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悅祥
運動技能又稱“動作技能”,是人身體能力的高層次技能表現。一般來說,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受運動技術的難度、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及教學的方法三個方面影響的。筆者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認為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本體感覺的機能作用,合理利用運動技能的積極影響,科學調配兩個信號系統的互補功能,對于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通過肌肉的收縮和關節的伸屈來實現的,而肌肉和關節的運動情況要靠人體的本體感覺(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位覺等)經神經向大腦皮質傳導相關的信息,引起腦神經的興奮,再通過大腦皮質的分析、綜合,去感知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然后及時合理地調節肌肉和關節的運動,以矯正錯誤動作,建立和強化正確的動作,這是運動技能形成的基礎,也是必須遵守和尊重的基本規律。
在體育教學中,動作信號所產生的形象刺激是建立和完善運動條件反射過程的有效途徑,它可以為學生提供模仿的榜樣,使他們獲得清晰的動作印象;而語言信號所產生的影響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理解好相關概念,深化對動作要領和動作難點的認識。教師在做示范動作讓學生觀摩時,除了要用規范、準確的示范動作讓學生產生適宜的形象刺激、獲得清晰的動作印象之外,還應輔以語言講解,準確地描述動作的細節及動作之間的連接,解釋好動作的重點、難點、要領及注意事項,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避免錯誤動作的產生。
比如蹬踞式起跑的口訣式要領:“各就各位上跑道,兩腳蹬緊后膝跪,兩手伸直掌立撐,姿態自然頸放松,穩定不動聽口令;預備從容抬起臀,重心前移臀高背;鳴槍快似箭離弦,兩手快推離地面,兩腳猛蹬起跑器,擺腿擺臂快又猛,前腿直躍向前。”原地擲鉛球可概括為七個單字動作要領:蹬(地)——轉(身)——撐(地)——起(身)——挺(胸)——推(手)——撥(指)。籃球原地運球技術動作要領可兒語化為:“以肩為軸腕放松,五指分開來控球,上引下按指用力,使手好似粘住球。”
興趣是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的重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點及相關的愛好,幫助他們合理地調節學習心態,采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促使學生的神經活動處于良好的機能狀態,為他們的運動技能的形成提供適宜的生理條件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眾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設置較好的教學情境,講解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形象,示范動作準確、協調、優美、生動,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處理得當,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
如在教學“支撐跳躍”的技術原理時,首先讓學生觀看奧運會體操比賽錄像,讓他們感受賽場氣氛,并扼要講述我國體操運動的偉大成就和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等人的光輝歷程,以及體操運動所具有的相關特性。其次,引入本課內容,并把畫面切換到本人自制的多媒體課件中(配上輕快、貼切的背景音樂),觀看“支撐跳躍”整個動作的示范和分解動作(助跑—踏跳—騰空—落地)。之后,利用物理知識給學生分析該動作的施力原理、受力情況、動態的聯接點及完成該動作的關鍵與注意的問題等。最后,由同學帶著相關問題再次觀看課件,教師引導他們進行討論,使其對該技術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徹。
運動項目或動作之間由于某些環節相同或相近,練習時會產生各種相互的影響(運動技能的遷移和技能的干擾),這些影響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我們在教學時應選用最優搭配原則,合理安排好相關技能的教學順序,幫助學生全面、精確、深刻地理解有關知識技能的異同點,培養學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銳的觀察力、細致的思考能力、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愉快的學習情緒。充分利用運動技能間的積極影響,達到彼此相互促進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在教學中只要明確好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和過程,充分利用其促進技能形成的相關因素,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就能夠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運動技能的形成,奠定中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條件。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