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華
形成性評價,是相對于終結性評價而言,通過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的評價,其任務是“對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的評價。”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培養合作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并輔以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評價目標的多維化。本研究嘗試探討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運用數據分析討論該評價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最后得出結論,以期望對高中英語聽說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包括兩個方面:(1)形成性評價是否能夠提高高中生的英語聽說興趣?(2)形成性評價是否能夠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水平?
2.研究方法
該研究試圖把形成性評價應用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以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以日常教學為主線開展聽說教學。實驗對象為汕尾市城區汕尾中學高中部兩個高一平行班(一個是實驗班,一個是控制班),共約120名學生,兩個班均進行20個周左右的課程,每個班英語課時約40節左右。除此之外,他們所用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和必修4。實驗班所用的評價方法為本研究所倡導的形成性評價,而控制班則以終結性評價作為評定學生的標準。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聽說測試收集數據,對所得數據運用社會科學的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聽說測試題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聽”和“說”技能目標為依據,試題結構設計參照廣東省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試題樣式,確保符合高一學生的聽說實際水平。實驗前對兩個班的全體學生進行了前測,通過對兩個班前測成績的統計分析,發現他們聽說測試的成績沒有顯著差異。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實驗前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英語聽說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班的聽說教學評價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評價中并獲得反饋信息以改進自己的學習。對控制班的聽說教學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最后以考試結果作為評價方式。實驗后對兩班的全體學生統一組織了聽說后測,并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了實驗后問卷調查。通過數據分析討論,期望能回答提出的兩個研究問題,證明形成性評價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興趣和聽說水平方面的效果。
4.具體教學方式
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評價應盡量采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多種聽說活動,在活動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和參與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見的聽說活動有講述事情、報告過程與結果、演講、角色表演、采訪活動、轉述故事或意見、短劇表演、小型辯論會等。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第三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英語幽默”。單元聽力材料是一則幽默故事。在處理完聽大意和細節的練習之后,要求學生根據練習中的關鍵詞轉述故事的主要內容。轉述完故事之后,鼓勵學生用熟悉的句子結構就聽力材料中的故事是否有趣發表自己的觀點。
根據這個聽說活動,在課前制定一個聽說評價量表,采用個人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三類評價方式相結合來開展,以觀察和記錄學生課堂表現情況。在實際的聽說教學評價中,這三類方式可單獨進行,也可以兩兩結合。這種量表同樣也適用于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可以讓每一個成員都參與進來,獲取更多的機會來運用英語語言。每個人可以共同完成一個活動,也可以分別完成被分配的任務。活動結束后,開展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就形成了對小組內課堂表現的形成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對高中生的英語聽說興趣的影響
問卷調查共10個問題,從聽說興趣、聽說水平、聽說評價方式滿意度等方面開展設計,參與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實驗班的全體學生,按照符合每項的學生人數百分比計算,結果如圖1。

如圖1所示,前九項內容實驗后學生所占比例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說明新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英語聽說的興趣得的提高有明顯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形成性評價是表示贊同的,并感受到其優異之處。最后一項內容學生所占比例大幅度減少,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聽說不再感覺困難。綜上所述,根據問卷結果顯示,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興趣,從而回答了本研究的第一個問題。
另外,問卷結束后也隨機抽取了實驗班幾位同學進行訪談,調查他們對這學期自身英語聽說的認識和聽說教學評價方式的想法。經過總結發現,學生們基本都意識到想要提高聽說水平,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會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監督,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培養了有合作意識,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也漸漸得到增強。訪談的結果正與前面問卷調查的結果一致,可信度較高。
2.形成性評價對高中生的英語聽說水平的影響
本研究用SPSS190來進行分析,將教學實驗前后控制班和實驗班所得數據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用數據處理結果來說明形成性評價與聽說水平的顯著性和學生聽說水平的提高情況。
前測結果說明兩個班英語聽說成績平均值沒有明顯差異,P值0701>005說明兩個班的聽說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這就為教學實驗的開展做好了準備。后測結果說明兩個班英語聽說成績平均值有明顯差異,P值0015<005說明兩個班的聽說成績有顯著性差異,這就證明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聽說成績,他們的聽說水平明顯增強,從而回答了研究的第二個問題。
為了進一步驗證開展形成性評價對英語聽說水平的有效性,我們分別對控制班和實驗班前后測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控制班前后測試均值相差110分,P<005,這表明均值相差不大,但實驗前后學生英語聽說成績仍然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前后均值相差449分,P<005這表明均值相差較大并且實驗前后學生英語聽說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
通過比較兩種評價方式對其成績的影響,說明形成性評價更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
本研究通過數據分析討論,驗證了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高中英語聽說教學是可行的、有效的。
第一,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興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生的主動性、自信心和合作意識大大提高;第二,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對學生的英語聽說成績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大大提高;第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受到大部分學生的肯定。成立學習小組,組織學生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價既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激發他們的主體動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還可以彌補教師評價等外部評價的不足。這種新型評價有利于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有利于培養他們參與合作、自我評價和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的提高。形成性評價的運用也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是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深入探討和論證,找到適合自己教學的形成性評價的模式與方法。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