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學工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各種有機或無機化學品被大量生產制造,來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多種多樣的需求。與此同時,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生產與傳播,也開始通過空氣、水資源、土壤等傳播途徑,對自然環境、人類身體狀況造成嚴重危害。本文主要探討有毒或有害化學品的污染狀況,并提出化學品環境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措施。
關鍵詞:化學品污染;環境管理;問題;研究
我國現存合成化學品物質高達4萬余種,這些化學品中存在著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學品,一旦生產、存儲或運輸不慎,則有可能進入自然環境中對動植物、人類等產生危害。近年來世界各地頻頻發生空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土壤污染現象,出現光化學煙霧、汞鎘中毒,以及勞動群體患肺癌、肝癌及腫瘤等事件?;诖?,采取相應環境治理措施,對化學品污染進行防治與管理,才能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1 有害化學品種類及污染成因
現階段根據不同有害或有毒化學品的評判標準,可以將其分為不同種類。首先PoPs公約中將有機污染物,作為化學品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這些有機污染物包含二惡英、苯并呋喃、PCB's、狄氏劑、艾氏劑、六氯苯、七氯等。以上化學品污染物具有極高的毒性、揮發性,它們能夠長期存留在空氣、水、土壤或生物體內,可以隨著食物鏈遷移至人體中,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產生嚴重危害。而PIC國際公約對有毒、有害化學品的分類,通常將其分為禁用化學品、限制性使用化學品、農藥制劑等,包括狄氏劑、艾氏劑、五氯酚、六氯苯、七氯、汞化合物、磷胺、久效磷、甲胺磷等。此外,甲醛、氰氫酸、硫化氫、氯化氫等氣體化學品,以及多環芳烴、可溶性汞鹽、黃磷及重金屬等固體化學品,也屬于存在劇毒性、強腐蝕性的化學品,在生產、儲存、運輸及使用的過程中,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嚴重危害。
而在對有害化學品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污染成因,主要包括燃燒、存儲不當、人為施用等。
1)燃燒或生產。首先石油、煤炭等燃料的燃燒,以及氮肥廠、磷肥廠等化工產品的生產,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苯并(a)芘、SO2、NO、重金屬等污染物。
2)化學品存儲不當。部分化學品在完成生產后,需要保存到特定位置或容器中,以備后續使用,但近年來我國頻頻發生化學品泄漏事件。2010年7月,福建紫金礦業、大連新港發生化學品滲漏事件。紫金山金銅礦廠的含銅酸性溶液滲漏后,對汀江周圍水域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原因為企業對尾礦庫運行的管理不到位。而大連新港中多個10萬m3油罐的泄漏,也對附近100平方公里的海域產生嚴重影響,致使海產品出現大面積中毒或死亡的問題。
3)人為施用。農藥、工業廢水等化學品的污染,常常是由于人類對污染物廢水、廢渣的無節制排放,導致大量毒害化學品進入自然環境中,從而產生一系列化學污染問題。
2 目前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對環境的危害
2.1 化學品污染對大氣、水體造成的危害
化工產品生產、銷售、使用的過程中,會由于存儲安全管理不到位、使用不當,以及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無節制排放,而對大氣環境、水資源等產生嚴重危害。這些有毒有害化學品,包括多環芳烴、NO、SO2、苯并(a)芘、二惡英、苯并呋喃、PCB's、狄氏劑、艾氏劑、重金屬等污染物。其中直接排向空氣的化學品污染,會通過大氣循環進入動物、人類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慢性炎癥、先天畸形及肺部腫瘤的疾病。另外經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體傳播的化學品污染,則會使大量汞、苯、砷、鉛、鎘等重金屬元素,進入魚蝦等海產品體內,或者經由食物鏈傳輸到人類體內,導致出現海產品大量死亡,人類患上食物中毒、急性或慢性癌癥的情況。
2.2 化學品污染對土壤造成的危害
有毒害化學品對土壤的污染,通常包含農藥化學污染、無節制排放化學污染、廢棄化學品污染等,其中農藥化學品、化學污染物排放而造成的土壤污染情況,為最主要、最常見的土壤污染。首先農藥在農業生產總的過量使用,包括狄氏劑、艾氏劑、DDT(滴滴涕)、HCH(六六六)、滅蟻靈等的使用,不僅會使小麥、水稻、蔬果中殘留大量農藥,也容易造成土壤中生物群落減少、生物滅絕等。此外,化工生產中廢氣的無節制排放,也會經過揮發、沉積的作用,出現多環芳烴、可溶性汞鹽、溴等化學品污染,使土壤產生鹽漬化、酸化及生態惡化的狀況。
3 化學品污染的環境預防與管理策略研究
3.1 制定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
當前我國在化學品安全管理方面,已經頒布《農藥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主要對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等性質的化學品,進行生產、儲存、使用、經營與運輸流程的安全管理。在這一化學污染物安全管理法規的限制下,各地區所開展的一系列有毒有害化學品操作,不僅需要符合化學品生產、排放、廢棄回收的要求,還要對存在的突發事故、化學品污染情境進行妥善處理,來從污染“源頭”的控制方面,減少化學品對自然環境、人類的危害。
3.2 加強化學品生產、存儲與使用等環節的監管
環境保護部門、工商管理部門應對市面現存的化學品,進行化學生產、運輸、存儲與使用等環節的管理,才能有效減少由于化學品泄漏、污染物排放而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第一,監管部門要針對不同企業的化學品產品類別,將其分為不同監督管理等級,然后根據化學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對多種化學品流動、使用過程等做好安全管理。對于那些毒害性、腐蝕性強,禁用等級高的化學品,需設置專門的存儲地點、管理人員,來對化學原料的生產、運輸與使用進行監管,對遺留化學品、化學廢棄物做好分類與處置,以防止在一系列管理流程中,化學品出現燃燒、爆炸、腐蝕或毒害作用,對自然環境或人類生存的造成危害。
3.3 做好化學品污染的清潔與環境治理工作
有毒有害化學品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廢氣、廢水及廢料的排放,這些化學污染物很難在環境中降解、去除,且在動植物、人體內經過長期積存后,會導致生物或人類出現多種呼吸道疾病、皮膚病、腫瘤或癌癥。因此在化學品污染防治的過程中,環保部門應做好污染環境的清潔與修復工作,一方面要關停涉事的污染企業,另一方面通過采取一系列可吸附性物質、反應物質,對環境中存在的化學品污染進行分解、降解,降低毒害化學品的污染情況,從而實現對環境中化學品污染的控制與治理。
4 結語
隨著有毒、有害化學品的大量出現,其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事件越來越多。多種化學品污染物會通過直接排放、廢棄物拋棄等方式,進入自然環境中,使區域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或者導致人體出現皮膚灼傷、中毒、肺癌或腫瘤等疾病。因此對于化學品的環境污染防治,相關環境保護部門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化工企業化學品生產、運輸、存儲與廢料排放等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并對存在的環境污染展開治理,才能逐步解決有害化學品污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平.淺談我國化學品的管理[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1(02).
[2]高鳴,陳怡,孫一寧.國外化學品環境管理經驗借鑒及啟示[J].污染防治技術,2016(04).
[3]張靜,陳會明,柳溪.中國化學品安全管理現狀剖析與建議[J].中國標準化,2013(08).
作者簡介
鄭順姬(1983-),女,朝鮮族,陜西省西安市人,碩士,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保護與化學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