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雙
在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下,企業風險管理工作已經逐步受到重視,通過內部審計方式對企業風險進行應對以及管理,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可以幫助企業良好運行。同時通過內部審計可以規范企業管理行為,減少企業經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在目前企業整體經營趨勢下,內部審計應用范圍已經逐漸加大,同時對企業風險管理也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一)有效應對經營風險。目前企業發展受到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等多重因素影響,尤其是現在整體市場經濟環境波動更加頻繁,導致企業經營壓力變大,而在經營過程中,企業遇到的外部風險主要包括政策方面以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的約束等,企業整體經營的內部風險主要來自于財務以及管理方面,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外部因素無法有效控制,只能通過做好內部控制并加強自身管理的方式降低風險。運用內部審計方式,企業可以實現內部經營的有效控制,并且保障自身企業活動的合法、合理、規范,對自身經營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未知風險進行有效評估,保障企業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企業良好運行。
(二)提升企業戰略發展潛力。企業整體發展需要應對來自內部以及外部的各種風險沖擊,而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某個較為細小的因素就有可能導致企業整體戰略發展出現問題,通過內部審計方式可以保證現代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并對整體規劃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通過內部審計方式,企業也能夠增加財務管理能力,實現自身資金有效運用,保障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規范企業內部以及財務工作人員的行為,使得內部管理更加科學化,從而整合企業資源,增加發展潛力。
(一)內部審計整體運行監督不到位。企業展開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建立相應監督措施,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執行,而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雖然得到一定推廣,但內部審計工作的運行監督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展開內部審計工作,主要是為了對經營中出現的風險進行控制,并提前發現未知風險,保障自身日常運行穩定。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不能凌駕于企業整體運行之上,應當結合企業運行實際進行內部審計工作,同時,整體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需要進行一定監督,保障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在完善準則下進行。但目前企業運營中內部審計質量普遍無法達到要求,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無法為整體風險管理提供基礎。
(二)內部審計方式無法有效勘查風險。企業內部審計目前主要用于事后控制,而在事前與事中并沒有得到有效運用,通常情況下整體審計方法往往在企業財務工作等結束之后進行審計,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對其之前整體經營進行有效評估,但無法對企業后續工作提供有效指導,整體審計方式處于滯后狀態。而且隨著目前企業整體經營變化波動情況更加劇烈,企業整體運營中財務數據變化更為頻繁。但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并沒有運用信息化手段,導致整體內部審計無法滿足實際要求,同時內部審計方式的落后性也導致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并使得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逐步增加。
(三)內部審計工作缺乏專業人才。內部審計工作運用于整體企業風險管理的前提,是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并可以對企業整體經營活動進行全流程控制,有效防范未知風險,提升企業整體運營質量。而目前內部審計人員較為缺失,大部分企業的審計人員財務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不能達到要求。同時我國內部審計制度發展較為緩慢,人才培養方面還沒有跟上企業發展要求。在企業經營中,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工作質量較為落后,同時管理以及培訓工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這些因素都使得整體審計工作無法有效推進,同時也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無法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效指導。
(一)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能夠為風險管理提供指導,首先需要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結果保持科學性。因此公司內部應當對整體審計工作進行監督,保障內部審計有效推進。企業可以建立內部審計監管機制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全流程監督。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也要加強管理,保證將內部審計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對個人職責進行有效監督,加強整體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工作規范性,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細節得到有效落實,并實現風險管理工作質量提升。公司內部應當注重對于整體內部審計工作權利的劃分,依據公司制度進行內部審計工作,保證整體工作有序推進,同時也要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范圍以及內容作出有效規劃,防止影響企業部門正常工作。
(二)加強內部審計風險導向型工作,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內部審計工作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整體風險控制,保障企業在整體運行中風險得到有效管理,并最終實現整體資源有效配置。而為了增強整體風險控制,企業需要改良自身內部審計工作,保障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提升。比如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企業可以幫助內部審計部門參與公司日常活動,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工作進行了解,并對企業目前經營情況以及未來工作規劃進行整理,結合企業自身優勢與劣勢,應用swot 方式對企業目前情況采取有效規劃,并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有效評估,幫助企業管理層進行戰略性決策,防止未知風險發生。
通過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機制,可以有效維護并保障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審計以及控制工作。
(三)加強內部審計人才培訓工作,保障內部審計工作有序推進。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部審計人才較為缺失,因此企業應當注重對于自身內部審計培訓工作,幫助內部審計人員提升自身工作素質,完成企業日常內部審計工作。企業對于人力資源招聘模塊也應加強重視,通過社會招聘等方式對審計人才進行引進,提升內部審計部門工作人員質量。在此基礎上公司還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風險意識,不定期進行培訓工作,保障審計人員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對整體審計工作中的風險控制進行有效認識。
內部審計人員在企業發展新形勢下應當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積極掌握審計工作政策以及法律的有關動向,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細節做到有效落實,并提升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整體風險控制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從財務核算型人才提升為審計管理型人才。
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控制,需要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推進以及支持,但目前內部審計工作依然存在較多缺點,這需要企業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進而提高自身風險管理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