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麗
摘 要:新時代內部控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能夠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幫助企業進行自我管理的系統。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不斷優化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適應行業特點的變化、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并以此為契機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更好地決策服務。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控制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企業內部控制的概念及提升企業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的措施,以供相關企業參考借鑒。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內部控制;風險
一、 內部控制的基本內涵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事業單位為了確保本單位資產的完整性、安全性,為了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為了使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各項規章制度、也是有單位的經營方針和政策得到有效實施,為了有效防范各種財務風險的發生,為了提高企事業單位的經營效率,為了實現企事業單位的戰略發展規劃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程序和方法。
二、 內部控制的目標
內部控制在現代企業中的運用與實施主要是為了:能夠有效的確保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安全性,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確保企業戰略規劃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內部控制在企業的有效實施實現了對企業經濟業務內容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這種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保證了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充分融入到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中。由此可見,內部控制五要素之間是相互融合、相互貫通的,這五要素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
三、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 )完善內部治理
在風險管理的視角下進行內控建設可以形成對于良好的治理環境,使組織的結構及流程跟完善優化,促進各環節部門之間的良性合作及互動, 從而形成對于流程各個部分的全方位統籌把控,有利于風險的防范,企業應該形成對于市場結構的更清晰的認知, 同時嚴格注意多項風險變化狀況, 形成高效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工作的完善完成,同時應該提升監督部門及設計工作的獨立性, 防止因為監督審查過程中受到領導及其他部門的干擾而形成監督審查工作的失控, 在風險管控視角下的內控建設需要多部門之間對各自的職責進行明確, 強化部門之間溝通交流, 更有利于信息的傳遞, 從而形成對于信息的真實全面的反應,減少因為權責不清對目標的實現構成影響。
(二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環境建設
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環境能夠對風險管理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首先,以企業議事規則與治理結構為依據,進一步明確細化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各方的權利義務,通過促使職責分工體系完善,優化企業內部結構,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除此之外,企業在實際管理時,應從長遠角度出發,實現對企業發展需求以及行業發展形勢的準確把握,通過借助于信息化管理和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做好決策管理可行性研究、投入產出分析、預測統計的準確判斷。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對企業當前面臨的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的準確分析判斷。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風險管控機制的監督,面對因此內部控制缺失,而導致無法有效制約風險因素及不確定因素,應及時反饋企業管理部門,通過管理層及時調整企業的戰略決策,實現對風險因素的有效應對。與此同時,企業管理者還可以通過風險分離、風險轉移等一系列風險管控措施,及時彌補糾正企業內部控制缺陷,促使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控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 )增強內部控制評價監督力度
風險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提升風險管理實效性,保證內部控制措施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提高企業風險管控的效率,需要加強內部控制評價監督力度,針對各類違規行為,要嚴懲不貸。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強化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聯系,需要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將風險管理結合在一起,提高管理的靈活性與彈性,并立足于相應制度性缺陷,要及時加以彌補改正,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中風險管控的價值作用。對于企業管理部門來說,應密切關注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具體實施效果,結合實際的效果,做好監督與評價,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隱患,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在具體監督措施的落實上,可以借助內部審計來體現,通過給予內部審計人員一定獨立的權限,保證其作用發揮,有效提升企業內控制的分險管理效果。
(四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機制
首先企業管理者應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的重視,圍繞內部控制,促使相應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在完善過程中,應體現于應有的前瞻性與預見性,引入風險評估分析與預警機制,以行業發展規律與企業自身管理要求為依據,全面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上可以產生的風險,在此基礎之上,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和要素進行仔細的梳理,結合相應風險,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實現風險管控,與此同時,還應嚴格規范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流程,落實風險識別、預警、分析、評估等內容,提高防范效果。除此之外,內部控制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由人為因素所主導,因此為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實的落實,應從強化相應人員管理入手,通過加強對其培訓教育,提高其風險防控意識,尤其是針對關鍵崗位人員,在內部控制中進一步落實責任管理與制度管理,細化管理流程,明確責任,提升內部控制的科學規范性,有效提升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的效果。通過引入激勵和約束機制,實現經營目標與管理績效考核掛鉤,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促使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結束語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對于內部控制的強化需要在認清管理成本的基礎上,強化對于市場環境的認知,通過對企業內外的風險分析,形成對于內外部環境控制途徑的有效提供,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通過科學、合理方法的選擇,合理應用多項組織措施,建立健全各項監督評價機制,從而促進對于經營活動的全方位掌控。
參考文獻:
[1] 武達 .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J]. 中國內部審計,2018 (3):43-45.
[2] 金玲 . 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9 (11):43-44.
[3] 李巧蘭 . 探討風險管理機制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應用 [J]. 中國市場,2016 (3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