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兆彥
摘 要: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也實現了基本普及,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并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當前教學中最受歡迎的輔助教學手段。微課主要是以教學視頻作為載體,針對某一特定知識點開展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可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基于此,就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探究分析。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微課是新時期下的產物,最初由國外提出,而后傳播到國內并迅速興起,成為教育領域最受歡迎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新課改中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以生為本”,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筆者以為好的教學應當是與時俱進的,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反思如何才能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微課應用的意義
(一)縮小學生差異
由于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基礎、個人能力參差不齊,所以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相對較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很難真正做到面面俱到。如若統一解答,那么會浪費優等生的學習時間,如果個別輔導,教學時間又極為匱乏,而微課的應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的應用,可以將教師口中的語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效率。
(三)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解演示是課堂中的重頭戲。而微課的應用,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理解分析—再次學習—實際應用的學習模式來掌握本節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提升學生知識的記憶效果。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利用微課完成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完成預習,進而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或者課堂即將結束時為學生播放一個3~5分鐘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明確本節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
比如,在八年級上冊《藤野先生》教學過程中,筆者進行了以下嘗試:在課前首先讓學生觀看了視頻短片,視頻中介紹了本文當時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留學的目的,當介紹本文寫作背景時,很明顯能感覺到學生的情緒變化,到后來介紹到魯迅是為了救國才去日本學醫,他希望畢業后回國通過行醫做到救人救國。但是最終魯迅并沒有成為一名醫生,而是以文藝作為武器參與了戰斗,成為著名的文學家、革命家時,學生明顯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想知道為什么魯迅在學醫回來后沒有去當醫生,而是去當了一名文學家。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我要求學生自主預習文章,并在預習完成后回答本篇文章的記敘順序、記敘中心以及記敘線索。在興趣引導下,學生預習效果極好,雖然語言回答各不相同,但是很明顯能感覺到學生確實對文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取得了較好的預習效果。
(二)利用微課開展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感悟意象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開展教學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豐富其閱讀形式,進而有效提升其閱讀水平。微課的應用還可實現文章深度的進一步挖掘,為學生后續寫作提供多種儲備素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再現文章情境,將真實的教學情境與學生思維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更好地帶領學生體會作者情感。同時,微課有著多樣的應用形式,可以單純講授,可以歸納總結,可以具體分析,也可以采用表演或者練習方式。在微課應用過程中,學生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應用形式,進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比如,在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教學過程中,本詩蘊含的意象極多,教師可以在課前選取幾個較為重要的意象制成微課。通過微課引導學生明白不同意境下詩人的心情,感受當時作者的所想所感,讓學生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接受課堂知識,并完成知識內化。
(三)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習效率
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微課可以將音頻講解與圖片展示進行科學結合,完善教材文字中存在的多種不足,進而有效降低學生理解課文的難度。
比如,八年級下冊《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深度理解難度較大,在文中對于“桃花源”這一地點進行了詳細刻畫,讓所有學生印象深刻,但是學生對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并不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當時社會背景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情感,筆者找到了相關資料,并將當時社會背景圖片、文字制成微課,學生在微課觀看過程中對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之情都有了深入了解。
總之,微課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是未來教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開展教學,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更滿足了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是教學工作者對教育方向的敏銳洞察力的直接體現。微課資源的應用是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表現,基于初中生的語文學習需求,教師整合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指導,這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開端,也是提高語文教育水平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梁熹徽.談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8(33):59.
[2]劉惠玲.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應用現狀及應對[J].學周刊,2018(3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