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桃
財務管理,是一種基于不同理論架設下,設定一定的整體目標,對企業的投資、籌資、現金流動、利潤等方面的分配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財務報表是用來記錄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金流動、利潤變動的統計報表。企業要想實現良性發展,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而財務報表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基礎和重要一環,因此,對財務報表分析是必不可少。
1.資產負債表情況分析。資產負債表是對企業某一特殊時期內的資產、負債等財務狀況進行計算、統計,又被成稱為財務狀況表。通過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工作,可以全面掌握企業的資產情況、負債情況。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通過對存貨報表、應收應付款賬目科目、預收預付款賬目等科目進行報表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企業的流動性資產情況,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基礎;同時,對固定資產狀況進行報表分析,可以實時了解企業的硬件配備與生產能力之間的關系,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撐。
2.利潤表情況分析。利潤表是指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內所呈現的經營成果狀況,又被稱為經營成果表。利潤表記錄了企業業務的成本、費用等支出項目,也記錄了收入項目,反映出企業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這點與資產負債表的作用相似,不同在于利潤表可以直接反映出某一時期內企業的盈利情況。
3.現金流量表情況分析。現金流(量)表是對企業某一周期內(通常是按季或年測算)現金的流動情況反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等工作影響更大,同時,有利于提高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度。
4.附表附注情況分析。在財務報表分析中,不容忽視附表、附注對財務管理的影響。附表、附注是會計報表中,針對財務信息進行的各種項目的補充、說明、備注、釋義,以及對沒有在財務報表中說明算法的項目的信息披露,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業的情況。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兩種: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所謂趨勢分析法,就是把相關財務數據,通過連續多期的財務報表對比計算出趨勢百分比,包括以金額為基礎的比較財務報表和以百分比為基礎的比較財務報表。
所謂比率分析法,就是將同期財務報表中的相關財務數據通過比率的形式體現出數據之間的狀況,包括主要比率指標(短期資產流動指標如果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如速動比率、流動比率,長期償債指標如利息保障倍數、資產負債流率等)及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1.資產負債表分析的價值。資產負債表具有全面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年度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實際價值。資產負債表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資產變化分析、債務變化分析、經營狀況分析。通過對資產負債表分析,可以比較完整地了解到企業的運行狀況,及時做出相應的營運管理方案,也可以降低企業開展新業務的盲目投資。通過對權益結構的分析,可以找到適應企業融資的方式,可以提高利潤率。
2.利潤表分析的價值。利潤表是指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內所呈現的經營成果狀況,通過對利潤表的分析工作,可以及時、準確地發現經營中問題,并對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政調整策,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舉例說明,某企業接到一批生產訂單,首批產品顯示利潤微小。通過利潤表分析,良品率未達標,與前期預測相比,僅有不足70%的良品率。根據首批產品利潤表分析,重新設計生產方案,復投產,良品率提升到95%,實現了預期目標。因此,首先要做到實事求是,根據企業發展的實情,結合相關數據,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以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分析工作的完整性。其次要做到與時俱進,針對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對財務表報分析的不同影響,對財務表報進行正確評估、合理評價。
3.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價值。資金的流動性的對企業的發展的影響十分重要,正常的現金流動性可以保證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實現企業前進的高效性。現金流量表是集中反映企業的現金收入、支出情況,借助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工作,可以及時、準確地看到企業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金額、速率,以及企業的獲利情況,并可以預測企業資金的未來走向,并提前做好規劃設計。
4.附表、附注分析的價值。財務報表分析中,要充分考慮到會計政策及變更、會計估計及變更對財務數據的影響。如會計政策變更中,收入、費用的變動,會導致利潤的變動,直接影響企業所得稅的調整;再如會計估計中,固定資產折舊政策變化,會影響到本期成本費用的變化,影響利潤報表。因此,在財務報表分析中,要切入影響財務管理的因素,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1.明確目標。準確性,這是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要求。在做財務報表分析時,首先要明確目標,制定明確的技術要求、合理的分工。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大致可實現三個目標:企業盈利情況目標分析、償債能力目標分析、經營目標分析。具體來說,其一,可以通過成本、毛利率、實際利潤率、增長率等指標,體現企業的經營狀態和應力情況,為投資計劃做數據準備。其二,可以通過資金結構、資金流向及比率、資金周轉期等指標來分析企業債務償還能力、自有資金和凈現金的組成,為決策者提供企業發展的評估,可作為貸款與否的依據。其三,對財務管理的所有指標要素進行分析,了解企業發展的全面情況,作為分析當前運行、制定長遠發展計劃的部署。
2.收集資料。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之前,要根據財務報表分析的目標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分類、整理。相關資料包括財務報表附表附注、決策者及管理者的聲明、財務稽核及建議等,做到資料收集的真實性、詳細性、完整性、連續性。財務報表分析的目標不同,需要分析的財務數據的種類、數量、難度也不同。例如,分析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需要收集企業目前的資產規模、負債結構、資產質量,并確定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資產速動比率、資產流動比率等。
3.提升素質。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工作承擔著是人,因此,提升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可以通過自我提升和外部促進的方式來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例如,設定績效考核,開展技能比武、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等活動,激發財務人員自學動力;也可以外聘專家、學者開展專業講座,或委派學習等形式增加財務人員的學習機會,通過自學和他學兩種方式,力保財務報表分析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4.強化稽核。財務報表分析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要保證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連續性,離不開稽核、監督工作。要將內部控制融入財務管理工作之中,形成相互制約,減少不規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