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強 焦彥強
(河北省黃驊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黃驊 061100)
不同的氮、磷、鉀配比和施肥量對玉米生長及產量有不同的影響,本研究目的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為科學依據,研究不同肥力地力環境下氮磷鉀的科學配比對玉米產量和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夏玉米的豐產和化肥的減量施用提供依據。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肥料。尿素(N 46%),磷酸二銨(P2O546%,N 18%),硫酸鉀(K2O 50%)。
1.1.2 試驗品種。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2 試驗方法。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區共安排試驗小區6個,高產區(1~2號),中產區(3~4號),低產區(5~6號),試驗前采集0~20 cm耕層土樣化驗土壤理化性狀(表1)。本試驗設置3個處理,每畝底施配方肥25 kg。拔節期追施尿素:高肥力區15 kg,中肥力區14 kg,低肥力區13 kg。田間管理采用常規管理。試驗小區面積30 m2(6 m×5 m)。
2.1 不同肥力水平下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株高的影響。于灌漿期測量玉米株高,每處理測量5株。由表2結果可知:低產區配方施肥區株高平均達255.6 cm,比不施肥區增加6.01%,比常規施肥區增加1.35%;中產區配方施肥區株高平均達261.4 cm,比不施肥區增加5.15%,比常規施肥區增加0.69%;高產區配方施肥區株高平均達258.7 cm,比不施肥區增加3.23%,比常規施肥區增加0.15%。說明在中低產區,施肥能促進玉米的地上部生長發育,增加玉米株高。
2.2 不同肥力水平下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產量及產量因素的影響。于乳熟末期每區取10株測定穗粒數、百粒重等指標。由表2分析可知:各小區穗數差異不顯著;配方施肥處理平均穗粒數557.0粒/穗,高于常規施肥和不施肥處理,分別增加2.07%和33.01%;配方施肥處理平均百粒重30.3 g,高于常規施肥和不施肥處理,分別增加3.06%和17.29%;配方施肥處理的產量高于常規施肥和不施肥處理,增產原因在于增加了穗粒數和百粒重。
本研究分析了高、中、低不同區域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對玉米株高和產量的影響。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相比,低產區株高增加0.73%,中產區增加0.69%,高產區增加0.15%。玉米產量低產區采用配方施肥效果更明顯,低產區增加5.54%,中產區增加5.18%,高產區增加4.49%。這也表明,低產區采用配方施肥的效果更好。

表1 各試驗地塊土壤理化性狀與施肥處理

表2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