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93-01
1.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多數教師采用傳統的問答式教學模式,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是教師設定的,有的教師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詞組,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后僅了解一下故事情節。由于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只是機械地、被動地學習,因此沒有閱讀興趣。
1.2 在課程設置上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閱讀雖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時間得不到保證,閱讀僅是體現于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訓練。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沒有配套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的閱讀材料。
2.解決高中英語閱讀課存在的問題的策略方法
2.1 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英語教材在編排上,每個單元都安排了適當的有一定代表意義的閱讀材料,針對學生已有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2 重視英語詞匯和習慣用法的積累。
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1978)根據詞匯統計特征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的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我們會認得33%;如果認得135個常用詞,則為50%;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000個,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匯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
3.牢固掌握語法知識
近年來的閱讀理解短文的句式結構趨向復雜,語法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已經突顯出來。如在閱讀中遇到令人費解的長句、難句,就可以借助語法,對句子進行適當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關系,從而準確理解整句的意思。例如:長句是閱讀理解的難點之一,對于這類句子要分清主次,先找出句子的主、謂、賓、定、狀、補,再找出修飾它的從句或短語等。如,Parents whose children show a special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 sport have a difficult decision to make about their children's career.先找出本句的主、謂、賓為Parents have a decision.,再找出修飾語Whose children show a special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 sport為Parents的定語從句,difficult修飾decision,to make about their children's careers為不定式做decision的定語。經過分析,化整為零,化繁為簡,此句就不難理解了。
4.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4.1 精讀。
精讀包括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寫作方法、概念內涵等的理解,以及通過課文的語言材料學習語言結構,如詞匯的學習、難句的分析、語言點的講與練等。英語詞與漢語詞不同。英語詞有詞形變化。如名詞有復數形式,還有所有格形式;動詞有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過去式、過去分詞、現在分詞等形式;形容詞有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等。從詞的用法上看,介詞后要跟名詞或賓格代詞;冠詞后要跟名詞;情態動詞后要跟有原形動詞;連詞后要有并列或從屬成分等。掌握英語詞匯的這些特點,對提高閱讀能力是有幫助的。比如閱讀中遇到一個介詞,就知道它的后面必定有一個名詞或是一個賓格代詞,因此在閱讀時,不會在介詞后停頓,而應該讀完一個介詞短語。提高閱讀速度。對課文的學習,講解必要的語言知識;培養學生查詞典、用英語解釋詞義的能力;學習一些簡單修辭手法和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
4.2 泛讀。
除了教科書以外,教師應當給學生補充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材料。每周讀一篇短小的讀物是可行的。在閱讀材料中不可以出現生詞和新的語法知識。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可以復習學過的單詞和語法,從而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提高學習效果,這樣課上、課下有機地配合,對學習會產生良性循環。隨著學生使用語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材料的篇幅可逐漸加長,也可以出現少量和詞。課外閱讀的選材很重要,材料要符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要注意趣味性。
4.3 要克服回視的習慣。
有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難句或不太熟悉的詞,讀過一遍不能理解句意,需要回視(返回來再讀一遍),這是允許的。但很多時候學生是出于不放心,雖然讀懂了但還要返回來再讀一讀,這會大大影響讀速度。這是一種不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學生將已讀過的文字遮住,這樣避免回視,并逐漸擴大視幅,做到一視幅2-3個詞,甚至4-5個詞了。
4.4 計時閱讀。
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做“計時閱讀”。具體的做法是:學生在閱讀之前在閱讀材料的右上角記下開始閱讀的時間和這一篇材料的詞數,讀完以后記下讀這一頁或這一篇短文所用的時間(時間要用分鐘計算),用時間除以詞數就是每分鐘的閱讀速度,讀速=詞數。比如某學生閱讀一篇300詞的短文時間(分)用了6分鐘,他的讀速就是50詞/分鐘。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策略的培養,以便學生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劉俊宏,大學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