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諾
摘要:影視字幕翻譯不僅影響著人們對影視欣賞的理解和享受,而且對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美劇《摩登家庭》的字幕翻譯為實例,論述分析由尤金·奈達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如何應用于影視字幕翻譯過程,以達到語言,形式及文化多方面對等的效果,從而使譯文觀眾真正收獲與源語言觀眾對等的藝術享受。
關鍵詞:功能對等 ? 字幕翻譯 ? 摩登家庭
近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頻繁,大量優秀的英美影視作品被引進中國,國內觀眾對于海外影視作品字幕翻譯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影視字幕翻譯的準確達意便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網絡的普及,翻譯影視受眾遠遠大于翻譯文學作品的受眾,但翻譯界對影視字幕翻譯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對文學翻譯的重視,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1]。本文結合影視字幕翻譯的特點,以經典美劇《摩登家庭》為例,分析了功能對等理論在影視字幕翻譯實踐中的運用。
一、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概述
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由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提出。他認為翻譯是一個完整的交際過程,且支持從讀者的角度看待問題[2]。“功能”二字可被理解為語言交際所行駛的功能,比如表達、信息、人際、祈使等等。由此可見,所謂功能對等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逐字逐句的刻板對等,而是追求譯文的整體效果對等[3]。而“對等”則指:1.詞匯對等;2.句法對等;3.篇章對等;4.文體對等。奈達認為過度拘泥于原文語言結構并無意義,相反,他更重視原文的內涵與神韻,他認為譯文在任何語言結構中都應充分展示原文旨意。
功能對等理論同樣十分重視讀者的感受,柰達提出,譯語讀者在欣賞譯文本時的反應要與原文讀者在欣賞原文時的反應基本相同[4]。而影視作品同樣追求觀眾對作品的感悟與欣賞,優秀的影視字幕翻譯旨在使譯語觀眾得到與源語觀眾相同的理解與享受。這恰好符合功能對等理論的原則,因此在影視字幕翻譯中應用功能對等理論是合理且必要的。
二、影視字幕翻譯特點
影視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翻譯形式,是在劇情發展及信息傳遞過程中,把口語形式的源語言以譯入語的文字形式呈現給觀眾。不同于小說、散文等文學翻譯,影視字幕翻譯應與影視畫面、聲音同步,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時效性,有其獨特的翻譯特點。
(一)口語化
由于影視劇的受眾群體多種多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求對話語言更貼近口語化,從而符合更多人的語言特點與接受程度。影視作品的字幕普遍表現在人物間對話,有利于觀眾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情節的發展和內容的理解,選用口語化的翻譯方式既要貼合原作,也要適合接受觀眾的語言習慣。
(二)綜合性
字幕翻譯對觀眾感受劇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要求譯者對兩種語言合理轉換的同時也要保留源語言的文化特色,字幕要和影視動作、畫面同步,要求字幕翻譯具有極高的綜合性能,傳達影視作品的綜合信息,從而讓觀眾準確理解影片表達的意義,真正享受海外影視作品魅力。
(三)瞬時性
字幕在影視中的停留時間十分短暫,這便要求譯文字幕數量應該適中即可,應言簡意賅的傳達所有包含信息,使觀眾用最短的時間解讀出字幕涵義。若字幕翻譯內容過長,語言拗口,會讓觀眾感到困惑,從而影響到觀影效果。
(四)空間局限性
字幕出現在屏幕或電視熒幕下方,譯文在熒幕所占空間極其有限。這些空間上的限制性要求譯者要在限定的時間和空間內使人物的語言表達生動準確,因此字幕翻譯應精煉扼要,簡潔明了。否則不僅破壞熒幕效果,也會影響觀眾對作品內容的理解。
