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茹 李文靜 高榕嬰 馮妙
摘 ? ?要: 近年來,美國文壇及影視界刮起了一股“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浪潮,并以大熱之勢席卷許多地區。這類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和受眾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對青少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本文通過文獻檢索和問卷調查,分別探討“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對西方和中國青少年的影響。
關鍵詞: 青少年反烏托邦 ? ?科幻文學 ? ?科幻浪潮
“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小說(Young Adult Dystopian Fiction)始于美國女作家露易絲﹒勞瑞出版于1993年的《記憶傳承人》(The Giver),是“反烏托邦”小說(Dystopian Fiction)和青少年文學(Young Adult Literature)的結合體。這類小說近十年來最有知名度的當屬蘇珊·柯林斯的《饑餓游戲》三部曲和維羅妮卡·羅斯的《分歧者》系列。進入21世紀以來,“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小說已成為美國和許多地區青少年讀者的寵兒,新作不斷涌現,尤以美國為盛。“維基百科”網站列表顯示,2000年—2009年出版的此類英語小說有34部,其中美國占了23部;在2010年到2015年短短不到6年的時間里,此類英語小說出版27部,美國包攬26部。如此龐大的出版量必將帶來龐大的讀者群,加上一些小說的同名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熱映,使得這一類小說的讀者遍布世界各地。既然“青少年反烏托邦”文學以青少年為主人公,又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那么這類小說對廣大青少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一、“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對西方青少年的影響
國外學界對著名的“反烏托邦三部曲”(即扎米亞京的《我們》,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喬治·奧威爾的《1984》)的研究文獻浩如煙海。相比之下,對“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小說的研究相對較少;再細化到研究這類小說對青少年讀者的影響上,代表性文獻就更少了。總結起來,這類文學作品對西方青少年讀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影響:
1.警示作用
Kay Sambel認為反烏托邦小說會對青少年起到警示作用,讓他們認識到現代社會和人類本身存在的問題有可能演變為非常嚴重的問題。
2.關于希望
Robyn E. Howell在學位論文中討論了“青少年反烏托邦”作品中一些有爭議的話題,如性關系等,她認為正是這些方面使得作品所講述的經歷才更貼近青少年讀者的生活。在她看來,“青少年反烏托邦”作品對青少年來說雖然殘酷,但一直包含希望。專職圖書評論家Brian Bethune堅信該類小說的主要目的是賦予下一代以希望。Philip Reeve則發文解釋說,青少年之所以愛讀這類以少男少女為主人公的“反烏托邦”小說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書中看到其他同齡人的成長歷程。作品中年輕人引領變革世界的觀點深得他們的認同。但是他認為青少年讀者真正需要的“希望”在該類作品中并不存在,因此他呼吁“烏托邦”小說傳統的回歸。Rachel Fentin則認為“青少年反烏托邦”作家是通過這些書向年輕讀者展示所處世界的問題,但是作家們通過添加讓人心懷希望的結尾扭曲了真相;然而,年輕讀者仍然會從反烏托邦主人公樹立的榜樣中獲益。
3.德育功能
國外某些學者認為“青少年反烏托邦”小說對青少年讀者有以下教育功能:一是獨一無二的個性應該受到贊揚,但是為保證社會正常運轉,某種程度上的統一性也是必要的;二是塑造“完美的外在形象”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三是作品中的爭議性話題比如暴力只是在告訴年輕人傷害別人是錯誤的;四是青少年不但通過作品認識世界,還認識自己;五是小說可以幫助青少年讀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面對他們在成長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他們越快做好面對現實的準備,越能夠早一些行動起來改變世界。Rachel Scherzer的學位論文指出,年輕讀者有機會在小說中直面變革并感受這樣的觀點,即對現實世界中的不公平現象進行質疑能夠帶來改變。該論文從社會公正角度論述了“青少年反烏托邦”小說鼓舞年輕人進行社會變革的潛在影響。
二、“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
隨著影視傳媒產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美國電影、電視劇被引入中國。同時作為劇本的原著小說被大量譯成中文進入中國青少年讀者的閱讀視野,特別是近幾年大熱的《饑餓游戲》《分歧者》和《移動迷宮》系列。這類文學作品和電影對一些中國青少年的成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很多教育者和學者關注的問題。馮晴說:“由青少年扛起改天換地的反烏托邦大旗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過于殘忍或理想化,但正是青少年旺盛的生命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賦予未來無限的可能。”陳欣在評論《饑餓游戲》時提到,主人公的英勇無畏和反抗精神及最終戰勝困難成為青少年的精神生存手冊,讓他們體會到人類昂揚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類小說和影視作品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本課題組針對100名高中二年級學生和50名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主要問題如下:
1.您喜歡閱讀青少年反烏托邦小說或觀看此類電影的原因是什么?
