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高職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能夠為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提供學歷上升渠道。目前,我國中高職銜接中面臨結構性定位偏差、課程體系設置脫節等問題,影響中高職銜接的質量,導致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中高職銜接管理體制不健全、中高職銜接的課程制度缺失、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價值觀念障礙,本文提出建立健全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轉變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觀念、構建模塊化課程和實施學分制管理等對策,為解決我國中高職銜接面臨的問題提供可行方案。
◆關鍵詞:高職;中職;中高職銜接;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的速度也不斷的提高,新型技術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周期也越來越快。只為特定職業目標而進行的培訓、教育已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拓寬學習上升通路,構建終身學習路徑是目前中職教育所面臨的重要難題,另外,隨著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對更高質量和規格的人才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而對中等技術人才的需求將逐步減少,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迫在眉睫。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開展中高職銜接能夠擴大招生來源,緩解入口壓力。中高職銜接能夠促進形成體系化的職業教育體系,中職階段的學習為高職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高職階段的學習能夠提高中職的學習成果,高職教育是中職教育的延續和提升,是中職教育繼續發展的推動力。二者之間進行有機銜接,是滿足職業教育提升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需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一、中高職銜接面臨的現實困境
1.中職與高職的結構性定位阻礙中高職銜接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將中職教育定位為培養初中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將高職定位為培養中高職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仍然是從人才培養定位和社會需求層次來區分和定位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將二者放在兩個不同的層次上進行調控和發展,忽略了中職和高職教育之間本身所具有的教育規律聯系,導致中職和高職教育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上的割裂。按照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職業教育是區別于普通教育的一種教育類型,應具有完整的發展體系。
2.中高職課程體系設置影響中高職有機銜接
中高職課程體系設置缺乏關聯性,課程設置都是由各院校獨立設置,由于專業知識的核心內容是固定的,雖然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有所區別,但在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上卻區別不大。中高職課程普遍存在課程設置重復、課程內容雷同、教材和實踐環節設置相似等現象,通過中高職銜接來到高職院校進行學習的中職學生,常常因重復性課程而喪失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二、中高職銜接現狀的原因分析
1.中高職銜接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是條塊式的,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職業高中、高職教育,分別屬于不同的部門進行獨立管理,各成體系、相互封閉,這種管理方式上的分割,也必然導致中高職教育各自發展、缺乏聯系,出現重疊交叉的現象。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也導致中高職教育銜接缺少中間協調部門和相應的協調機制,導致銜接的管理缺失。
2.中高職銜接的課程制度缺失
我國職業教育缺乏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職業資格等級制度,資格證書是職業教育的引領航燈,對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采用都起到引導作用,能夠促進中高職教育的銜接。統一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課程標準缺失,使得中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時,只按照自身需求和所具備的教育資源來開設課程,制定統一的專業目錄和課程標準,對課程的設置方式、課程設計、課程組織、課程評價提出原則標準,可以為中高職銜接提供課程設置的基本模板,讓雙方都能夠有據可依。
3.社會價值觀念障礙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在社會上的認可度逐步在提高,但由于職業教育限定為專科層次的教育,也使得“考不上本科才上高職”、“職業教育是低等次教育”成為高職教育的社會評價,職業教育面對普通教育始終處于“二流教育”的劣勢中,即使政府大力提倡和發展職業教育,但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生源數量仍然堪憂,這也進一步造成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困難的局面。
三、中高職有機銜接的對策
1.建立健全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
通過健全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個管理部門的職責、權利,加強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分工合作,按教育類型成立獨立的職業教育管理部門,能夠破除管理部門縱向條塊化的弊端,能夠發揮其統籌規劃、宏觀管控的作用,有力推動中高銜接工作。
2.轉變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觀念
政府要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的投入,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水平。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引導和驅動企業投入職業教育,形成校企的深度融合,讓職業教育辦出特色,辦出亮點。另外,要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到職業院校就讀,也能夠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對技能型人才的認知觀念。
3.加大建設力度,提高職業教育水平
進一步加大職業院校的建設力度,投入資金支持中高職銜接工作,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各院校開展中高職銜接的積極性。政府通過稅收減免政策,促進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實現深度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自主權,讓職業院校能夠更加自由的探索中高職銜接的模式和方法。
4.構建模塊化課程,實施學分制管理
鼓勵職業院校進行模塊化課程改革,將課程離散為獨立的課程模塊,實施學分制管理能夠有利于開展模塊化教學,中高職銜接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模塊,能夠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復學習。
參考文獻
[1]劉輝,王海亮.中高職銜接的歷史邏輯、現實困境及其超越[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
[2]張家寰.中高職教育銜接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3]馮偉國,喬剛,侯立玉等.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聞玉輝(1978—),女,吉林長春人,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專業或研究方向:建筑結構工程、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