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運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哈繼銘、邢自強比較當年中國五六月份從國際市場進出口各產品的增速,從石油方面發現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石油消費并沒有明顯下降;美國經濟乏力,其他國家經濟增長也隨之放緩,中國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人民幣升值將放緩。
據拉赫爾·森分析了新加坡與重要貿易伙伴的國際貿易數據,結論是貿易矛盾不可避免,原因是出口額和進口額的評估和時間間隔。
本文參考上述兩篇文章中數據分析的方法,對中美貿易戰進行分析。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從整體上看,美國進出口貨物在2016年均有所下降,貿易逆差有所下降;據國別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美國貨物進出口額比上年(下同)下降2.9%,其中出口下降3.3%,進口下降2.6%,貿易逆差為7354.6億美元,下降1.4%①。貿易逆差的下降對于很多國家來說都是好事,因為這證明著本國的出口額正在上升,但對美國這樣一個外債大國卻未必這么簡單。
據國別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157.8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了0.3%②,雖然下降量不大,但預示著中國對美國部分商品需求在下降。觀察出口到中國的美國運輸設備、機電產品、植物和化學產品分別下降2.8%,5.1%和0.1%③,而上述四類出口產品占美國對華出口總額高達65.5%。預示著中國即將不需要的產品,是美國曾經大量向中國出口的產品;近幾年中國加快了這四個品類科研步伐,最終會自給自足,對外需求量必然會越來越小。二美國市場上,中國家具,玩具、鞋、傘等輕工業產品和皮革產品占美國進口市場的59.3%、60.2%和55.0%④,這些商品在美國市場上占比較高。又因為美國產業結構、人民生活習慣和美國文化的影響,這些產品在美國市場均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對美國制造的同類品造成很大競爭壓力。
依據國別報告給出的數據顯示,美國自中國進口的總值,從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462813百萬、505597百萬、539503百萬,呈現上升趨勢。商務部發表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主要從中國進口機電產品,進口額為2566.3億美元,占進口總量的50.8%,同比增長13.4%⑤,中國的產業鏈較為完善,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機電產品售價更便宜,所以從中國大量進口對于美國來說是不二選擇。
國別數據顯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家具玩具、紡織品、原材料金屬產品分別位居美國第二、第三和第四位⑦,這些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而美國本國制造價格昂貴,因此它們在美國消費市場占有重要席位。對于中國的家具,鞋和雨傘等輕工產品和皮革制品,官方數據顯示分別占美國進口市場的60.4%,58.3%和53.3%⑥。雖然中美貿易戰于2017年3月23日正式展開,但從全年的進口額來看,美國仍然難以避免大量進口中國輕工業產品。到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2685.4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49.8%。雖然貿易戰已打了近一年,但中國制造的家具、玩具、鞋、傘等輕工業產品占美國進口市場的60.9%和56.2%⑦,證明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并沒有因貿易戰減少,中國制造和中國原料仍占據美國市場眾多席位。雖然關稅不斷提高,但中國制造在美國的消費市場仍然具有較大優勢。
眾多生活用品和原料的主要進口國為中國,且進口商品在擁有重要的消費市場,無疑對美國本國輕工業產品和原料在本國市場內的銷售產生巨大影響,在面對自中國進口貿易激增,影響本國消費市場的情況下,特朗普于2017年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2018年3月8日清晨,美國正式批準對鋼鐵進口關稅改為征收25%,鋁改為征收10%;3月23日凌晨,又宣布計劃對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關稅⑧。并限制中國公司在美國投資,中美貿易戰正式拉開序幕。由此可見在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貿易摩擦在所難免⑨,美國官方難以承受進口貿易激增,是引起中美貿易戰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即使不斷對中國商品加征了高額關稅,美國仍然無法阻止眾多中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
在面對從中國的進口貿易激增的同時,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從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115775百萬、130370百萬、120341百萬美元,變化不大并有一定的起伏;相較于進口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明顯差距較大,美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并不占據主導地位。
