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君
摘 要: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情景的創設,知識能力的考查以及運用,都離不開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和一次次的訓練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說出語言,不要讓閱讀變成默讀,為學生搭建英語閱讀的平臺。搭建平臺,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閱讀;說出語言;英語閱讀
眾所周知,人類想要進步當然離不開閱讀,英語的閱讀也不例外,我們不論學習什么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情景的創設,知識能力的考查以及運用,都離不開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和一次次的訓練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怎樣去引導、啟迪和訓練學生的閱讀,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達到讓他們進步的目的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進行探討,關注小學的英語閱讀。
一、說出語言,不要讓閱讀變成默讀
我在做英語老師的二十幾年中,反復強調學生要盡可能地在課堂上多說,因為語言是說出來的,而不是悶出來的,沉悶的課堂學習是最要不得的,說是運用口語表達思想輸出信息的能力,是用來交流的,因此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該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去說,而且還要讓他們大聲地去說、去讀,要把閱讀和朗讀結合起來。
二、為學生搭建英語閱讀的平臺
跟讀是讀好英語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出現語音不準確、語調不正確的情況。同伴交流是檢驗語音語調是否正確的快捷方式,同時還可以相互學習對方的長處。小組合作閱讀是語感養成的最佳途徑,也是指正、改錯的一個最有效的學習平臺,在閱讀時要注意升調、降調、重讀、停頓等方式的運用,從而形成正確的語音和閱讀語調。學生在課內能夠交流閱讀,在課外也可以進行拓展閱讀,其中包括小故事、小短文、小小說以及繪本、雜志等,只有這樣通過長期不斷的積累,閱讀水平才會有更大的提高。
三、英語閱讀的幾個時間段
我們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一定會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閱讀也不例外,我認為它可以分為這么幾個時間段進行閱讀訓練,首先是在最初的預習階段,可以讓學生進行讀的初步體驗,這樣雖然會讓學生感覺到受困,但卻為他們后面的學習進行了一個良好的鋪墊,這也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第二個閱讀的時間段是課上的閱讀,這也是最重要的學習階段,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強調的是先聽后讀,聽讀的環節不可以分離,在學生聽的時候,老師讓他們注意聽力材料里面的語音、語調和停頓的情況,讓學生進行認真的模仿,這一階段至少要聽兩遍,然后就是學生的模仿閱讀了,模仿閱讀可以是一句一句地跟讀,也可以是多次聽過后的自讀,自讀時老師要進行適當的指導,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分組的閱讀,相互指正其中的錯誤,進行反復的閱讀。第三個閱讀的時間段是課下的復習,在上完閱讀課之后,教師要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布置一些課外閱讀的材料,要讀熟課本,必須要讓學生首先熟讀這些閱讀材料,不但要讀,對于出色的文章,知識點集中的篇章還必須要求進行背誦,課下讀的時候不會了怎么辦呢?可以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進行課下的閱讀訓練,也可以通過微信群進行互動學習,反復閱讀直到讀熟為止。第四個閱讀訓練階段是每周的晨讀了,我們學校每周都有一個早晨的早自習是屬于英語閱讀時間的。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讓各組的小組長輪流進行領讀,教師在旁邊進行檢查,讀錯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讀的時候必須聲音洪亮,閱讀的材料可以是書上的課文,也可以是練習冊或是課外材料,不管讀什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注意學生的參與程度、參與熱情和閱讀效果。第五個閱讀訓練項目的是家校的閱讀訓練,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英文的閱讀,家長可以不會讀,但是學生卻不能不去讀,教師應該積極地去鼓勵學生把英語讀給每一位家長聽,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監督。
四、搭建平臺,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我們說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積極地為學生搭建恰當的學習平臺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這些平臺可以是各種角色的扮演,小組之間的比賽,男女生的競賽,講臺上的小老師,操場上的相互問候等等。比如用英語講故事等。本學期我進行了一次英語的口語比賽,參賽的學生是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報名人數不限。學生積極地參加,利用各種道具進行表演,活動過程中進行了手機錄影,活動結束后進行了頒獎,并把優秀的學生作品上傳給了微信家長群和學校,不論是學生、學校還是家長對此次活動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教無定法,學亦無定法。我們要積極地去探索閱讀教學中的新形式和新方法,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從小做個愛閱讀的人,把閱讀當做一種習慣、一種樂趣、一種生活,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搞好學生的學習成績,把學生培養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秦曉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新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 2018(44).
[2]韓艷婷.英語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