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劉克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現階段,國有企業增長利潤緩慢,成本居高不下,挖掘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國有企業的當務之急。隨著國有企業產品銷售增長,企業物流運輸成本增長較快,為此,國有企業為了有效降低企業的總體成本,選擇最優的物流模式,搞好企業銷售產品的物流運作,控制物流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提升綜合利潤率,是國有企業面臨的重大選擇。
銷售物流是產品從銷售者到客戶手中的過程。其中包括商品的揀選、包裝、配送運輸(搬運裝卸)儲存及至客戶簽單領取物品的整個流程。在這整個流程中商品銷售發生了增值業務,產生了一定的費用成本和利潤空間,為企業發展尋找到一條新路。因此,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運作模式對于國有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運作模式選擇能夠體現企業的服務價值,吸引更多的客戶。快速的物流渠道能夠實現商品快速傳遞,完成商品位置轉移,一方面給國有企業留出更多的空間存放產品;另一方 面,滿足客戶及時需要,使銷售過程快速完成。同時,物流人員良好的服務態度能夠為企業產品增強較好的滿意度,能夠吸引客戶更多的購買需求,從而促進企業銷售增長。其次,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運作模式的不同選擇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果國有企業設置有自有物流,在增加企業成本的同時,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附加收益,比如,包裝、運輸等環節,實現服務增值;如果選擇第三方物流,物流的成本費用和服務質量是國有企業要重點考慮內容,對于國有企業影響極大。
國有企業物流模式是指物流配送的方式,是由企業自己來完成還是借助外界力量,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目前物流模式通常包括自營和外包兩種;另外為客戶自選物流模式。
這一模式是企業自建獨立的物流體系,產品銷售的全過程在企業體系內部封閉運行,企業能夠有效掌握銷售的產品物流支柱,所有活動與其他企業無關,全部在企業自有體系實現。這一模式被國內大多數規模較大的綜合性企業采用。其優勢在于對整個銷售環節全程控制,成本費用及收益、風險全部由企業承擔,不依賴其他物流商,從整體上保證了公司的效益。
它是指銷售產品的企業本身不負責所銷售商品物流運輸等相關服務,而是選擇專業化的物流公司完成。根據物流業務合作的情況,分為部分外包和第三方物流兩種模式。部分外包是企業將產品銷售中的部分業務委托物流公司辦理。第三方物流則是指產品銷售企業將發生的銷售業務中需要辦理物流手續的產品交給物流公司辦理,雙方有長期的物流合作協議,由第三方提供商品的后續包裝、儲存、運輸、配送等物流服務。
在客戶自選物流模式下,物流費用客戶承擔,物流風險由物流公司承擔,供貨企業只需保證產品質量,不承擔貨物運輸的責任與義務。
企業的人、財、物和信息是企業應對市場的核心資源,企業的發展需要充分把握好這四個關鍵因素。國有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規模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國有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做好物流選擇,確定最佳物流方案。
現在,隨著科技信息進一步發展,國有企業產品銷售出現了多樣化的特點,部分國有企業擁有自己的銷售網絡渠道,包括線上與線下渠道,由于銷售渠道的不同,對于銷售物流的選擇也存在差異。綜合而言,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運作模式是自選和外包,如何配置物流渠道應當結合本企業實際能力、企業規模和產品性能。物流選擇的原則必須圍繞企業營利目標展開,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企業利潤最大化。一是效益性原則。物流運作模式要把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放在首位,這是選擇自營或是外包的首要原則。二是企業物流規模與物流成本的性價比原則。當企業的物流規模足夠大,物流成本占比高,當建立自有物流能夠為企業發展帶來整體收益時,可以考慮建立獨立的自營物流體系,反之,實行外包為最佳選擇。當自營物流綜合成本低于外包物流成本時,可以采用自營物流配送模式,從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利潤。三是追求企業物流配送效率原則。由于市場變化很快,為了有效應對市場,企業需要加快物流配送速度,提高配送效率,擺脫三方物流限制,發展自身物流就很有必要。四是實行價值鏈融合原則。國有企業產品銷售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企業還需要對產品價值鏈進行整合,此時,自營物流或者成立物流聯盟能夠將與企業相關的業務融合一起,使企業核心業務與關聯企業融合成一個緊密的整體,實行優化組合,資源共享,提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自營運作模式的優勢。自營物流的優勢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直接控制物流配送,能夠獲得一定的附加收益。企業自營物流能夠保證物流環節運行暢通,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化解。同時,在物流過程中產生了產品包裝業務、裝運、儲存業務,企業的業務鏈條得以延長,企業整體利益得到提高。