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1.在開放式課堂教學中,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更加高了,不僅要求教師在語文方面有深厚的造詣,還需要對計算機技術、多媒體課件、微課的制作等都能得心應手,因此需要教師不斷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
2.在開展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通過對學生討論話題的引導來保證交流的針對性,避免學生討論方向偏離教學內容。
3.教師在課堂上應用開放式教學方法時,要注意互動方式的多樣性,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教學媒體之間的互動進行交叉應用,這樣才不會使學生感到乏味。
四、結語
總之,將多媒體融合到開放式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巨大作用,同時在開放式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參與、交流探索、動手、動腦的機會,實現了開放式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朱聯.論多媒體技術促進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8(25).
[2]崔貴林.論多媒體技術促進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方法[J].信息記錄材料,2018(3).
作者簡介:郭宗清,1966年生,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育。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