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艷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知識和運用的重要階段,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初中學生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課內的閱讀,主要是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文本,吟詠品味,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關鍵詞:閱讀教學;詩歌教學;語言
一、把握文體特征
王榮生老師語:“閱讀是對某一特定體式,特定文體的理解、解釋、體驗、感受,閱讀是一種文體思維。”教材所選的文章文體多樣,題材廣泛,每種文體在組織形式和表達方式上也各有不同,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審美效應。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要根據不同的文體,設計不同的教學思路和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語文教學不僅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因人而教,而且要因文而教。詩歌教學以“誦讀”“感悟”,展開“聯想”“想象”為主,學習和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意境等。在詩歌學習中,學生思考和主動構建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復誦讀品味。教散文(或記敘文)要能由形入神,感悟文中的主旨,梳理文章結構,厘清作者思路,體味推敲重點語句在語境中的作用,探究與情意的關系,做到“批文以入情”;教說明文時,要讓學生不僅明白說了什么,是否說明了,即體會語言的準確性,還要讓學生學習它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說明的,即掌握說明的方法。學生通過文本學習,培養有條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能力;教師用類文體新聞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等材料掌握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通過橫向對比,了解新聞體裁的特點,告訴學生讀新聞不能套用閱讀文學作品的方法,閱讀新聞,重在分析新聞要素,梳理新聞結構,理解作者如何組織、呈現新聞事實的。這樣在教學中教出不同文體的差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比較,掌握了不同文體的具體特點,了解了不同文體的“文體圖式”。當學生再讀到類似文體時,就能將已整合的信息拓展遷移到新的情境中,真正做到閱讀為生活所用。
葉圣陶先生語:“閱讀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啟發,受到教育,獲得間接經驗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時,咱們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必然會有所領會,可以作為練習寫作的借鑒。”閱讀和寫作不是分離開的,而是可以彼此對等的。從閱讀教學中吸收不同文章的文體特點,然后歸納各種文章的寫作特點,同步進行一些寫作訓練。如在學了說明文《中國的石拱橋》時,上課前先布置學生觀察身邊的白馬溪橋,觀察它的橋身、橋形、橋洞多少等,了解這座橋的修建歷史。學了此課后,再讓學生運用學到說明文寫作方法進行寫作訓練。講究文體意識,不是對學生的束縛,而是訓練他們熟練駕馭各種文體,更完美呈現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學生能根據文章體式去閱讀和寫作,就能依規矩而成方圓了。
二、關注語言形式
高爾基曾說:“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遍喿x教學的兩大基本任務就是讀懂語言文字和學習語言形式。教學中,教師應該把言語內容的理解和言語形式的學習教學有機融合。
1.咀嚼精妙詞語,學遣詞造句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有些詞語,孤立地看,平淡無奇,但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當中,你就會發現它變得有情味了。我們要抓住這樣的詞語,反復咀嚼。可以通過不同角度的品讀,去讀中品,品中悟。如學《次北固山下》時,將頷聯的“潮平兩岸闊”改為“潮平兩岸失”,體會“闊”字的妙處。閱讀教學中經常進行這樣的咀嚼品味,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也會不斷得到提升。學生的習作講評中,我也常拿文章來做這樣的范例。比如一學生隨筆中寫到:“上課鈴響,同學們仍在做著英語作業。突然聽到數學老師的腳步聲從走廊傳來,大家忙不迭地將作業放到了課桌里。”同學們分析后一致認為,“放”字不能表達內心的那種慌張和動作的匆忙,用“塞”字更好。學生錘煉字詞的能力在咀嚼中不斷得到提高。
2.品味獨特語言,習別樣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從語言風格角度、從語體的角度、從情感的角度等去鑒賞獨特的語言。比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這課主要是善于運用樸實、雋永的語句。有的句子從口語中來,如“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有的句子比喻新穎貼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現力,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等;有的句子具有樸素美,傳達一種心境,富有哲理等。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品味這樣一些獨特的語言,從而獲得言語智慧,也習得個性化表達的一些方法。學生學以致用,感受了語言的魅力,也提升了表達的技巧和水平。
3.分析謀篇布局,習巧妙構思
教師引導學生從宏觀角度去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味布局謀篇的高超手法,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循題涉文、找中心句、解析寫作順序、抓重點詞句、擬小標題等方式,讓他們掌握厘清思路的一些策略。如學學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抓中心詞“勤勞”和時間順序來梳理文章結構,感受清楚的章法、嚴謹的結構。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的例子,有意識地關注文本布局謀篇的特點,并適時適當地點撥,讓學生發現結構之美,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學到布局謀篇的方法,良好的寫作習慣也會慢慢養成。
閱讀教學中,我們緊扣教材,挖掘文本蘊含的豐富資源,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互動,就能讓閱讀和寫作比翼齊飛。
參考文獻:
[1]葉翠.讓閱讀與寫作比翼齊飛[J].學語文,2007(4).
[2]李麗.讓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攜手[J].語文教學通訊,2005(32).
[3]王克滿.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閱讀與寫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