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英 耿英 周云香 施朝會 李華福



摘 要:目的:救護車作為院前醫療急救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在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對救護車輛進行油耗分析的研究,旨在提高車輛運行管理水平,降低運行成本,達到節能降耗目的。方法:主要采用Excel 2010 表格和統計學工具柱狀圖、折線圖對11年油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論:不同型號各種車輛油耗多年平均值為油耗指標并作為車輛管理依據,為國家做貢獻,為同行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據。
關鍵詞:節能降耗;油耗
救護車作為院前醫療急救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在醫療急救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救護車輛管理是保證院前急救工作正常開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病人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關系到車輛的壽命。由于車輛消費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費,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節能降耗相關政策,該項目將臨滄市急救中心成立11年以來所有的救護車輛油耗進行分析研究,恒定車輛油耗標準,進行嚴格的車輛油耗精細化管理,以提高車輛運行管理水平,在保障急救功能的同時,降低運行成本,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為國家做貢獻,為同行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將臨滄市急救中心所有不同型號救護車輛作為研究對象,對救護車輛5-10年來的油耗(汽油和柴油)進行分析研究。
2 方法
2.1 采用Excel2010表格對數據進行統計記錄。
2.2 采用統計學工具柱狀圖、折線圖等進行對比。
(1)2007—2017年所有救護車輛油耗對比,見圖1。(2)所有救護車輛汽油與柴油油耗對比,見圖2。(3)加油升數對比,見圖3。
3 結果,見表2
4 討論
4.1 國家政策要求
近百年來隨著世界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所消耗的能源是人類歷史幾千來的若干倍,由于車輛消費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費,車輛尾氣排放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他的重要性。因此,人、車、自然和諧發展,成為了世界性課題。節能減排主要是為了節省能源,減少污染等對環境及社會生物的危害,以當今現有資源的壓力適應社會的發展。
節約能源,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1]。國務院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交通運輸營運車船燃料消耗檢測的監督管理[2]。
4.2 影響因素分析
(1)路況因素:臨滄地處邊疆,山區面積達97%,山路崎嶇,路況差,多數道路為土路、硬板路。尤其雨季存在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惡劣氣候影響,車輛行駛難度大,增加車輛油耗。(2)人員因素:司機的駕駛技能,操作熟練程度都會對車輛油耗有直接影響。新司機對駕駛技術和日常維護技術掌握不足、操作技術掌握不精,駕駛的車輛容易出故障,造成油耗增加;老司機不接受新技術,按柴油車的習慣開車,習慣猛踩油門、猛踩剎車,快速進出站等,未按照車輛經濟運行狀況開車,造成油耗增加。
(3)管理因素:在加油方面,如果管理松懈,加油無登記,無公里數統計,勢必會造成管理漏洞,使油耗無形增加。
(4)車輛自身老化因素:真空胎、緩速器、自動變速箱等的維護不到位,故障判斷不準,未能及時報修,造成車輛長期帶病工作、發動機使用時間長超過使用壽命,自然磨損大等都會使油耗增加。
5 結語
(1)將恒定油耗指標作為車輛管理依據:根據10年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將各車輛油耗平均值作為各車輛油耗恒定指標進行考核管理。把住車輛油料使用關,從節約一滴油做起,建立健全加油管理規章制度,每次有加油登記,每月有油耗統計,每半年有小結,得出每年終油耗統計分析結果,并對其進行考核。用精細化管理克服節油行為的隨意性,向科學管理要節油效益。(2)救護車輛管理措施是節能降耗的關鍵。通過10年來不斷完善和改進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嚴格救護車輛管理,強化加油痕跡登記、例行檢查管理,維修管理、成本核算及各項數據統計的管理,不斷提高駕駛員節能意識,降低運行成本,增強運行效率,提高救護車輛的使用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體現管理效益,通過對救護車輛科學管理,達到了節能降耗目的。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0號)第一章第三條、第四節第四十六條.
[2]《交通行業實施節能法細則》(交體法發〔2000〕306號)第三十一條.
[3]談影響汽車油耗的因素及節油對策[J].隋麗君.農機使用與維護.2015(04).059.
[4]汽車油耗的影響因素與節油駕駛技術研究[J]. 李平慶.山東工業技術. 2018(11).
[5]影響汽車油耗的因素及降低油耗的對策[J]. 莊仲達,白二朋.科協論壇(下半月). 2012(03).
[6]淺談如何降低汽車油耗[J].王繼勇.改革與開放.2012(22).
[7]汽車運行油耗的影響因素與汽車節能技術[J].蔡鳳田,謝元芒.交通節能與環保. 2006(01).
[8]我國汽車節油現狀及對策分析[J]. 楊沿平,郝夏艷,唐杰.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70-73 Vol.2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