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彤
當前我國在建筑工程的審計工作重點主要放在項目竣工環節,對整個工程的控制和跟蹤審計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導致項目其他環節的造價問題存在很多漏洞,影響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因此對項目整體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控制,并對工程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非常有必要。建筑行業的很多專業人士同樣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并對項目全過程每個環節的工程造價進行跟蹤審計和有效控制的措施進行了大量研究。
(一)項目審計工作側重竣工結算。我國的建筑行業,傳統的項目施工管控機制無法滿足當前建筑技術和施工模式的需求,其審計工作僅僅以完工階段的結算工作為重點,即便能夠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項目資金存在較大問題,嚴重超過預算范圍,但是由于項目已經竣工,對于現存問題只能被動接受,嚴重影響了項目的經濟效益。由于部分項目審計負責人的職業道德素養較低,而且施工管理機制不完善,無法很好的對項目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的約束,導致某些員工可能會抓漏洞,對審計過程中的部分標準和數據進行修改,獲取利益,而項目負責人對于整個工程的實際造價并不了解,無法對這些問題進行控制。
(二)缺乏對項目資金的有效控制。當前的建筑行業,在施工階段,其管理人員對于項目的管控側重于項目實施效率和工程質量的管控,而對于項目資金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控制,導致項目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遠遠高于對前期估算情況。這是由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局限于工程模式和施工技巧等建筑知識,對于項目造價等資金使用情況了解較少,無法合理有效地對資金進行管理,而為了保證項目實施的順利進行,必須對于每個環節的資金投資量通常大于估算量,從而使得項目的經濟效益低于預計情況。
(三)項目施工管理機制不完善。大多數建筑行業,對于施工的管理模式仍沿用傳統的一套管理系統和方法,在管理技巧上沒有跟隨行業的發展而進步,在施工監管和管控力度上有所不足。由于施工管理的不足,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發現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很多投機取巧情況,導致項目自己不合理的使用;同時,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很多問題無法明確責任人,部分管理人員也有可能貪污項目資金,對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
(一)建設項目審計真實性的需要。我國現階段的建筑行業存在大量的腐敗行為,貪污項目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傳統的工程審計工作由于缺乏對整個項目實施的有效控制,導致審計結果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傳統的審計方式側重于竣工階段的審計工作,即便發現問題也無法返回去進行解決。此外由于缺乏全面的管控和監督機制,難以找到問題原因和責任人,只能被動接受損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全過程控制和工廠造價的跟蹤審計機制,可以及時發現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并通過有效的監督機制找到責任人,從而對建筑行業的貪污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
(二)完善項目管控機制。傳統的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技巧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項目施工程序,改進傳統的管理模式,對項目全過程進行細致的管控,可以使項目實施的效率和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合理的項目管理機制,能夠有效提升項目的實施效率。
(三)保障項目經濟效益的需要。造價跟蹤審計模式,可以對項目的細節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核算,從而保證項目實施的合理性以及資金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實現對項目成本更為有效的控制,進而使項目的經濟效益有更好的保障機制。
(一)結合當下建筑行業情況進行跟蹤審計的模式。1.對項目規劃期的準備工作進行全面管控和審計工作。該階段的審計工作需要對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合理有效的監控和管理。有效的前期審計工作,可以為項目的實施奠定較好的基礎。2.項目施工階段的審計工作。整個項目的質量是由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決定的。項目施工過程中,如果沒有合理的管控和監督制度,會對項目的實施效率造成很大影響,也無法保證資金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在此階段應用全過程的管控和跟蹤審計,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3.項目終期跟蹤審計。建筑行業傳統的審計工作側重點即放在這個階段,但是由于對之前的管控力度和審計質量較低,無法形成完善的審計系統,不能充分發揮審計的作用。對項目竣工階段進行審計,可以結合傳統的審計模式,對其進行修改和優化,并通過新的審計技巧進行完善。
(二)新型審計模式對傳統工作模式的方法改進。跟蹤審計的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監督與審計核算為重點,包括階段重點審計、整體監督審核和對比審核三種:1.重點審計:在項目審計過程中明確審核重點,主要是對資金使用量較大的項目環節進行重點監督和核算,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二次審核機制,在初步核算之后,對審計結果進行二次分析,確保審核內容的可靠性。2.整體監督審核:對于項目施工來說,不僅需要從細節和重點上進行分析和監督,還要結合整體實施效果對項目進行宏觀控制,從而使審計過程更為合理與全面。3.對比審核:建筑行業涉及到的施工項目種類繁多,每種施工項目對于造價和施工技巧的管控有較大的區別,但是同種類型的項目在成本使用和資金消耗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對經濟市場當前情況進行調查,并結合自己的施工項目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存在較大差異的內容進行審核。另一類則側重于審計質量的保證,包括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和對施工存在誤差的可能性進行分析:1.財務管理評估:評估內容主要是財務管理模式的效果,對其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估算。在審計過程中對財務情況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需要結合行業現狀,了解與項目有關內容的成本及價值,做出合理有效的統計分析,再對當前財務管理模式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資金的使用進行評估,進而保證資金使用情況的真實性。2.施工環節誤差分析:每個項目的進行都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制定應對突發情況和變化的備用策略。但是建筑行業的項目通常都是時期較長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導致項目的實際實施程序相對初期規劃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必須對這些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結合整體情況分析其調整存在的誤差,保證項目實施質量和經濟效益。
當下的建筑類企業眾多,規模和能力參差不齊,中小型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管理模式和審計機制的不完善,對企業員工的管控力度較低,導致貪污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增大工程造價和項目成本,對經濟效益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企業必須對項目準備和實施階段進行合理有效的管控,對施工程序進行有效的跟蹤審計,才能遏制腐敗,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進而提升企業在經濟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