通過自營物流,能夠減少交易風險,降低物流成本,還可以實現一定的營利,同時,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二是自營物流與客戶直接對接,能夠為企業提供客戶需求,企業能夠根據顧客需求,搜集市場信息,進行產業或產品線調整,重新修訂發展計劃,做好應對措施,防范投資和經營風險發生。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物流服務方向和企業的產品結構,選擇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三是提高物流效率,由于運輸配送環節都是由企業自行承擔,企業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及時組織物流配送,滿足客戶的時間要求,從而大大提升物流效率,有效地避免在物流活動中可能發生的信息泄露,確保企業的商業秘密不被泄露。
(2)國有企業產品銷售自營物流模式的缺點。自營物流最大的缺點就是所需投資較大,運營成本較高。企業自建物流系統資金需求量大,專業服務性強,對企業核心業務必須產生影響,分散企業精力,不能專注于產品的銷售活動,弱化企業市場競爭力。此外,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自營模式需要大量人員組織運營,與企業自身業務有很大區別,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運營費用極高,因此,會分散企業現有的人力物力,占用企業有限的資金,如果企業不擅長物流運營業務,不能實現專業化運營,在運營過程中極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運輸調配混亂,不能及時將產品送達客戶,導致客戶對企業產品的滿意度下降,對企業銷售活動產生不良影響。配送規模難達到,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形成虧損的概率極高,反而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3)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自營運作模式選擇因素。當國有企業物流規模較大,物流業務是企業重要環節,物流的戰略地位較高,國有企業應當建立自己獨立的物流模式。國有企業能夠面對國際競爭,加強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業的整體利潤;同時,企業能夠通過自有物流設施和技術,創造物流價值,與企業的主業一道協同發展。
(1)第三方物流的優勢。第三方物流平臺能夠為國有企業產品銷售提供專業服務,將產品服務代為送達到客戶手中,銷售企業只需支付少量物流費用即可,這樣能夠省時省心,將有限資金集中主業,擴大市場影響。術業專攻,市場細分中,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水平與非物流的企業相比服務效果更佳,物流效率更高,且更具有成本優勢,因其規模效應為企業大大節約運輸成本。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發揮其物流網絡體系,提高物流效率。
(2)第三方物流的缺點。企業與物流公司屬于合作關系,對外包物流沒有直接控制力,產品銷售中的物流風險難以把控。企業與客戶不能有效對接,出現問題難以及時解決,容易產生誤會。并且,企業的商業信息可能外泄,給企業發展帶來隱患。
(3)第三方物流選擇因素分析。應當慎重選擇第三方物流,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自身企業規模、產品特征、銷售范圍等因素,應當以效益和效率為先,側重于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專注于產品銷售活動,減少資金占用,節省資金投入。選擇第三方物流時要考慮物流公司的專業性和誠信度,簽訂協議,保障企業的利益。一是成本因素,使物流成本控制在有限范圍;二是物流公司的專業化能力。要做好對物流企業的風險評估,考察其物流網絡體系,以及業務誠信度,有利于企業的物流活動開展;三是多方選擇進行物流公司優選,要確保物流企業能夠滿足企業物流需要,同時,要有備選的物流公司,防范物流意外,能夠隨時滿足企業需要。四是要簽訂外包合同,明確劃分雙方責任,保障企業利益。
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模式優選方案要突出效益最大化與效率優先為出發點,適應市場變化形勢的需要,與國有企業自身規模相結合,注重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是國有企業建立物流自營模式,必須考慮企業資金投入、物流規模和物流成本因素,保證企業的規模能夠支撐物流業務獨立運營,應當建立相應的物流管理系統,實行物流業務規范化、運營活動與主業分設,能夠實現物流業務能夠保持營利,并支持業主發展。二是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要做好對方資質審查,做好合同管理,與第三方物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保證物流暢通,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保證企業商業秘密。三是提升國有企業產品銷售物流模式的最佳方案:構建企業的物流產業鏈。在當前物流產業信息化情況下,有實力的國有企業要加大物流投入,以多種方式進行物流合作,與相關企業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在當前物流產業信息化情況下,國有企業產品銷售中應當有效選擇物流運行模式,努力降低企業成本,實現利潤增長,保持企業穩定發展。國有企業應當結合企業實力和物流規模,對物流需求進行合理安排,選擇自營物流模式或者第三方物流公司,應當統籌考慮。有實力的國有企業應當構建企業的物流產業鏈,促進物流合作,促進國有企業全面發展。