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晴 張麗
摘 要: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種類較多,且不同的病蟲害有著不同的發生原因以及特征,同時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征、土壤環境、地理位置也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故防治方法不能照搬其他地區的案例,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防治策略。基于此,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在文中首先對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成因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防治建議;樹木綠化;病蟲害;成因;園林建設
園林綠化是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美化生活環境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我國園林建設工作不斷發展,許多植物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園林建設中,無論是綠化率還是品種數量都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病蟲害問題也越發嚴峻,且病蟲一旦成災,就會對園林綠化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因此,探討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成因
病蟲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園林綠化樹木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病蟲的侵害。通常來說,如果病蟲或者病菌的數量、密度合理分布,則不會對植物造成過大影響,但是一旦這個標準被打破,那么就會導致病蟲發展為災害。大量實踐表明,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成因,可分為土壤、氣候、地域、生物四個方面。
(一)土壤因素
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土壤的酸堿度,關乎著樹木的健康成長,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發生,常常和土壤有著密切的關聯。一般來說,因人為干擾,城市中的土壤酸堿度、營養成分存在較大的不可確定性,相鄰土壤成分截然不同、酸堿程度截然不同的情況屢見不鮮。多數樹木都不能適應堿性較強的生長環境,部分樹木的生長習性更偏向于在酸性環境中生長,但是諸多城市的土壤結構大多呈堿性,更有甚者為強堿性,這樣的土壤環境,對根系成長、樹木生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樹木對鐵元素的吸收也會受影響[1]。一旦樹木的正常生長受到影響,常常會引發一定的生理性病害,久而久之,樹木就會受到真菌、病毒的侵害,進而引發大規模病害。
(二)氣候因素
降水、氣溫會直接影響病蟲害的發生,異常的氣溫條件,會直接對樹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如高溫就有可能導致樹木發生日灼,持續低溫則有可能導致樹木遭受凍害,如果降水過多就會導致樹木受到細菌、真菌的侵害,干旱則容易導致出現蟲害[2]。
(三)地域因素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形有著諸多不同,有些城市被農田、森林環繞,而這些生態系統中的病蟲害,就會傳播至園林中。舉個例子,陜西地區的病蟲害,種類繁多,每一種園林植物都有著5種甚至以上的病蟲害。如香樟,在陜西地區作為行道樹栽植,香樟有壽命長、生長能力強、樹形優美等優勢[3]。但是香樟也深受病蟲所害,陜西地區危害香樟健康生長的病蟲害多達三十余中,比如網盾蚧、白輪盾蚧、炭疽病等。
(四)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病蟲害的傳播以及繁殖,危害園林綠化樹木正常生長的病菌較多,而這些病原微生物在大自然中無所不在,繁殖能力極強,傳播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白粉病等常見的病害。昆蟲極強的繁殖能力,也是導致病蟲害泛濫的重要原因。
二、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
(一)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一直以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就是我國園林內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的根本方針,同時也要用科學的防治方法,尋找病蟲害發生的成因,找到癥結、對癥下藥。故,相關人員需要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歷史,合理的做出預判,有針對性的進行防治。病蟲害防治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到植物生長習性、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病理、藥理等等因素,病蟲害的危害方式、發生規律都有所不同,在防治的過程中不可有絲毫懈怠,需要將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防治工作不全面、不細致都有可能會直接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4]。并且,在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還要積極落實生物防治,在病蟲害藥劑選擇上,盡可能選擇生物制劑,同時利用病蟲的天敵,減少園林綠化區域的病蟲基數。比如,針對白楊透翅蛾、尺蠖、夜蛾等等病蟲,可選擇苦參堿、森得保等等生物試劑,針對青楊天牛、榆紫葉甲等病蟲,可選擇綠色威雷、高滲苯氧威等生物試劑。
(二)結合品種、對癥下藥
城市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并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病蟲害防治和樹木的栽培應該相輔相成,選擇抗病能力強、生長能力強的樹種尤為重要。目前,部分地區的園林綠化,盲目引進外來樹種,舍近求遠,舍棄抗病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的鄉土樹種,導致園林綠化樹木深受病蟲所害。同時,也要考慮到樹木的撫育方法是否合理,園林綠化樹木的日常管護是否到位,通常來說,長勢越好的綠化樹木,抗病害能力越強,長勢越差的綠化樹木就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園林綠化樹木的管護,絕不僅僅指樹木水分的保持[5]。舉個例子,陜西地區某主干道兩側行道樹,出現了葉片發黃并且大面積脫落的情況,根據分析調查后,了解到樹木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缺少水分,而是樹木在栽培的過程中,樹木下方裸土面積設置過小,樹木從土壤中能夠汲取的營養較少,隨著樹木的不斷生長,樹木營養需求量不斷提高,而土壤不能夠滿足樹木生長所需,就導致樹木出現了落葉、發黃等等問題。而樹木營養不良,必定會導致其抵抗力降低,從而致使其滋生病蟲。另外,還可要積極利用熱處理、機械阻隔等等物理防治措施,比如可利用“覆蓋薄膜”的方式,減少葉病的發生,利用紅外線來殺滅越冬蟲。
(三)因地制宜,具體分析
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要根據地域因素來進行調整。目前,園林綠化中應用的樹木品種越來越多,不同的品種,習性有著較大差別,而城市建設活動也會對各個區域的土壤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城市中的行道樹為例,經常會觀察到,一條道路上,兩旁樹木的長勢完全不同。針對這種情況,就要透徹分析樹木長勢衰弱的具體原因。另外,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還要注意樹木周邊的自然環境。如陜西部分地區,許多行道樹的樹盤面積過小,樹木周邊鋪滿混凝土、瀝青,這些構造就直接影響了植物根系和地面水分、養分的交換,同時因為通氣不暢等等問題,導致樹木根系不能夠向深層土壤所發展,植物生長不良,抗病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筆者認為,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的防治,可統一協調各部門、各單位,構建起“聯防聯治”機制,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消滅病蟲害,將病害扼殺在搖籃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必須要對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相關從業人員對病蟲害的成因要有足夠的了解,在防治的過程中要秉承“預防為先、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渝和. 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解析[J]. 現代園藝, 2017(9):152-153.
[2]于連國. 園林綠化苗木病蟲害防治的幾點思考[J]. 農業與技術, 2017, 37(10).
[3]龐九華, 劉炳友, 孫慧, et al. 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中的綠色技術和傳統方法分析[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7(3):183-183.
[4]張志, 楊永利, 徐云彪, et al. 北方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防治建議[J].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17(08):23-26.
[5]梁健明. 城市綠化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及蟲害分析[J]. 南方農機,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