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變革逐漸進入了新征程,教學的趣味性研究成為學校和教師研究的主體。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從根本上來講21世紀的強國戰略依賴于人才的大力發展,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需要學校的密切配合。主要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研究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承上啟下的階段,此時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對學生找到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門較為基礎的科目,通過趣味性教學,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初中語文的課程內容,同時拓展學生視野,為日后知識儲備打下基礎。
一、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意義
學習能夠影響到學生的一生,這個過程中五味雜陳。學生在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會品嘗到學習帶來的痛苦。樂趣和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學到很多的知識。如何減輕學習的痛苦,增加學習的樂趣是學校和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初中語文的難度雖然不及高中語文的難度大,卻也比小學時期的語文要復雜一些,教師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易明了地理解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正在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落后于時代,趣味性教學的實施,能夠打破傳統教學對學生形成的思維局限。學生依靠其自身的興趣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與課堂質量,在教師指點下,學生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掌握探索知識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自身的綜合實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研究的對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趣味性教學的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從而完善自己的知識思維體系。趣味性教學的研究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展開,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都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開展趣味性課堂的教學。下面是開展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研究的相關對策。
1.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趣味性課堂
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認知能力的發展時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能夠幫助他們擴散思維,形成自己的思維認知體系,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語文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再者語文本就是一門思維較為發散的學科,若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得學生的思維僵化,不懂變通。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在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幫助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是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課,學生在聽課,那么,讓學生成為主體的課堂,就可以轉變為學生講課,教師進行指導。例如,在進行《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的授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讓學生做一個課文的預習。上課時,教師先不進行授課,先引導學生在講臺上講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認識與看法,學生對文章的見解定是各有千秋,遇到相應的價值觀稍有偏差的同學,教師應當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挖掘未知的真理,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就會明顯提升,課堂質量也會得到有效的保證。
2.教師充分創新,教學形式多樣化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僅僅是簡單地利用黑板和課本進行教學,缺乏其他形式的教學。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度下降。教師應當跟上時代的潮流,改變授課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產品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如今是高科技迅速發展的社會,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也被搬入了課堂中。多媒體的引入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與傳統的黑板和課本相比,多媒體設備有著其不可取代的優越性,聲音動畫的共同展示,往往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進行《月亮上的足跡》這堂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的課間十分鐘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月球環境和人類登月的視頻,讓學生先通過視頻對月球的各類環境形態以及人類登月的歷史做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還較少,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不夠全面。月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會經常聽到,經常看到的一個東西,但是真正對月球有一些了解的同學少之又少,視頻的相關內容,會讓大家對平時較為熟悉的月球做一個全新的了解。這樣一來,配合視頻內容進行文章講解,學生對月球進行了解的興趣就會提升,教師上課的氣氛也會被充分地帶動起來。學生不僅能夠較深入地吸收課文知識內容和課文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能在學習的同時拓展自己的視野,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從教學層面來講,教師能夠充分把握課堂進度,提高教學質量,對于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教學,也會起到一個積極的推進作用。
教育是立國之本,學生的未來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素質教育下的以人為本的理念應當充分貫徹到學校的課堂教育中。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研究是一個緩慢進行的過程,學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下,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劉靜云.加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有效策略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1):798-799.
[2]彭小坤.探析中學語文趣味性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2):352.
[3]王均義.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5(A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