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強
1.40 多年來村民自治實踐的創新歷程。自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村民自治實踐走過了40 年歷程,經歷從人民公社解體到村民自治、鄉政村治,再到現在的鄉村共治,順應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治理論與自治體系。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既為村民自治實踐提供難得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2.村民自治歷程的問題分析與有效治理
村民自治自從被提出以來,在實踐操作中并沒有被執行到位。根本原因是村民自治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包括1)村民自治沒有吸引力、村民的凝聚力不強、村民主體性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2)農村基層干部的認識不到位,使村民自治長期停留在理論水平上,沒有進行實際上的操作;3)黨委宣傳力度不到位。只是存在形式上的宣傳。不能深入到百姓中間;4)村民受教育的程度低,主觀上不愿意參與自治活動。
為了使村民自治能夠實現,需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下有效的治理。因此我提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大力地改善:1)大力強化村委會的服務功能,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堅持和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增加團結力量;2)提高村民的教育水平和法制認識,精準定位,突出村民自治的重點工作,轉變基層政府對農村村民的管理方式;3)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全面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帶頭作用,并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宣傳功能,讓基層黨組織起到宣傳的作用;4)深入開展村民自治的示范活動,對典型的村民自治成功的案例進行大力的宣傳。具體操作可以從完善村民主選舉制度和監督制度。
1.習近平村民民主自治理論。習近平強調要加強提高村民自治的法制法、規范化的水平。對自治進行具體的操作性法規的出臺,并在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法規的基礎上,切實可行地加強村民監督。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一個組織必須有領導核心,只有選賢舉能,才能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其次,在干部選拔任用上要唯“德才”是舉,要好中選優,要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平等參與權與建議權。最后,要進一步理順基層黨組織、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以及村民代表大會等組織的關系,并注重四民主的有機結合。要知道,民主的管理、決策、監督,不僅能保障民主選舉的成果,而且能解決民主選舉尚不完善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2.十九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村民自治政策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我國鄉村治理體系進行了更完善的政策布局,如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法治鄉村、提升鄉村德治水平,以及建設平安鄉村等。
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村民自治理論體系的構建。廣開言路,給與村民諫言權利。鼓勵村民自覺參與村民事物的決策中來。發揮黨委的引領作用,黨委積極做好大力宣傳自治的政策。深入村民進行講解自治的好處。使村民對政治體系有所了解。并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為建設好村民自治打好基礎。同時,加強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教育水平。提出村民業余教育學校。鼓勵村民全員參加。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村民自治實踐的領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構建鄉村基層組織建設體系。鄉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治理體系的核心。只有堅持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起科學高效的鄉村基層組織體系,鄉村治理才會有堅強的領導力量。因此要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必須根據新時代鄉村社會發展實際和鄉村治理需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基層組織建設體系。農村黨委要實踐自己的領導職責。做好宣傳的工作。深入到每家每戶或者采取村民大會的手段進行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的村民自治的政治戰略。對村民自治的細節做好解讀。
2.完善村民民主制度體系
(1)完善民主決策制度和協商制度
具體落實好民主決策制度。深刻了解民情。這是我們做出決策的根本依據。村委員會或者黨委會要做出決策之前必須深入廣大的人民群眾,深入基層實踐,認真地做好調查研究的工作,在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基礎上,召開村民代表會進行集體表決,才可以進行宣布決策。務必使各項工作和決策的制定都符合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從他們的利益出發,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
(2)完善民主監督制度
村級民主監督的內容涉及的是村民切身利益的或村民群眾都普遍關心的事項。民主監督內容包括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是從村民中民主推選5-7 人組成村務公開監督小組負責監督村務公開的情況。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向村民代表會議負責。村務公開監督小組主要職責是:對黨委各個成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對村民參與自治情況進行監督等等。凡是和村民利益相關的事情都受村民監督小組的監督。
3.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創新鄉村治理方法。重構鄉村治理體系,主要提出建設鄉村共同體,推進村與村之間進行互通消息,鄉鎮與鄉鎮之間互相學習的管理體系。實現共同進行學習管理的模式。創新鄉村治理的方法,實現自治要同步實現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方法。三部齊走,不可進行一邊抓。一邊側重。自治的同時也要做好法治,宣傳國家現存法律,要對村民的德行進行規范和引導。
4.建立村民自治信息平臺,加強村民自治文化的建設。信息時代,村民自治也要緊跟時代步伐。運用現代新的互聯網技術進行管理和互通有無。村民的自治建設可以從文化建設入手。結合現代的互聯網科技,創建村民的精神家園,可以設立多種文化建設的平臺。創建新型文化學習路徑。研制APP 平臺,對文化類常識進行娛樂方式呈現,如游戲、填詞、對聯等方式。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創設新型的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世界。
總結: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村民自治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如何在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村民自治理論體系與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的路徑選擇,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三治合一”的鄉村治理新體系,新方法,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筆者將繼續關注這方面的研究動態和學術實踐。了解村民自治新進展,對深化村民自治實踐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討論。本文研究希望能對新時代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有進一步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