貿易戰開打后,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并未使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席位減少,反而從中國的進口額有增大趨向。隨著貿易戰的展開,中方商務部宣布,將對來自美國的3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4月1日宣布對自美國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的關稅,又在4月4日開始對來自美國價值5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征關稅,受關稅增加的影響,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于2018年同比下降7.4%⑩,美國產品在中國市場所占席位不斷減少,美國貿易逆差更加明顯。所以中美雙方貿易不平衡引起的宏觀經濟摩擦,也是引起中美貿易戰的原因之一。盡管美國一直是貿易逆差的大國,但很多產品價格大幅度提升(例如汽車等),本國消費者無法接受;很多美國本土公司更是不得不裁員或關門工廠,國內失業率出現小幅度上升,加劇了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2016至2018年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構成中,占比較大的為運輸產業和機電產業。從2016年至2018年,運輸產品分別為25657百萬、29511百萬、27682百萬美元,變化幅度不大;機電產品分別23743百萬、25000百萬、27037百萬美元?,變化幅度也未發生巨大改變。對于這兩類產品,除了從美國進口外,我國還可以從西歐、日本等國家進口,美國進口已經不是我國唯一的途徑。
中國市場中的運輸產品和機電產品,美國制造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各個國家所占份額相對平均。近年來中國加快對運輸和機電產品的國產化,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的市場份額逐年增加。例如從汽車制造來看,整車進口和汽車零部件進口都在不斷降低,2018年我國的汽車進口額減少8.5%,汽車整車國產化逐漸增加。
而中國進口到美國的產品中,機電產業和輕工業產品進口量相對較大,2016年至2018年,機電產品分別為226418百萬美元、256626百萬美元、268543百萬美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機電產業產品一直占美國自中國總進口額的50%左右,其余輕工業產品以及各種原料大約占其余50%?。眾所周知,中國是美國進口輕工業產品和原料的重要國家,在中美貿易戰進行時,法國《費加羅報》網站3月5日報道稱,美國消費者首先受到貿易戰的影響。2018年,中國采取報復措施,對價值約121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平均征收16%的關稅。美國市場中多數產品的大幅度漲價,美國人們不堪重負,民眾甚至對美國政府和美國未來產生了質疑,由此證明中美貿易戰中美國的消費者受害更加嚴重。
結論: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受傷害更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是目前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美國有很大的差異,雙方有一些貿易摩擦是正?,F象。在一超多強的國際局勢下,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若依舊妄圖憑借自己的力量控制世界貿易格局,必然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損失更多,對國際市場造成巨大危害。中美貿易戰自2017年3月底開始至2019年5月初,中美歷經開始、短暫磋商、暫時停戰,再次開戰,貿易摩擦逐步升級,中國新聞網報道也指出,中國從美國的進口量連續下降,貿易戰中不但沒有贏家,更會對世界經濟產生衰退影響。
從生產成本來看,中國制作相較于美國制造更低。從產品價格來看,在美國和國際市場上,中國產品價格也相對較低,中國制造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依舊較大。從產業結構分析,中國的產業結構比美國的更全面更完善,輕工業制造品在美國市場短時間內難以替代。從目前國際局勢和國際貿易數據分析,中美貿易戰很難在短時間內停止,貿易戰對中國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會越來越小,對美國的影響卻更大。
注釋:
①②③國別數據 國別貿易報告 2016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
④⑤⑥國別數據 國別貿易報告 表14 美國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章).
⑦2016年中國和美國雙邊貨物貿易情況分析:進出口額下降3.5% 中商情報網.
發布時間:17-04-23 01:02深圳中商情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⑧華府觀察 對華貿易戰? 特朗普先生,有種就來吧! 鳳凰資訊 2018年03月01日10:07:13 蕭蕭.
⑨中美貿易關系.百度知道.
⑩全球紡織網2019.5.17 20:06 中美貿易戰 為你梳理至今最全時間線.
?國別數據 國別貿易報告。2016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2017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2018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
?國別數據 國別貿易報告。2016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 表16 美國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類);2017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 表16 美國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類);2018年美國貨物及中美貿易雙邊概況 表16 美國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