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蕾
摘 要:闡述了教師如何關注后進生,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后進生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主要從自身教學的經歷來談有關教師的職責。教師的關注與愛護是學生學習的力量之源。
關鍵詞:教師;學生;關注;愛惜;職責
作為教師,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愛品學兼優(yōu)的“尖子”學生——容易。愛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產生地,而對所謂“后進生”就不那么容易愛得起來了。因為后進生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天你都要為之煩惱,為之操心。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后進生。這點我在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中有著深刻的體會!
在我的印象中教師都是十分“威嚴”的。于是,記得初為老師的我,為了拉開年齡上與學生相近的距離,彌補初為人師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一句話,為了叫孩子們信服我,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我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特別是對那些學習不努力的所謂“后進生”,我就從沒給過笑臉,更別提鼓勵的話,我除了批評還是批評,甚至嚴厲的責罵。的確,前半學期,我的“弟子”們都服服帖帖了,尤其是那些后進生。每次放學路上,他們見到我,總是怯怯地叫聲“老師好!”然后就一溜煙地不見了。每當他們在教室門口嬉耍,只要看見我,立刻就鴉雀無聲。這種場面,雖然多少使我感到不少的失意與不安,可是我又擔心對他們友好,管不住調皮的他們。于是我繼續(xù)著我的方式:嚴格的要求、良好的紀律、優(yōu)秀的成績。這樣做,的確很有效。前半學期,我的“徒弟”們在我面前看起來都非常乖巧聽話。到了期末,我班被評為先進班級,我也獲得了優(yōu)秀教師的稱號。這些勝利,使我把那些失意拋到了九霄云外。但是不久后,發(fā)生的一件事徹底擊醒了我。
那時我的第二屆學生班級中一個名叫王××的孩子,他學習基礎差,經常不完成作業(yè)。有一次,他作業(yè)沒完成,我不問青紅皂白,大發(fā)雷霆,把他當眾批評了一頓。要求他中午留下來補完作業(yè),不準回家吃飯。他鼓起勇氣,怯生生地說:“老師,我下課補,讓我回家可以嗎?”我笑了一聲:“不寫作業(yè),還想回家吃飯,不行。”我以為從這以后他就不敢不做作業(yè)了。可是他依舊“惡習不改”。我十分惱火,于是決定家訪。就是這次家訪讓我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原來他的父親因病兩年來一直臥床,而母親患有精神病,家里靠他干活,做家務,維持生活。看著他稚嫩的肩膀,挑著如此的重擔。我開始自責,開始反思: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孩子的班主任,對他是什么態(tài)度?關心過他嗎?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祖國的希望了嗎?我是不是一名好老師?一名教師的職責究竟是什么?僅僅是傳播知識?顯示威嚴嗎?還是就為了自己有個好名聲呢?我的心里一聲聲地回答:都不是!威嚴是為了讓孩子們有所約束,而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好名聲不是我當老師的初衷。我當老師的初衷:培育好祖國的花朵,讓他們在未來開得更艷麗;讓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成為未來棟梁之材。
于是我醒悟了:我一味地保住自己的所謂“威嚴”,卻把愛心丟失了。王××同學的事情,催我自省,教我悔悟。我決定去尋找那顆一度失去了的愛心。由此我開始尋找新的教育教學方式,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關注后進生上。我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改變自己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每天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和顏悅色地講解、指導,不再高高在上,河東獅吼了;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參加教學活動、努力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就算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的字很漂亮。”“你做得很好,老師喜歡你……”加強我和學生的情感溝通;其次,改變我對教學的認識。我認識到了:師生之間應在合作、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業(yè)的進步和思想的轉化,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第三,改變教學方法。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由簡入深,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后進生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挑選班干部時,我加以了考慮,讓他們也能擔任一定職務,在集體中發(fā)揮作用。第四,改變教育思想。過去我總把課后時間花在電腦、電視和手機上,現(xiàn)在我把課后時間交給了后進生,把課后的大部分時間和他們交流,以電話家訪、走訪等方式了解后進生的情況。當然對他們多了一份理解、尊重和愛護。第五,改變看法。在課堂上優(yōu)先對待他們,不再總把目光停留于優(yōu)等生。在心里時刻裝著后進生,處處為他們著想。面對他們調皮搗蛋時,不再急躁沖動,而是機智又巧妙化地把問題留到課后再想辦法妥善處理。另外,我還采取了結對子的方式,選擇了班上一些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在課后我還對他們進行了必要的輔導。這樣經過了半個學期的改變,我看了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孩子們活躍了,不再怕我了,甚至愛上我了。
是王××同學使我明白了:只有關愛,才能是學生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所以我殷切地希望所有和我一樣忽視過后進生的老師,行動起來,關注你身邊的后進生,溫暖他們那顆曾經失落的心。因為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我們教師應該堅守的職責;是我們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根本宗旨。我一定要時刻不忘初心,堅定自己的育人信念:讓我的學生——親愛的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萬洪兵.探索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溝通[J].新課程導學,2018(21).
[2]陳典銳.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優(yōu)化班級管理[J].新課程(下),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