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傳敬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觀尚未完全形成,而且小學生在思想情感上經常會有很大的波動,因此,在小學階段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德育教育知行分離。一些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上的德育教育,卻沒有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使德育教育出現了形式化的現象。有一些學校缺乏組織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思想動力,對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軟件和硬件投入都不足,使得德育教育理論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實施。
課堂教學輕德育、重智育。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給予了過多的關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對學生的智育,卻不是很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些家長也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學生的課余時間會為學生報很多的補習班,但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狀態卻不是很關注。
德育目標與實際不相符。目前很多學校的德育教育目標都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他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仍然使用傳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依托學校的教育氛圍,為德育打下基礎。首先,每個班級都應該定期開展班級德育文化教育活動。教師可以每個月為學生組織一次德育教育的集體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德育教育的內容作為黑板報、評選出班級內的德育先進個人、開展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班會等,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要將德育教育的內容進行細化,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以尊老愛幼為主題的德育教育或者開展以助人為樂為主題的德育教育等,從而使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得到深化。為了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教師可以設定獎勵機制,對于積極參與德育教育,并且為其他同學起到榜樣作用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表揚和鼓勵。
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促進德育滲透。雖然學校使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但是家庭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除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之外,還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德育教育能夠得到更好的滲透。為了將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學校應該加強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要比在家庭中長一些,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比家長還要多,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個人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取得的進步,在每學期期末的時候將這份檔案的內容反饋給學生的家長,從而和家長更好的配合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解決學生的問題。家長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該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然、和諧的德育教育氛圍,發揮自己的示范作用,讓學生通過對家長言行舉止的模仿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尤其是對于一些在思想觀念上比較保守的家長,教師要引導家長用正確、科學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摒棄傳統的說教式的方式,而是通過逐漸滲透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了保證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內容要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以外,還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從而達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學校可以根據每個班級一周的變現情況為有突出表現的班級頒發流動紅旗,使學生能夠更加自覺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流動紅旗代表著班級的榮譽,為了能夠為班級贏得這份榮譽,學生往往會嚴格要求自己。同時,教師除了利用多種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之外,還要做好調控工作,定期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除了采取流動紅旗的方式來激勵學生之外,學校還可以發揮一些重要節日的作用。比如,在“七月一日建黨節”這一天,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以愛黨為主題的歌詠比賽。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