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招生率逐年提高,加上教育行業大量涌入的物力、人力和財力,導致院校財務部門的壓力不斷增大[1]。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是高職院校財務工作的重點,其實施的好壞關乎著財務部門工作的整體成效,所以做好財務報銷審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高職院校財務報銷審核工作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①工作效率低。高職院校有很多學院部門及工作人員,經常會出現財務報銷與財務往來的情況,而由于財務報銷審核人員與教職工之間缺乏有效交流,致使雙方在財務報銷審核工作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加大了工作難度。此外,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缺乏完善的評估獎懲機制,工作人員的獎勵和收入與個人完成工作量沒有直接掛鉤,只對總體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開展情況加以關注,忽視人員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有效發揮,造成人員懈怠日常的報銷審核工作。
②崗位獨立性不強。對于高職院校財務報銷審核崗位來說,其從性質的層面進行劃分時,屬于財務管理部門的基層崗位,這樣極易導致審核人員的權職得不到正確行使[2]。如審核工作受社會關系和上級部門的限制,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也會受更多因素的制約,尤其是上級部門對審核人員的影響,使得報銷審核的原則性不強。
③缺乏相關制度。現階段,有些高職院校將精力和時間主要花費在教育服務職能的建設等方面,忽視內部管理制度的構建,尤其是財務報銷審核制度的構建,嚴重影響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一些高職院校構建的財務報銷審核制度缺乏人性化,沒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基本是生搬硬套現有的會計制度,也沒有選擇性吸收國家頒布的會計制度內容,導致所構建的制度缺乏可行性,無法發揮出人員工作的創造性與積極性,降低會計原始數據的準確性,造成核算結果失真。
第一,提高效率。高職院校只有科學管理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才能有機結合工作的各部分和各環節,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財務報銷審核的效率,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及高效運轉。高職院校開展日常的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時,應該積極引入先進的系統模式,如排隊等號呼叫模式等,以便準確計算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量,使其脫離繁瑣無序的工作,嚴格按照順序報銷費用,防止同時涌入許多報銷審核憑據,進一步提高會計憑證核對的速度和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實現報銷審核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3]。另外,工作量的準確量化能為工作人員的獎懲提供依據,如出錯率高且工作量小的人員會受到處罰,出錯率低且工作量大的人員機會獲得獎勵;同時將人員的薪資收入與工作量相掛鉤,能很好地調動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促進財務報銷審核效率的切實提升。
第二,加強宣傳,確保崗位獨立性。高職院校要想完善財務報銷審核工作,必須要加大工作的宣傳力度,科學分配財務信息資源,保證財務運行的合理性及穩定性,進而為財務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同時高職院校需要提高認識,不能只將財務報銷審核當作基礎的報賬工作,還需要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意義與作用加以了解,注重財務報銷審核崗位的獨立性,從而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實施。
第三,健全制度。開展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時,高職院校只有以制度為先導,建立健全財務報銷審核制度,才能有效避免人為漏洞,減少工作中出現的違紀違規現象,實現報銷審核工作的規范化和體系化。當然財務報銷審核制度的構建涉及諸多方面,如崗位責任制度的實行、票據管理制度的健全、會計核算制度的落實、經費收支制度的完善等,這樣方可保證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4]。除此之外,制度的建設需要與相關監管制度相統一,利用制度對監管權力的濫用進行制約,通過監管來有效執行制度。為此,高職院校應該定期抽查制度的執行狀況,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發現、妥善處理,有針對性整改工作或調整制度,確保制度的實用及科學,更好地落實財務報銷審核工作。
第四,強化能力。高職院校財務部門應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對工作人員能力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加以重視;同時相關人員開展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時,應該努力充實會計知識,加強自身會計能力的提高,積極迎接新的挑戰,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具體要做到:①工作人員要樹立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財務報銷審核工作中,認真學習與借鑒好的工作方法,向工作能力強的人學習;②知曉與領會自身院校的財務運行模式,了解與掌握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展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工作效率低、崗位獨立性不強、缺乏相關制度等,嚴重影響到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有序進行。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必須要立足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如提高財務報銷審核效率、加強宣傳、確保崗位獨立性、建立健全制度等,以此保證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