三、功能對等理論在《摩登家庭》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摩登家庭》作為美國知名情景喜劇之一,生動的展現了一個由三組性格文化各異的小家庭組成的家庭大融合的溫馨故事集。本文結合影視字幕的翻譯特點,從詞匯,句法及文體的角度出發,探討功能對等理論在影視字幕翻譯中的實際應用。
(一)影視字幕的瞬時性要求譯者實現詞匯對等
詞匯對等并不是片面指代字面意義完全相等的詞匯,而是指在翻譯過程中找到與源語言文化涵義相同的譯語詞匯,從而使譯語觀眾在短時間內收獲與源語觀眾同等的欣賞效果。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選取最恰當的用詞,及時表達源語言涵義。以下文對話為例。
這一幕發生在家庭主婦Claire家中,當她發現二女兒Alex似乎與班上男生有曖昧情愫時,Claire希望大女兒Haley能夠代替她找二女兒談談,以免Alex被壞人打主意。而Haley認為媽媽太過緊張,于是說: OK, mom. Stop watching “Dateline”.該句被譯為:“得了吧老媽,別再看今日說法了。”這句話的翻譯難點在于單詞Dateline。
Dateline實際是美國一家新聞電視節目,與其他新聞節目一樣,Dateline播報調查性新聞、真實犯罪以及人文故事。若是根據其本意翻譯,將Dateline譯為NBC日界線,國內大量沒有看過該檔節目的觀眾看到這句話時定會一頭霧水。又或是將其譯為“日界線(美國新聞節目,主要播報真實犯罪等社會新聞)”,這樣的譯文雖然完整保持了源語言的文化含義,但字幕瞬時性特征無法保證觀眾在有限時間內理解詞語含義及其隱藏的幽默效果。
因此譯者在此處將Dateline譯作“今日說法”,含義立刻清晰易懂,也巧妙地使觀眾立刻領會Haley的言下之意。國內幾乎所有觀眾都懂得今日說法這檔節目的內容含義,在此處于Dateline所承載的文化含義高度貼合,從而使譯文觀眾接收到與源語觀眾相同的欣賞效果。
(二)影視字幕的空間局限性要求譯者實現句法對等
中英兩種語言的句法結構迥異,基于此種情況,奈達認為形式應讓位于內容。譯文不應過分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對等,而應重視意義與文化內涵的對等。由于字幕空間受限,影視字幕應簡潔明了,在保持源語語義不變的情況下,盡力實現兩種語言句法結構的等值[5]。
Phill在唱歌舞青春主題曲時突然忘詞,他將忘詞處唱為“Were all stars something, something you know it.”,該句被譯為“我們都是明星,嘻唰唰嘻唰唰。”譯文不僅用嘻唰唰還原了Phil雖然忘詞卻自行填詞的人物形象,也特意將“嘻唰唰”三個字重復兩遍,以達到與源語一樣的句長結構。譯者在處理忘詞部分時不僅考慮到源語意義,也考慮到對白風格以及語言長度,巧妙地保持了源語的句法特點。
(三)影視字幕的綜合性要求譯者實現文體對等
文體的迥異反映出不同作品間語言特征以及文化內涵的不同。若是單純地就字而譯,譯文將會失去自身魅力。而影視字幕恰好同樣重視對于源語文化特色的保留。這便要求影視字幕翻譯者具備綜合能力,對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有極高的敏銳性,從而使譯語觀眾充分理解源語的文化風格。
此幕發生在夏威夷某豪華酒店內,當Gloria詢問Manny對于酒店的意見時,Manny說: “Im home.”,該句被譯為“賓至如歸啊!”。Manny在劇中形象是一個說話處事十分老成的九歲小孩,結合這種人物特點,若逐字處理為:“我回家了。”不僅不完全符合原文意義,更破壞了Manny在劇中的人物形象。而一句“賓至如歸啊!”不僅遵守源語語義,更契合了人物世故老成的飽滿形象,從而再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與文體特色。
四、結語
影視字幕翻譯的種種特征使其受到很多條件限制約束,在實踐翻譯中應采取功能對等理論作指導,重點關注譯語觀眾的觀賞效果。譯者應綜合考慮不同語言間的種種差異,采用多種策略從而使譯文更好的貼近源語效果,讓觀眾獲得更完整的觀賞享受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0,(01).
[2]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4]羅惠.《老友記》幽默語言英譯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5]邵珠智.淺談功能對等理論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應用——以電影《金陵十三釵》字幕英譯為例[J].海外英語,2012,(09).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