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吟秋
當前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就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全面、客觀、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模式。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很難全面地掌握和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做到精準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如果將大數據技術能很好地應用于教學,通過采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加以綜合分析,最終做出詳細的數據表格,綜合分析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存在問題等,并作為教師教學內容的基礎支撐數據,最終為教師“因情施教”“精準教學”,提升教師教學效益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所謂大數據,就是指需要利用新型數據處理模式才能具有較強的決策能力、分析能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及多元化、多樣化的信息。其中,大數據具有大量、高速、多樣、價值密度、真實性五大特點。相對當前現有的其他信息處理技術而言,大數據的“優化、迅速、廉價”三方面的綜合成本是最優越的。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智慧教育因此而誕生。這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勢必對教育事業產生積極、長遠的影響,從而實現教學行業的改革和創新,使教育更加趨向個性化和訂制化。
首先,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提出的智慧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要充分體現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技術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因此,大數據應用的可行性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其次,智慧教育中綜合性原則也顯得尤其重要。因為智慧教育模式不僅考慮學生的學習方面,也要考慮教師及家長的因素。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智慧教育模式下,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不同使用對象之間的共性、個性及差別,最終讓教師、家長、學生,均能充分感受大數據技術應用下智慧教育帶來的優勢和好處。從最初的多媒體教室構建,到如今的“微課”時代,智慧教育已經逐漸深入現代教育的各個階段,并不斷創新、衍生和發展。最后,智慧教育的側重點就是“智慧”,即讓受用者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軟件產品,進行簡單的操作,實現更多靈活的功能。我們在享受大數據給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考慮智慧教育所產生信息安全隱患,將受用者的信息安全作為智慧教育模式設計的重中之重,確保受用者的信息安全,以防止病毒侵害,是大數據智慧教育設計及應用中的關鍵所在。
傳統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閱讀法、談話法、討論法、自學輔導法、引導發現法、研究性教學法等。它們曾經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所強調的是教師隊伍個人的知識儲備、人格魅力甚至影響力,以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自覺性學習能力。但這些方法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不盡相同。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智慧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轉變,不然將成為制約現代教學的瓶頸。
如果引入大數據技術分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將大大提升教與學的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教學知識點進行分析,可以讓我們獲得科學提問、情景設定等信息,并將其很好地應用到教學當中,從而避免出現“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還可以獲得多種知識點和相關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多層面、多角度、多視角獲取知識。比如傳統教學中的“談話法”,它要求老師針對知識點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但數學問題常常蘊含著某種思想和方法,且比較抽象,不僅要求知識邏輯嚴謹,還與老師的知識結構、教學經驗、認知水平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使老師提出的“問題”更為科學、合理,而且能針對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問題”,從而使教學目的更明確、更到位。例如:一份數學試卷或作業中涉及知識點很多,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的統計,為了趕上教學進度,往往從頭講到尾,沒有側重點,效率低下。如果有了大數據的診斷與分析,老師就可以做到精準定位重點、難點,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我認為“教”與“學”同等重要,有好的老師、好的方法,也要學生肯學、會學,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及時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我發現,在以往的數學作業或考試試卷中,學生只關注了自己的總分,了解題目的對與錯,不會認真、細致地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及自身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如果采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可以通過智能分析學生作業或考試的數據,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考試和學習“診斷”報告,并進行知識點的歸類與解析,全程跟蹤學生情況,定期總結學生在特定學習知識點上的問題,為學生以后針對性的復習鞏固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也為教師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學習輔導提供數據支撐。
如學生在作業或考試后,通過大數據分析自己在班級甚至年級的位次,及時了解成績波動情況,分析成績波動的原因,查找不足,鞏固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數學科目中知識點眾多,且重要的知識點出現的頻率較高,學生很易出現錯誤,需要進一步的強化練習。大數據信息技術引入數學教學后,可以根據教學中知識點類型,將高頻出現的題目匯總、歸納、整理,學生根據歸納整理好的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達到提升學習能力、加深知識鞏固、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設置針對某個學生的試題,讓學生完成,避免學生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學生能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掌握自己對數學學習知識點的薄弱環節,有重點地加強訓練,提高學習效率。
大數據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很多,在未來的教育中,需要我們去更多、更好地探索、研究,使大數據對教學的影響和產生的巨大效能越來越明顯,會更好的服務教育工作。據預測,到2025年教育領域所累積的數據規模將達到現在的50倍,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大數據服務意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逐步將關注點從“數字”向“數據”轉變,不斷學習,努力掌握大數據在教學中應用的技術手段,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具有針對性,最終達到轉變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目的。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