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玨懿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地質資料管理中存在的配套資料不完善,利用率較低、匯交采集方式不完善、資金缺乏,設施落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管理體制不健全,規章制度方法不完備等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了相關措施及建議,以保證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效果。
關鍵詞:實物地質資料;管理
實物地質資料是記錄地質特征和地球演化過程的最真實、最直接、最原始的證據之一,是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是發揮地質資料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政府、公眾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舉措。
1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問題
1)庫藏管理不到位。我國的實物地質資料庫藏管理中,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實物地質資料庫由于保管設施建設的不全面,而發生未入庫便受損的情況。實物地質資料數量眾多、類型多樣,需要有專門的庫房對其進行分類保管。我國地勘單位每年完成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這些資源需要足夠的空間去容納,如果沒有相應的設備設施,匯交工作也無法完成。目前,由于容納設備的短缺,一部分實物地質資料會放置在臨時的庫房,給其的保存工作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另外,由于沒有固定的庫房設備,管理工作也無法實施到位,加之管理制度的荒廢,導致實物地質資料存在丟失的可能。
2)配套資料不完善,利用率較低。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系統化較低,這主要表現在配套資料的不完善。實物地質資料的相關配套資料的缺乏與忽視,不僅僅使得資料本身價值的降低,同時也不利于科學研究的進行,而且也會造成利用率較低。我國現階段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中,開發與利用工作開展情況不樂觀,只有少數地區建設有相應的展覽室,并且進行宣傳和公共教育活動,大部分地區都忽視了開發與利用工作,造成利用率極低。
3)資金缺乏,設施落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在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中,不能忽視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這與資金缺乏有很大的聯系。由于資金設施問題,缺乏實物地質資料的相關觀察、加工、試驗場所,庫房的建設也不及時,加之資金的撥付、調用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都使得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人員作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高低,對于工作的進行具有直接的影響。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為每一件實物地質資料都具有獨特的性質、價值與意義,因此其保存方法也不盡相同,同時也要求人員有良好的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感,這對于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極具促進作用的。
4)管理體制不健全,規章制度方法不完備。在我國現階段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中,管理體制不健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表現在具體方面有:一是地質工作管理體系中,對于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未進行全面、完善的定義,造成工作界定的模糊;二是管理工作之間的混淆與脫節,集中在匯交管理、項目管理、資質管理等方面;三是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與利用工作沒有建立起穩定可靠的規劃與項目,使得工作開展處于不利的局面。而對于相關的規章制度,更是缺少強有力的保障,這更加劇了管理工作開展的難度。
2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對策與建議
1)增設實物地質資料館。由于我國每年的地質勘探量巨大,實物地質資料眾多,要對其完好保存,目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搞好穩定的經濟基礎。實物地質資料庫在運行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與相關要求,比如實物地質資料搶救、收集以及數字化管理,這些內容都需要有相應的資金做后盾;其次,對庫藏設施進行完善工作。建設一些特殊的實物庫和專門的標本庫,以便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實物地質資料分類放置,防止出現問題的時候造成大范圍的損失。并且,還要完善保管設施地建設,比如建設實物整理前臨時存放場地、實物入庫前整理場所等等。最后,要將實物地質資料的收集工作加以重視。我國暫時勘探的實物地質資料數量雖然可觀,但是極有代表性的卻相對缺乏,所以,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要將勘探眼光放遠,重點關注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使我國的實物地質資料庫藏更加豐富,擁有更多的資源,完善其體系
建設。
2)加強管理資金的投入與設施的建設。從我國現階段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情況來看,國家級中心已初步建立,但在地方的管理機構尚不完善,甚至一些地區沒有管理機構的建立。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管理資金的投入問題,對于這種傾向于公益性的建設項目,資金的投入是一個難題。因此,加強管理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相關資金機制,是必要的措施。一方面國家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與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資金籌集渠道,集四方之力進行管理工作與設施建設,但在這過程中要注意資金使用的公正、透明、公開,任何的資金流動都要記錄在案,確保資金用于正確的位置。
3)實物地質資料的保存、開發與利用。要注意實物地質資料的系統性保存,完善相關的配套資料,對于不同類別的資料,要區別對待保存。在實物地質資料的開發與利用方面,要拓展其方式方法,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擴展其應用范圍。同時要進行必要的宣傳與教育活動,增強社會對于實物地質資料的認識與了解,這也是一個綜合利用的重要方式。
4)加強監督與檢查體系,完善管理工作。在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中,監督與檢查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實物地質資料的收集保存、資金的使用投入、相關設施的建設、開發與利用環節等工作的監督與檢查,能夠保證工作科學合理、規范標準的進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錯誤,同時也有利工作效率的提高。
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體系。規章制度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進行的強力保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細節處做好安排,盡量使得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高效、正規的進行。同時完善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體系,對于相關的標準要科學合理的設置,資金的流動使用與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要納入到管理體系中,使得管理工作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
3 結論
綜上所述,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體系構建對于更好的管理和利用地質資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相信隨著面積性工作量的不斷增加、地質工作者對野外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實物地質資料將能更多更廣泛的服務于我國地質找礦事業,滿足社會其他相關行業的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韓健,路煥,王斌.淺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系建設[J].中國礦業,2014(S2).
[2]劉曉文,于景春,田瓊.實物地質資料屬性特點、重要性及研究意義[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08).
[3]張立海,任香愛,張晶.新時期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指導思想[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5(08).
[4]劉明晶.試析地質檔案資料的管理與科學利用[J].辦公室業務,2018(19).
[5]盧珊,劉瑩.淺談地質資料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科技資訊,2018(08).
[6]汪艷梅,陳小紅.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信息化建設研究——以內蒙古地質資料館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7(12).
[7]李秋玲,周游,張晨光,韓健,陳陽.國內外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對比研究: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英國為例[J].中國礦業,2017(12).
[8]宋艷秋.關于提高地質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化服務能力的思考[J].貴州地質,2010(02).
[9]楊穎.地質檔案資料服務于地質勘查工作淺談[J].世界有色金屬,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