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將財務信息的質量提高,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要借助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提升。傳統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容較為簡單化,進而造成無法獲得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等問題。沒有真實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對之后發展戰略的制定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此,本文主要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論述。
(一)財務管理控制意識較弱。因為大部分事業單位的主要目的都不是為了盈利,這也是諸多行政單位和企業的顯著區別。所以,大部分事業單位在財務控制上也存在不夠重視、認識不到位的問題,如執行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的力度較弱,在財務管理上不夠細致;又如諸多事業單位的科室部門負責人在外聯、招待、采購等方面支出隨意性較強,部分領導甚至以自己的個人意愿對財務資源進行支配,導致很難發揮出財務控制的有效性。
(二)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第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缺乏科學化、規范化的內控管理制度,難以發揮財務的監督和管理作用,不能體現出財務內控的作業,導致財務內控沒有落到實處,很容易引發貪污腐敗。第二,事業單位并未清楚界定財務部門員工的責任,導致工作中推卸責任,職責模糊的問題出現。只要遇到責任問題,部分財務人員態度消極,對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三,缺乏財務內控決策制度。決策機制的缺乏,很容易導致單位財務權利集中在一人之手,很難將財務在事業單位發展中的決策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在單位整個內部控制體系中預算控制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若是一個單位的預算控制有嚴重的不足,那么整個內部控制體系就會失效,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是立足于單位事業發展計劃和年度目標以及任務編制的年度綜合財務收支計劃,在編制預算過程中通常由單位負責會計編制,領導進行審核即可,并未進一步調查了解各職能部門,征求各部門的真實所需,預算編制不夠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只是簡單的相加上年指標和一定的增長幅度,在實際執行預算的過程中,只對總量指標進行控制,并未嚴格遵循預算項目的要求對各項開支進行列支,部分單位甚至有超預算現象出現。
(四)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和監督管理力度不足。現階段,事業單位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進入和流通了的資金日益增多,比如部分規模較大的工程如監測中心建設、實驗樓建設、辦公樓建設等囊括了諸多的資金流入和流出,此外也不斷增多了財政資金和科研項目自檢的使用等,其他的如物資采購也越來越多,這些項目均應有專門的監督和審計,但立足于諸多事業單位審計情況看,大部分仍并未落到實處,通常展開象征性的詢問便通過了,也缺少之后的監管措施,嚴重削弱了審計的作用,監督的作用也完全喪失,對項目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也阻礙了單位的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專業從業人員不足有關。
(一)加強相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預算能否順利實施和各個環節人員的參與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而這些人員充分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是他們投入到內部控制中的關鍵。若是相關人員不了解內部控制制度,那么他們就難以積極參與到此過程中。詳細而言,就單位各個管理層級的人員而言,其需要將自己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系統中所發揮的作用充分認識清楚。單位的頂層管理者,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構建的目標予以明確,也就是借助構建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單位需要達到哪一種水平。而單位的會計部門管理人員需要合理安排下屬的工作,以將有效控制的目的順利實現。最后,單位的財務核算人員需要對自身的工作職能和權限予以明確,遵循單位的規章制度展開會計核算。
(二)健全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財務內部控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務必要立足于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各環節的任務,對業務流程展開全面梳理,把切實可行的制度制定出來。第一,對財務風險評估機制予以完善。和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把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制定出來,使財務風險得到有效遏制,第二,嚴格遵循分離相矛盾崗位的原則,加大會計控制、歸口管理和預算控制力度,加強單位層面以及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有序開展內部控制系統。第三,完善財務監督管理制度。要根據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監督和管理事業單位財務各環節,第一時間將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并把相應的解決措施提出,在問題出現之初便有效解決。
(三)科學運用預算管理,構建預算考核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是增強財務內控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第一,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要嚴格根據規定對各種數據進行收集,聽取各部門的建議,對單位以往年份的實際支出數額展開綜合考慮,就增加的指出要制定具體的項目要求,不僅要合理,以節約為原則;第二,在執行預算的時候,要作出明確規定,實際支出要和預算相對應,堅決不安排超預算、無預算,擠占預算的項目支出;第三,加大評估預算執行情況的力度,財務部門和內審部門要將評估機制以及預算跟蹤構建起來,監督、分析和評估各項支出,對預算收入予以明確,把預算支出進一步細化。人事部門要把完善的預算考核機制構建起來,在執行預算和完成預算后均要實時展開考核,為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提供幫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財務內部風險的出現,促進經費使用效率的提升。
(四)落實主體問責和獎懲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和內部審計。要想加大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力度,單位務必要把制度建設做好,構建獎懲機制便是一種有效措施。集體或個人盡管是事業單位的主體,但其之所以存在并非只是為了充足的經濟利益把較多的經濟利益獲得,還要將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承擔起來,促進國家的健康發展,因此,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全部財務項目風險,積極將財務預警制度構建起來,處罰和處理出現的問題,包括移交司法機關,獎勵為單位發展做出貢獻的人,以此加強內部監督管理效果。這些要求必定會加大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壓力,使其將更多的專業技能掌握到,特別是審計技能,并進一步強化其職業操守,促進綜合素養提高,推動單位財務工作的健康發展。
結語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相關的管理工作與制度和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息息相關。在各個企業發展中資金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事業單位運行中也不例外。在促進財務內部控制規范化和科學化發展中,需要注重合理調配工作者。立足于財務部門和控制機制的健康發展,才能確保事業單位運行的有序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