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桑敏麗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兒3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常規組,每組均15例。常規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患兒給予延續護理。將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發病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延續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者生活質量有較好的改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兒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延續護理;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90-02
先天性巨結腸又可以叫做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在臨床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時間較長,并發癥較多,并且針對患兒的恢復還有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配合科學的護理[1]。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兒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延續護理對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開始時間為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30例患兒,通過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n=15)和常規組(n=15)。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年齡2~8歲,平均(51.2±1.36)歲;常規組:男10例,女5例,年齡2~9歲,平均(534±1.28)歲。以上患兒在性別和年齡上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出院前進行常規護理指導以及叮囑患者家屬相關注意事項。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建立隨訪患兒檔案。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要記錄其病情、恢復狀態、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相關資料,建立患兒健康恢復情況的隨訪檔案。②健康指導。對患兒家屬進行相關的健康指導,幫助患兒家屬了解先天性巨結腸的發病原因和癥狀表現等。③排便指導。在患兒術后7天,進行肛門排便指導,包括提肛、縮肛的練習。每次堅持不超過30個,大于10個動作,每天進行三次,指導家長相關方法,定期使接便器發出響聲,來對患者排便進行刺激。④擴肛指導。在患兒術后兩周后,進行擴肛指導。將擴肛器插入患兒肛門4厘米左右的位置處,向背側按壓,每日2次。⑤肛門周圍皮膚護理。叮囑患兒家屬注意肛門的清潔,平常用溫水清洗,吹風機吹干[2]。⑥生活、飲食指導。對患兒及其家屬在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上不合理的地方,護理人員要進行指導與糾正,并且指導家屬對患兒的飲食以清淡為原則,飲食要富含高蛋白和高維生素,忌油膩、生冷的食物,要保證營養充足。⑦心理指導。護理人員還要指導患兒家屬多與患兒進行溝通和交流,多安慰患兒,以緩解患兒的負面情緒和消極狀態。⑧體征觀察。護理人員要指導患兒家屬對患兒的體溫、大便狀況定期進行觀察,如出現異常,應及時與醫院取得聯系,送患兒就醫。⑨出院指導。護理人員在患兒出院前,要將患兒家屬拉入護患溝通微信群,護理人員通過在群里發布該病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家屬提高認知,并幫助患兒盡快康復。護理人員還要提醒患兒家屬每月進行一次復查,注意檢查患兒有無肛門擴張肛門狹窄現象發生[3]。
1.3 觀察指標
選擇生活質量評分量表進行判定,主要包括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生活滿意度和情感得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觀察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感染、便秘、小腸結腸炎、直腸粘膜脫垂。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并發癥發生率用n/%表示,行X2檢驗,P<005;生活質量評分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
根據表1顯示,觀察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與常規組患兒相比,優勢顯著,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
根據表2顯示,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組患兒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一般通過手術對其進行治療,并且手術方案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但患兒家屬往往因為對患兒疾病的認知度不高以及對基本的護理措施不熟悉,造成患兒在出院后引發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并且使得患兒生活質量嚴重下降[4-5]。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不僅僅在患兒住院期間,還應該向患兒出院后延伸。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患兒生活質量顯著不如觀察組生活質量,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333%)與常規組(46.67%)相比,優勢顯著,P<005。具體原因為:延續護理就是針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可以將護理延伸到患兒出院后的一種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可以使得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長時間的保持盡力聯系,并且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對患兒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通過電話或上門隨訪等方式,對患兒的飲食和生活進行指導,對患兒及其家屬的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對同時叮囑家屬對患兒的行為進行一定的控制,以及指導患者家屬多與患兒溝通,減少患兒的消極情緒和負面心理狀態。排便指導、擴肛指導以及肛圍皮膚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兒預后,減少患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兒的恢復。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兒的護理效果較好,能有效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武玉蘭. 腹腔鏡輔助改良Soave術治療長段型巨結腸的護理體會[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 18(4):181-182
[2] 馬小香 . 經肛門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 18(S1):1.17-1.18
[3] 史雯嘉, 黃燕, 蔡莉. 基于三維質量評價模式的先天性巨結腸術后患兒多學科綜合出院管理[J]. 護理學雜志, 2018, v.33(17):66-69
[4] 胡超, 鄒焱, 楊紀亮, 等. 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后并發小腸結腸炎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軍醫雜志, 2018, 46(1.1):102-103
[5] 謝崇, 潘偉康, 高亞, 等.我國大陸地區先天性巨結腸癥診療情況調查[J].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18, 39(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