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 passage?”回答我的是一片沉寂,我放慢語速又重復了一遍,“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this passage,please ask me,OK?”依舊是令人抓狂的沉默。這是我接這個班的第一節課,本來還曾有一絲竊喜:課堂紀律很好可以安心講課。但是學生的表現讓我驚異:課堂上真正認真聽講的孩子不多,主動思考的很少;個別提問時,沉默低頭不舉手;全班問答時,事不關己無回應。在向老師和同學們了解情況后,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課堂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狀,一是缺少語境,除了課堂,孩子接觸英語機會極少,很難產生興趣;二是缺乏激勵機制,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部分孩子成績不高,嚴重打擊了學習熱情;三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部分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認為學習英語,除了考試沒有實際用處。
接下來的英語課,我動情地告訴孩子們:我很榮幸和大家共度這段珍貴的青春時光,由衷希望我們可以團結協作一起品味拼搏的辛酸和成功的快樂,真誠地期待大家的進步,熱切盼望同學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只要出自真誠樸實的話語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孩子們熱切的目光透露出他們樂于參與這個“復興計劃”。
一、充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激發人的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因為語言的使用都是在生活情境中發生和發展的。為了使學生感知學習和使用英語的真實感和需求感,盡量為學生創設貼近他們生活經驗的情境。為了創設情境,首先基于語篇主題意義,根據學生有關該主題的生活經驗,創設充分的語境,進行必要的語言鋪墊,做到讓學生有經驗分享,有語言表達,有興趣參與。盡管孩子們的經驗和知識不完整,思維的方式也非常單一,但只要他們感到所學習的內容與自己密切相關,并且有能力也有興趣去進一步探究,就可以激發學生觀察、發現和思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動力。同時,在教學環節中設計一些全員參與的任務,難易參半,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組內同學各司其職,互幫互助,全員參與,從中體會并運用英語,品味一次次小的進步與成功,有效地提高了同學們的課堂參與度,學習英語的熱情也普遍提高……這充分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慢慢的,我發現,課堂上愿意參與的學生越來越多,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積極表達自己不同觀點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二、表揚與激勵相結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的同時,注意鼓勵他們積極思考,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或錯,表達是否清晰完善都沒有關系,重在參與。一方面,在課堂上及時地表揚和肯定表現積極進步大的同學,或課后寫一張表揚名單貼在教室里,并通過微信發到班級家長微信群中去,爭取家長一起鼓勵孩子……另一方面,把課后作業與學生的表現掛鉤,實行動態管理,課堂表現優秀的同學、聽寫全對的同學和按時完成每單元背誦任務的同學,在重點表揚以外減免部分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們的課堂上越來越積極、聽寫全對和課后主動背誦課文的同學日漸增多。孩子們的進步,讓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記得林清玄說過,在照進窗隙強烈的陽光里面,我們可以看見虛空中飛揚的塵埃,那些塵埃粒粒分明,但無法破壞光線的本質。我十分慶幸自己沒有被孩子們慵懶的外表所迷惑,而是發現他們漫不經心的表象下的一顆顆充滿生機的、求知上進的心,并且始終對他們心存美好的期待,從不懷疑,從不放棄。
三、有效利用談話和輔導,走近學生生活助力學生成長
談話,是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橋梁,可以很好地拉近師生距離,有效改善師生關系,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經常找一些同學談心,了解并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學生小寧對我訴苦:“老師,我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也完成作業,怎么老是不及格?我快堅持不下去了。”我說:“小寧,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的學習很難,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咬咬牙堅持一下,相信你的成績一定會提高!”五天后的周測,小寧及格了,我在他的試卷上動情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孩子,只要不斷努力,學業定不負你,它會用一次次的成功來激勵你,堅持下去,老師期待看到陽光和彩虹環繞著你的那一刻!”我偶爾也與孩子們聊家常講笑話,他們生活中的趣事或煩惱愿意與我分享,有不懂的學習問題會主動問我。看到他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我覺得做的每一分努力都值得。從他們臉上,我讀到了自信,熱情,讀到了激情與活力,更讀到了旺盛的求知欲,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歌德曾說:如果你以現在的樣子對待他,他將如其所是;但如果你以他應該或可能的樣子對待他,他將成為他應該或可能的樣子。作為教師,走近學生,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中真實的樣子,對學生充滿真誠美好的期待,通過多種方式激發興趣,真誠地表揚和鼓勵,不失時機地談話和輔導,相信有我們真誠地期盼,巧妙地引導,全身心地付出,假以時日,他們定會以成為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