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 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當前,中國航空企業正面臨高速發展和激勵競爭的轉型期。據預測,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航空產業的蓬勃發展凸顯了其競爭優勢,其背后的競爭壓力也不言而喻。各行各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都在搶發展機遇,奪成熟人才,基于波音、空客等先進航空制造企業人才激勵政策的實踐,航空制造企業如何吸引優秀人才、穩定人才隊伍、激發員工活力,成為航空制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
某航空制造企業(以下簡稱S企業)瞄準激勵的痛點和盲點,聚焦職位職級體系、薪酬福利體系、績效考核體系、激勵模式等4個方面,重點解決職業發展不夠通暢、工資總額總量不足、分配不夠高效、激勵形式單一等4方面的問題,留住了大部分核心骨干人才,但在內部調研和離職訪談中,發現在員工激勵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薪酬福利方面存在績效激勵效果不明顯和福利不夠人性化。一是大多數員工認為績效比重較小,在分配上存在與業績掛鉤程度不夠,沒有真正發揮出績效分配的激勵作用。二是福利制度不夠人性化。目前,S企業的福利項目看似面面俱到,沒有真正抓住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人員的需求。
(二)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S企業績效分配不合理是由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帶來的,加強企業評價標準和考評程序,并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績效、獎金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從定期的績效考評中發現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使績效和獎金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三)員工配置不合理和內部流動機制不暢通。S企業的部分領導在分配工作中,沒有充分考慮員工的特長,造成員工在工作中無法體會趣味性、挑戰性,阻礙了工作的積極性;多數員工長期在固定崗位上工作,容易產生崗位倦怠感、思維定式,工作缺乏創造性。當員工尋求改變時,又沒有好的流動政策,面臨著部門領導不放人、用人部門無法接收人的尷尬局面。
(四)激勵形式單一。由于S企業的激勵主要體現在獎金和職位晉升上,促使員工都朝錢看,加上分配機制的一些小問題,就容易集中引發員工的不滿情緒,而沒有真正關心到部分員工的成長需要、情感需要等。
企業的穩定和發展離不開穩定富有活力的員工隊伍,因此員工激勵至關重要。員工激勵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薪酬福利激勵、績效考核激勵、職業發展激勵、精神激勵。完善的激勵機制通過合理的資源利用,將員工同化為企業發展所需,就能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生產力。
1.提高績效工資在薪酬結構中的比重。S 企業原有的薪酬體系績效工資占比較小,員工努力工作所帶來的回報比不上資歷的增加。因此應提高績效工資在薪酬結構中的比重,其比例應隨著崗位所需承擔責任的增大而提高。2.設計更加貼近員工需要的公司福利。S 企業現有的福利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員工生日時以企業名義為員工準備生日蛋糕、為工作性質較危險的員工投保意外傷害險、根據員工不同的年齡階段提供體檢套餐、增加性福利菜單供員工自行選擇等形式來體現企業對員工的關懷。
1.重新設計考核標準,體現職務和崗位差異性。根據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標準等確定考評方法與內容,例如生產部門以考核工作產出為主,職能部門以考核工作行為為主。考核標準應以崗位職責為依據,結合經營方向、業務特點和員工特點設置指標及權重。2.充分利用考核結果。考核體系是薪酬體系和培訓體系有效運行的前提,因此必須將考核結果與薪酬福利、教育培訓、職位晉升掛鉤,達到考核激勵的目的。對于考核優秀的員工,發放榮譽證書并給予物質獎勵,在職務晉升、薪酬分配、外部培訓等方面優先考慮;對于考核不稱職的員工采取降薪等懲罰措施,進行績效面談,輔以專門的培訓幫助其提升工作水平。
1.縱向可進退的晉升機制。通過績效考核,可以根據員工業績表現,對優秀的員工進行職位晉升,對于業績不佳的員工,進行回爐重造、淘汰處理,以此不斷優化員工配置。2.橫向可交流的工作輪換激勵。員工可根據個人所長,調換到相近工作崗位或跨序列發展,實現良性融合,打破內部流通壁壘,引導員工流向自己更擅長的領域,為企業服務。
精神激勵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無形激勵,S 企業可以從情感激勵、文化激勵著手。
1.情感激勵。情感是影響員工行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企業從尊重、信任、關心三個維度來激勵員工。不斷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加強員工之間的信任,提升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者加強與員工的情感溝通,關心其工作狀態,解決其問題困難,實現以情動人。2.文化激勵。創造和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宣傳推廣,實現企業與員工價值觀一致;建立公平、進取、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企業凝聚力;開發與企業文化相符的物質載體,塑造企業形象,提升員工自豪感。
總之,分析航空制造企業員工激勵現狀,挖掘能夠激勵員工的主要激勵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激勵方案,能夠有效發揮員工效能,提高公司效益,加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證企業乃至行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