2.您認為閱讀此類作品或觀看此類電影可能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3.您認為閱讀此類作品或觀看此類電影可能產生哪些消極影響?
4.請問您喜歡此類作品中的少年主人公嗎?
5.您覺得作品主人公的哪些特質最吸引您?
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閱讀“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作品,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了解其他文化。通過閱讀這類書籍,他們可以比較出美國的青少年科幻文學作品與國內同類作品的區別在哪兒。51.8%的受訪者認為閱讀“反烏托邦”科幻文學作品有積極影響,包括擴大知識面、了解主人公的珍貴品質、加深自我認知、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出路、提高閱讀能力和緩解精神疲勞等。另外有11.6%的受訪者認為此類作品有消極作用,包括使人沉溺于幻想、認識到人性的丑惡、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對暴力產生興趣、可能形成不正常的人生觀、占用學習時間或浪費時間等。還有36.6%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影響。在被詢問是否喜歡“青少年反烏托邦”文學作品中的少年主人公這一問題時,有52.6%的受訪者回答對主人公“沒有特別感覺”,這凸顯我國青少年對此類作品相關知識的欠缺;有39.8%的受訪者喜歡少年主人公,說明主人公身上有吸引讀者的特質,還有7.6%的人并不喜歡主人公,可能讀者對此類作品不太感興趣。數據還顯示,75.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喜歡擁有內在美的主人公,這類人物通常集“真、善、美”于一體,能夠用他們優秀的個人品質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18.1%的受訪者表示更欣賞擁有外在美的主人公,這體現出當今社會人們對外表的關注度;喜歡內心邪惡的反派角色的受訪者人數也達到了6.4%,說明這類作品對一部分青少年還是存在消極影響的,不可忽視。
三、反思與應對
當今世界是意識形態多樣化的時代,讀者對作品的感想和作者想表達的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也是常態,人的既有三觀很難因為一兩部作品就發生本質性改變。所以說,作品有何意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讀者認為它有何意義。
從調查結果來看,現今“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在我國青少年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看到書本和電影中的主人公成功地戰勝邪惡力量,青少年可以增加自信。另外,還可以通過此類作品了解世界災難帶來的后果,對青少年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針對中國讀者和觀眾,我們有以下建議供參考:
1.國外“青少年反烏托邦”科幻文學作品,應當通過不同的宣傳方式,讓國內青少年正確理解這一類文學作品,比較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中汲取有益的知識和觀點。
2.加強引導,通過這類文學作品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青少年正處在一個心理和生理都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心智發育不完全有時會讓青少年誤入迷途。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會使部分讀者在閱讀這類科幻文學作品時產生錯誤的理解,需要正確引導,抵制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1]Sambell, Kay. Carnivalizing the Future: A New Approach to Theorizing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n Science Fiction for Young Readers[J]. Lion and Unicorn 2004(20):247-53.
[2]Howell, Robyn E.. Young Adult (YA) Literature: Details and Trendsetting[D]. MS thesis. U of Central MO. Warrensburg: UP of Central MO, 2011.
[3]Bethune, Brian. Dystopia Now[J]. Macleans.ca. Macleans, 2012(9).
[4]Reeve, Philip.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J]. School Library Journal,2011(8).
[5]Fentin, Rachel. Disobedient Youth: Political Involvement and Genre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Young Adult Dystopian Fiction[D]. BS thesis. U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UP, 2012.
[6]Alchive. The Dystopian Trend in Young Adult Literature[EB/OL]. http://www.teenink.com/nonfiction/academic/article/522108/The-Dystopian-Trend-in-Young-Adult-Literature, 2015-07-26.
[7]Scherzer, Rachel L.. Young Adult Dystopian Literature as Social Change Evolution[J]. Honors Papers,2015(27).
[8]馮晴.《饑餓游戲》的反烏托邦書寫[J].World Culture, 2014(11):28-30.
[9]陳欣.《饑餓游戲》反烏托邦主題解析:從小說到電影[J].四川戲劇,2014(5):99-102.
基金項目:2018年吉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吉教高字〔2018〕30號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