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慧
摘 要:美食是業余愛好,語文教育教學是工作,兩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在工作時間研究教學、業余時間鐘情美食的過程中,感覺兩者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鍵詞: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美食
一、從中式面點的加工方式看高段語文閱讀方式
中式面點熟制的方法多樣,主要方法有蒸、煮、烙、烤、煎、炸等,還有綜合加熱法,如蒸(煮)后再煎(炸、烤)等。無論何種方式,都是使面點生坯成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制品的必要手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方式的要求有三種:朗讀、默讀、瀏覽。具體要求是:
1.朗讀: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這就如同我們制作中式面點中的“蒸”,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每位語文老師都應竭力把朗讀訓練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不能以老師的分析、講授代替孩子的朗讀、感悟。朗讀的最高境界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p>
2.默讀: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于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從閱讀能力的發展過程來說,朗讀為默讀準備了條件,默讀是閱讀的高級階段。高年級應把默讀訓練作為重點。
3.瀏覽: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瀏覽是進行大量、廣泛閱讀的重要手段之一。瀏覽的目的是要求在短時間內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不要求記住文章的每個細節。熟練而有效地掌握和運用瀏覽這一閱讀方式,是豐厚學生語文積淀、實現小初銜接的必備技能。
綜上所述,“默讀中思考,朗讀中表達,瀏覽中積累”是對高段閱讀方式的定位。通常情況下,我們一篇課文的教學需要朗讀、默讀、瀏覽多種閱讀方式的配合:初步感知,默讀思考大意;檢查預習,朗讀糾正字音;品讀感悟,朗讀深化理解;優美文段,誦讀加強積累;拓展延伸,瀏覽開闊視野。
二、從營養配餐的合理搭配看不同文體的教學建議
美食中倡導營養配餐,提倡對主食類、蛋白類、蔬果類、油脂類等均衡攝入,以達到平衡營養、保持健康的效果。本冊教材就體現了這樣的營養配餐理念,既有敘事性作品,也有詩歌和說明性文章?!墩n標》中關于不同文體教學的建議有三個:
1.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如《詹天佑》《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教學時應從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兩個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的描寫來理解人物的內心品質。
2.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
閱讀詩歌,如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應以朗讀、誦讀和想象為主。可分四步進行閱讀:(1)了解詩歌創作的歷史背景;(2)借助字典、詞典,疏通詩意;(3)展開合理想象,領會詩歌意境;(4)在反復吟誦中理解,在吟誦中想象,在吟誦中品味和升華。
3.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說明文,如《只有一個地球》,要注意四點:一是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知道被說明事物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二是要理清說明的順序;三是要了解文章基本的說明方法,如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四是要揣摩語言的準確性。
課堂教學要體現文體特點,不同文體的教學方式也各有側重,就如同主食類與油脂類、蛋白類與蔬果類的加工方式各有不同是一個道理。
三、從周末的一勞永逸看閱讀教學的授之以漁
《課標》中對于高段閱讀教學目標的定位有三個: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這些都是高段閱讀教學中幾乎每課都明確提出的目標。還是以美食為例,每一天,我們都不可避免早中晚餐,但是我們又不愿把自己的業余時間都浪費在廚房里,折騰半天做出一份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吃完的菜。怎樣解決付出和味蕾的關系呢?有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比如周末可以多調上幾種餡料,豆沙的、芝麻的、葷的、素的,蒸制出不同口味的面品,凍到冰箱里,這一周的早餐和午餐、晚餐的面食都不用操心了。閱讀教學也有這樣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授之以漁”,教給孩子必要的語文技能。
1.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
“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承接的是中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閱讀要求。我們可以從關鍵詞語入手理清文章思路。關鍵詞語包括:表示并列關系的“第一”“第二”“第三”,還可以運用表示承接關系的“首先”“其次”“最后”來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另外還有表示遞進關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表示因果關系的“因此”“所以”“由此看來”等,也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均具有“雙專題”特征,即從人文內涵和表達方法兩方面去考慮專題。體會思想感情也就是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征,這一點很難單獨達成。美食中有句話說:葷素搭配,美味加倍。完全素食很難滿足人體對營養的全面需求,但過多食用動物性食物,則是引發富貴病的主因。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好比營養配餐中的“葷菜”和“素菜”。人文關照工具,工具負載人文,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3.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六年級上冊第二組明確提出了“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一單元教學目標。眾所周知,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事半功倍,有一款被譽為營養配餐中的“標兵”的粥品,那就是臘八粥,也叫“八寶粥”。八寶粥不但具有補中益氣、益智健脾的功效,而且如此優質的養生營養美食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均可成為餐桌常態。在閱讀教學中,也有這樣一款“八寶粥”,那就是“品詞析句”,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閱讀教學的常態。要達到“學習如何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準確提取文章的有效信息,體會作者情感、明白文章表達主旨”的目標,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關鍵詞句”,所謂的關鍵詞句,是指在文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幾種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